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啦,太好啦!孩兒謝過母親!”小仲尼說完,恭敬地給母親磕了一個頭。
小仲尼6歲的時候,有一天,有位貴族在曲阜南郊進行祭祀活動。他得知後就連忙跑到舉行祭祀的地方,興致勃勃地觀看完了郊祭大典的整個過程。
祭祀結束後,小仲尼意猶未盡,回到家便從屋裏找
出一些壇壇罐罐恭敬地擺在院子裏,模仿剛才在南郊看到的祭禮,按照程序一絲不苟地認真演練了一遍。從此,模仿郊祭便成了小仲尼經常做的遊戲。
在母親悉心教導下,小仲尼進步飛快,隻用了6天的工夫,就把300多個字學會了。13歲時,小仲尼進入官學學習,當時學生們所學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禮節。15歲前,仲尼學習了一般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但這些根本無法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
由於家境貧寒,仲尼沒有條件進入專門為貴族子弟設立的高級學校深造,他就隻能通過自學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仲尼勤奮好學,當時社會上要求士人必須精通“禮、樂、射、禦、書、數”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進太廟時遇見什麼問什麼,表現了極其強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有了“子入太廟每事問”的典故。
仲尼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機會。有一次,郯國的郯子來魯國朝見魯國國君,魯國大夫昭子問郯子少昊時以鳥名官的事情,郯子作了詳細回答。孔子聽說後,便馬上去拜見郯子,向他請教少昊時的職官製度。
仲尼非常熱衷於政治,從小就樹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決心步入仕途,中興家業。 他對周公非常仰慕,以至於經常在夢中見到周公。每次他夢見周公後,總是久久不能入睡。因為敬仰周公,他經常到魯國各地考察學習,遇有不明白的問題就虛心向他人求教,這使他獲得了大量知識。
仲尼時刻不忘隨時隨地研習周禮,通過不斷地觀摩鑽研,使他對周禮越來越熟悉了,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就連魯國國君也開始注意到他了。
為了更加詳細地研究周禮,仲尼專門到宋國考察殷商的禮製,對周禮的淵源進行了研究。他明確地指出夏禮、殷禮以及周禮之間的繼承關係。
孔丘17歲時,母親顏徵在去世了。母親離世後,
孔丘的生活更為艱難了。迫於生計,他選擇了相禮助喪的職業,也叫喪祝,就是專門為貴族和富裕平民主持、操辦喪事。
按照當時禮製,喪禮儀式是十分複雜的,也頗為講
究,尤其是富庶人家的葬禮更是隆重奢華。這種喪祝活動在西周時期主要是由王室和諸侯國的神職人員巫、祝之類擔任。後來,隨著社會發展,神職人員地位開始逐漸降低,並逐步散落民間,成為了專門從事喪祝活動的術士。
從此,喪祝不再是貴族的專利,一部分富裕起來的
平民在喪葬禮儀上也日益講究起來,對於喪祝的需要也越來越多。如此一來,喪祝便開始成為一部分民間知識分子的正式職業了。
孔丘雖然嚴肅認真地從事著助喪相禮的職業,但他卻不滿足於隻做傳統的喪祝者,他希望把喪祝的禮儀發揚光大,使其成為一套社會規範的禮儀。他於是繼續刻苦學習周禮,很快他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在喪祝活動中就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承認和賞識,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於是,便有一些年輕人慕名而來求學於他,並尊稱他為孔子。
魯國的國君魯昭公對孔子的言行也極為讚賞。公元前532年,19歲的孔子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結婚了。婚後第二年,他便有了兒子。
魯昭公知道這個消息後,特命人送了一條大鯉魚以示祝賀。孔子隨即給兒子起名為鯉,字伯魚,以表示對君王賜魚的紀念。
孔子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承認和賞識,特別是魯昭公賜他鯉魚的消息更是不脛而走,一時間傳遍了魯國都城。在魯國執政的正卿季武子就派人前來請他,讓他擔任中都宰。
孔子恪盡職守,正直公正,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眾人讚譽。與此同時,他一麵做好本職工作,一麵更加孜孜不倦地學習。他越學越感到不滿足,越學越感到自己與古代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此期間,曾點、顏路等青年先後拜孔子為師,做了孔子的學生。
隨著孔子的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拜孔子為師的人越來越多。魯國上卿大夫孟僖子麵奏魯國君,請求準許孔子開辦學校教授學生。魯國君答應了。
孔子在闕裏的街西邊築起了杏壇,建成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所民間學堂。由此,開啟了我國私人辦學的先河。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強調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他招收學生的條件極為簡單,隻要有人願意跟隨他學習,在初次見麵時略備薄禮,便可成為他的學生。
在教學態度上,孔子認為應該“誨人不倦”;在教學內容上,他注重因材施教,提出對學生要做到有針對性;在教學方法上,他強調啟發的重要性,提出開導學生要把握時機,要等學生實在無法想明白的時候再去開導他,認為如果不讓學生自己努力思考就直接幫助,反而會使學生養成不愛思考的壞習慣。
針對當時的禮崩樂壞,在教學過程中,孔子特別強調學生們要加強自身修養,強調做人要正直和仁德,他說: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隻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隻有
心中坦蕩做事才沒有擔憂。雖然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些人隻是靠暫時的僥幸避免災禍,遲早要跌跟頭的。
孔子認為,做人除了要正直外,還要仁德,因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並且隻要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而且隻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他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那麼怎樣做才能算仁呢?孔子認為,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規範就是人生的正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
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一起討論學問。弟子顏淵向孔子請教:“老師,什麼是仁?如何做到仁呢?”
