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升華——厚德載物2
唐寅求教繪丹青
謙虛謹慎,禮求教誨的精神,也是篤實寬厚美德的重要內涵。明代文人唐寅是這方麵的一個典型。
唐寅,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自幼喜歡畫畫,父親在他13歲時,就讓他在店中幫忙幹活,不再上學,畫出得意的畫就貼在店牆上。
據說唐寅繪畫的啟蒙老師是才子祝允明給介紹的。有一次,才子祝枝山來到酒店喝酒,很喜歡牆上的畫。就問老板畫是由誰畫的。唐寅的父親回答說是兒子畫的。祝枝山很驚訝地要求見見孩子。
祝枝山在得知了唐寅的家境貧寒之後便,決定幫助他找一位丹青妙手來教他畫畫。不久,祝枝山帶著畫師沈石田來到了酒店。沈石田也很欣賞唐寅的畫,但想考考他才氣如何,就為他出了一個字謎:“去掉左邊是樹,去掉右邊是樹,去掉中間是樹,去掉兩邊是樹,這是什麼字?”
唐寅略一思考就說出了謎底是個“彬”字。沈石田很高興,就收下了唐寅。
唐寅聰明伶俐,很快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巧。這個時候,沈石田已經傾囊相授,覺得再教下去,可能會誤人子弟,於是就離開了唐家。
唐寅的畫畫得不錯,富豪人家常請他作畫,唐寅也就慢慢驕傲起來了。唐寅也漸漸地滋生了自滿情緒。有時端詳著自己的畫,心裏說:“蠻不錯嘛,差不多了。”
唐寅的媽媽看出了他的想法,問他說:“你怎麼不畫了?”
唐寅說:“我已經畫得挺好了。”
媽媽又問:“你看咱們這兒哪座山最高?”
唐寅不假思索地說:“南山最高!”
媽媽說:“你登上南山去向遠望望,比它高的山還很多呢!”
唐寅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她的用意,便帶上行李和畫筆,到外村拜師去了。
唐寅拜周臣為師。周臣在當時極有名望,是書畫界的高手,能畫山水畫,也是花鳥畫的丹青妙手。唐寅到了周先生門下,看了他的畫真是耳目一新,長了不少的見識。唐寅想,我原以為是繪畫第一了,卻不過是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就是那麼一小塊。
周臣很喜歡唐寅,認認真真地傳授技藝,哪裏要濃墨重彩,哪裏要輕描淡寫他都一一指教。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過去了。
有一天,唐寅偷偷地把自己的畫和先生的畫比較一番,覺得自己和先生差不多了。再說,自己離家一年多了,很想回去看看媽媽。
唐寅的一舉一動,先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和妻子研究一番,決定在後花園的一個小屋裏為唐寅餞行,這間小屋平時總鎖著,唐寅從未進去過。
唐寅被先生請進來,一邊吃著飯菜,一邊細細打量著室內陳設。他突然發現,這屋子好奇怪,四麵牆上都有門,但沒有窗子。順著門往外望去,隻見後花園裏好一派春景,處處可見柳綠花紅,鳥巢蝶影,頑石跌宕,溪水穿行。看到如此美妙仙境,唐寅想,自己來了一年還沒到此一遊呢!
這時,先生說:“唐寅,你想家了吧?”
唐寅點了點頭,眼圈都紅了。
先生又說:“你的畫本來畫得不錯,又在我這兒學了一年,可以出師回鄉了。你看怎麼樣?”
唐寅已經喝得半醉了,說:“謝謝先生一年來的教導,我不會忘了老師的。”
先生又指了指門外的景色,說:“我這個園子,一向對外人保密的,今天對你可以破例。你可到後花園去愉愉快快地玩吧!”
這時,唐寅已經喝得醉醺醺的,走過去就想一步跨出門檻,可是,不料竟被撞了回來,頭上還鼓起了大包。這是怎麼回事兒?這扇門明明開著,怎麼會是死的?他再跨另一扇門,照例被撞回來。3個門都出不去,他的頭上早腫起了大包。
先生和師娘笑得前仰後合。師娘說:“唐寅,你喝多了!”請仔細看看那是門嗎?”
唐寅這才細看,原來,三麵牆上的門和門口的景色都是老師畫上去的。
唐寅頭上碰了這三個大包,心裏立時清醒,頓有所悟,明白了先生的用意,馬上跪倒在地,連聲說:“弟子錯了,弟子比老師相差甚遠就驕傲起來,請先生原諒。我不回家了,請先生再賜教3年吧!”
師娘忙把他扶起來,說:“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以後虛心學習就行了。你媽媽看你來了,正在前廳等候。”
打這兒以後,唐寅黎明即起,畫到深夜,畢恭畢敬,勤勤懇懇地跟先生學習。
3年轉眼過去了,冬日將盡。唐寅為感謝先生的教育,親自動手燒菜,宴請師傅。當他把燒好的魚端上桌時,一隻大狸貓從門外呼呼地跑進來,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啪”地就是一掌,那大狸貓“呼”的一聲就往窗上跳。
結果,大狸貓跳了一個窗戶又一個窗戶,就是跳不出去,最後“嗚嗚”地叫著從門口逃出去了。原來,那窗戶是唐寅畫在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