古代道德教化的主調是由周公奠定的。周公為我國儒家教化理論奠定了兩個理論基礎:一是對血緣親情紐帶的重視;二是以情感為道德教化的核心,方法是熏陶、涵養、塑造。
周公的偉大之處並不僅僅限於倡導對親情的重視,更在於製訂了溫文爾雅的表達血緣親情的儀式,獲得了濡染人心、教化人群的偉大功效。
至春秋時期,雖然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麵,但此時血緣根基在家庭的穩定上仍是一個根本原則。因此,儒家仍然把道德的根基奠於親情之上。
孔子的貢獻是把孝悌與仁聯係起來,認為孝悌作為自然的孝親敬兄的情感,是道德意識的始點。正如他所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
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繼承前代重民教民的傳統,開創性地將“仁”作為教化的核心,強調人道情懷。在孔子看來,仁德離我們並不是很遠,隻要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仁是一種普遍的人道價值,其本質是愛。由此孔子開顯了道德的大本大源。
圍繞著“仁”這一核心,孔子不僅提出了以孝教化的主張,還充分肯定了榜樣教化和音樂教化的力量,使儒家學派的教化思想更加豐富了。
在先秦時期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論中,道德榜樣占據著異乎尋常的關鍵地位。儒家對道德榜樣在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的深信不疑,在先秦時期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譬如,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
他又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意思是說,君王對自己的親眷忠厚深情,則普通人民就會因此走上仁德,隻有這樣古人的禮儀仁德才不會敗壞遺失,民眾才會不偷盜枉法。
他又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誌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他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和他看齊;見到沒有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麵教材做自省。
曾參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為人做事忠誠不忠誠?交朋友有沒有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曾子的這一點後來成為儒家學者進行道德修養的功課,稱為“日課”。
這些言論表明,先秦時期儒家讚揚道德榜樣在改變人心與行為方麵的功效。他們確信,當道德高尚的聖人存在時,社會的混亂就不會長久持續下去。
在先秦時期儒家道德教化主張中,還特別強調用禮、樂等方法和手段來化民成俗,從而給人心以啟發,使合於善。
早在周代,就用“雅”“頌”音樂來強化嚴格的等級秩序,同時又收集、引導民間詞曲,吸取民間情歌中有利的成分進行加工,為其朝廷管理工作服務。
周代的王道音樂依其功用可分為致鬼神、和邦國、諧萬民、安賓客等,其中與宗教祭祀相關的音樂是王道音樂中最為盛大的,有祀天的、有祭地的,還有享其先祖的。在這些活動中,音樂被充分運用,發揮了它的恐懼修省、教化人心的作用。
至春秋時期,儒家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主張用“禮樂”作為建立秩序、教化萬民的基本途徑,於此禮和樂的關係就變得親近起來。後世所言的禮樂,概由此時形成,而且言禮必及樂,言樂必及禮。
孔子認為,樂曲的高下涉及鄉風民俗的善否,所以,製禮作樂就不是普通之人所能措手的事。他認為,隻有西周時期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孔子說,有其位無其德和有其德無其位者,都沒資格製禮作樂。由此可見,治樂者必須是德位皆備之人。
樂產生於人心,卻又反過來作用於人本身,將人陶冶、教化。樂的功能不僅在於對民的教化,教民辨別是非,而且可以用樂治國安民。比如王者引領貴族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場合,對他們施以教化,以王道之樂來引導他們向符合於王政的方向發展。
總之,孔子為傳統的教化係統灌注了人類本源性的情感,並使之成為後世儒家道德教化文化的生命旗幟。對於錘煉中華民族的人格氣質產生了深遠而積極的重要影響。
[旁注]
曾參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16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我國2000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修養。
周公 (約公元前1100年~?),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也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即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王道 古時指以仁義治天下的政策。與霸道相對。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其他各家提出的所謂儒的仁義治天下,道的無為治天下等都是站在民間角度,為王創造的一種政治主張,既實現王道的不同方法。其目的都是保合諸夏,諧和萬邦,驅除韃虜。
周武王 (約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西周政權建立者。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斌王。他繼承父親遺誌,消滅商王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古代曆史上的一代明君。
[閱讀鏈接]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曆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裏能馬上就做呢?”
冉有也問這個問題,孔子說:“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
公西華問孔子為何答複不同,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孔子就同一問題作出不同的回答,表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