孔子回答:“克製自己,恢複周禮,就是仁;以周禮為標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禮,就是做到仁了!”
弟子子路便又接著問:“老師,什麼是仁德呢?怎樣做才算是仁德呢?”
孔子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德了。”
子路說:“老師,假如我當將軍帶兵打仗,讓子貢、顏回做我的校尉。攻城必克,奪地必取,百戰百勝。這樣算是有仁德之人嗎?”
孔子說:“這樣隻能算是勇敢的武夫而已!”
孔子認為“仁”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需要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
孔子還認為,還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自己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他說: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為了能做到仁,弟子曾子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
除了正直和仁德,孔子又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麵發
展,就是誌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的私人辦學迎合了廣大平民的願望,受到了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的普遍歡迎。孔門弟子最多時達到了三千多人,其中賢能者有七十二位,最有名的弟子被稱為“四科十哲”。
孔子把學問分為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個方麵,共有十位弟子在這方麵取得了卓越的成績。這十位弟子就被稱為“四科十哲”。他們是孔子弟子的優秀代表,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尊敬。
孔子的學生遍布當時的許多個諸侯國,多數來自魯國、衛國、齊國、秦國、陳國、宋國、晉國、楚國、吳國、蔡國、燕國等。
孔子曾經按品行和專長對他的學生進行分類,舉出第一類的佼佼者。其中品行高潔者以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為代表;表達力強以宰予、子貢為代表;擅長政事者以冉有、子路為代表;在學問研究方麵以子遊、子夏為代表。
針對當時的諸侯割據和禮崩樂壞的局麵,孔子一直就思考著治國良策,也一直希望通過入仕將自己的所有才華用來治理國家,然而卻苦於沒有機會。於是,孔子便把教育當作“安邦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以文教來感化百姓。
公元前517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因仰慕孔子的
大名,便派人把孔子請到府上,向孔子請教安邦治國的良策。
景公問孔子:“請問夫子,做為國君,應該如何治
理他的國家呢?”
孔子回答說:“治國的根本在於‘人倫綱常’。君主
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每個人都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否則國將不國,政將不政,社會將混亂不堪。而治國的前提在於君主要嚴於律己。如果君主自己正,管理國政就不會有什麼困難,如果自己不端正,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就不可能去端正別人,其國家也無法治理。除此之外,君主還應該重視才智禮儀仁德的培養,這些都是治國不可偏廢的條件。”
景公又問:“穩定天下的大計是什麼呢?”
孔子答:“實行清明的政治,用賢懲惡,減輕賦稅,
助民興業。”
景公問:“教育百姓的良策是什麼呢?”
孔子答:“用道德感化教育,用禮教加以約束,能
使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能改過向善。”
景公又問:“怎樣才能富國強兵呢?”
孔子答:“從嚴治吏、發展生產、節儉,三者結合
是強國的關鍵;從嚴治軍、注重德教、加強訓練,為強兵之本。”
景公讚揚道:“夫子所談治國之道言近旨遠,切實
可行啊!”
自從這次交談之後,齊景公多次召見孔子論政述
誌。有一次交談之餘,景公高興地對孔子說:“我想把尼谿封給你。”
孔子推辭說:“我對齊國沒作出什麼貢獻,無功不
應受祿啊!”
齊景公說:“你多次為寡人提供良策,這本身對齊
國就是一個不小的貢獻嘛!”
後來,孔子就到了齊國,原本希望從齊景公處得到
一個從政機會,以便實踐自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國理想。可是,他在齊國住了一年多時間,不僅從政的希望沒有實現,就連齊景公當麵答應的給予尼谿之地的封賞也落空了。
孔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他得知齊國大夫妒忌自
己的才能,不但要挾齊景公收回對自己已許下的賞賜,而且還欲加害自己。於是,孔子又重新回到魯國,續繼聚徒講學。
在這期間,孔子一麵教導弟子,一麵上下求索。他
在理論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對“禮”進行改造,提出並完善了他的“仁學”理論。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就是對人要尊重、關心和體諒,“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為了實踐“仁”,孔子十分重視“禮”,主張克製自己,使自己言論行為都符合禮的要求。
對於夏、商、周三代的禮製,孔子最讚賞的是周禮,認為它綜合了夏商之禮的優點。在他看來,周禮不僅繼承了夏、商之禮的許多形式和“親親”、“尊尊”的核心內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禮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無德”作為遵禮與否的主要標準。
在此基礎上,孔子進一步闡發和弘揚禮的道德性,他用“仁”對禮進行改造和充實,從而把禮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當時,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伴隨著奴隸的解放和社會各種關係的調整,人的價值和尊嚴越來越受到一些先進思想家的重視。
在此時,孔子提出的“仁”實際上就是賦予仁普遍人人之愛的形式,換句話說就是對所有人,包括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奴隸,都要尊重、關心和體諒。這樣一來,“仁”又成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即所有人都從“愛人”的原則出發,要幫助別人發達起來,不要把自己厭惡的東西推給別人。
當時正是“百家爭鳴”時期,孔子的言論是百家爭
鳴中最有影響的。以孔子為代表以及他的弟子們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倫常關係,成為了當時一個最重要的學術流派。
因為孔子曾經從事過喪祝,他的學問也是從喪祝發展而來的,而從事喪祝的人需要身著特製的禮服,頭戴特製的禮帽,當時稱之為“襦服”。“襦”與“儒”字同音,人們便逐漸直接稱“喪祝”為“儒”了。於是,人們就把孔子創立的學派也就稱為“儒家”學派了。
孔子經常以談話的方式教育弟子,正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使孔門的弟子學有所得,各有所長,聲名遠播,對儒家學派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1歲時,孔丘帶領弟子南宮敬叔西去洛邑問禮於老子。老子熟於掌故,精於曆史,諳熟周禮。孔子向老子請教了一些關於禮的問題。
老子見孔子千裏迢迢來學習,為他的好學所感動,不僅把自己所知全部相授,而且給孔子引見了擅長音樂的萇弘。萇弘也把自己會的有關樂的知識全部告訴了孔子,使孔子對音樂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老子送孔子返回時,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是用財物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我不能富貴,隻好盜用仁人的名義,用言語來送你,這幾句話是:一個聰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卻常遭到困阨、瀕臨死亡,那是因為他喜好議論別人的緣故;學問淵博見識廣大的人,卻常使自己遭到危險不測,那是因為他喜好揭發別人罪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應該心存父母,不該隻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應該心存君上,不能隻顧到自己。”
孔子離去後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去捕,會遊的可製絲去釣,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它是乘風駕霧,飛騰升天啊!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
孔丘潛心學習古代禮樂,孜孜不倦地教育弟子,為儒學的誕生和儒家學派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正是在這樣的“沃土”之上,儒家文化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旁注】
魯國 周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滅商後,建立周朝後,封其弟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稱為魯公。魯公之“公”並非爵位,而是諸侯在封國內的通稱。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經三十六位國君,曆史八百餘年。
禮器 古代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禮器是在原始社會晚期隨著氏族貴族的出現而產生的,曆史悠久,主要用來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級與權力。禮器包括玉器、青銅器及服飾等。
大夫 我國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秦漢以後,中央要職有禦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議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至唐宋尚有禦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明清時廢止。隋唐以後大夫為高級官階稱號。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
郊祭 是周代最為隆重的祭典,它原屬於自然崇拜的一種,但到了夏朝時,“天”已由自然屬性的天,轉而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合一的“天”了。郊天之祭既反映了人們對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們對自己來自何處的根源性追溯。
太廟 是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代時稱為“世室”,殷商時期稱為“重屋”,周代稱為“明堂”,秦漢時期起稱為“太廟”。最早太廟隻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少昊 上古五帝之首,相傳為黃帝之子,是遠古時羲和部落的後裔,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從伏羲到少昊的羲和部落到皋陶、伯益的東夷部落聯盟,是我國早期華夏族的主幹部分,為早期華夏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殷商 即商朝,又稱殷,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在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穩定下來,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顏徵在 (公元前568~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親。孔子的父親是叔梁紇,他先娶妻施氏,生9女而無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腿疾;依當時禮儀不宜繼嗣。叔梁紇已72歲,納18歲的顏徵在為妾。顏徵在生孔子時,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上孔子,故孔子起名為丘,字仲尼。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孔子17歲時,母親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