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淵源——儒家根基(3 / 3)

魯昭公 (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姬姓,名裯,魯襄公之子,母齊歸,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四位國君,公元前542年至公元前510年在位。公元前542年,魯昭公即位。公元前517年,魯國因鬥雞而發生內亂,魯昭公先後逃亡到齊國、晉國。公元前510年,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去世,終年51歲。

正卿 春秋時部分諸侯國的執政大臣兼軍事最高指揮官,上卿兼執政卿於一身,權力僅次於國君。亦有部分諸侯因政體不同,未設正卿一職。由於正卿為要職,終身執掌一國之命脈,權臣代替國君發號施令,容易造成君權下移於卿大夫之手,後被廢除。

禮崩樂壞 是對東周時期典章製度逐漸被廢棄的一種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後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在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領域出現了與周禮要求不相融的局麵,具體表現在勢力強大的諸侯開始變王田為私田,變分封製為郡縣製,政權不斷下移,並紛紛製定自己的法律。這些都反映了周代封建社會正走向解體。

顏淵 (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字子淵,名回。他14歲便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陪伴孔子。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讚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曆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無不尊奉他為顏子。

子路 (公元前542~公元前480)即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性格爽朗率真,有勇力才藝,敢於批評孔子。孔子了解其為人,評價很高,認為可備大臣之數。他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曾任衛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後為衛大夫孔悝家宰。

六藝 指我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禮指禮節,主要包括五禮,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樂指六樂,指《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六套樂舞;射指射箭技術,五射包括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禦指駕馭馬車的技術,五禦包括鳴和鸞、逐水曲 、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書指書法,六書包括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數指算法,數藝九科包括方田、栗布、差分、少廣、商功、均輸、盈朒、方程、勾股。

齊景公 (約公元前561~公元前490年)是春秋後期的齊國君主。他年幼登基,在位58年,是齊國曆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他親政之初,能夠虛心納諫,認真聽取、采納晏嬰、弦張等人建議,並放手賢臣治理國家,從而使齊國在短短幾年間由亂入治,人民生活得到了較大改善,綜合國力得到提高。他的文治武功使齊國得以強盛一時,成為後來齊國強大的基石。

百家爭鳴 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麵。據有關記載,當時數得上名字的學派一共有189家,有4324篇著作。後據有關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隻有10多家被發展成為了學派。其中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學派,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麵。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又稱李耳,我國春秋時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老子存世著作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學說對我國乃至世界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萇弘 字叔,又稱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萇弘博學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與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齊國久仰其名其才,前往周國造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閱讀鏈接】

孔子的出生富有傳奇性,相傳,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娶顏徵在時年事已高,聽說尼山神靈非常靈異,他便攜妻子來到尼山,焚香禱告,祈求早生貴子。尼山祈禱歸來後,顏徵在發覺有孕在身。十月臨盆時,她夢見一個仙女手牽一麒麟,麒麟背上坐著一個小孩。

仙女說到:“此獸名叫麒麟,專為送子而來。”顏徵在欲縛住麒麟,卻見麒麟張口狂吼,顏徵在猛地夢中醒來。顏徵在把夢境告訴丈夫叔梁紇。叔梁紇認為麒麟送子,自是吉兆。不久,顏徵在就生下了孔子。

孔子創建儒家思想體係

孔子在擔任魯國中都宰的第二年,擢升為司空,後又升任大司寇。在擔任大司寇時,孔子在魯國和齊國的夾穀之會中,大顯身手,幫助國力較弱的魯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

夾穀之會後,齊國覺得孔子在魯國是對齊國的一個威脅,齊國的國君贈送給魯國的國君一班女樂,想借此迫使孔子離開魯國。魯國君中計,欣然接受了這班女樂,恣意享樂起來。

孔丘看到魯國君天天沉湎於女樂聲色之中,不理政事,又加上“陪臣執國命”的政治亂局,遂帶領學生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去尋找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

孔子這一次周遊曆時多年,他帶領自願隨行的子路、子貢、顏回、冉求、宰予、高柴等弟子到過衛國、宋國、鄭國、陳國、楚國等。

在這些國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受到的待遇迥然不同,但由於各種原因,他的政治主張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為此,他長期抑鬱不樂,鬱結於心。

在陳國居留期間,孔子的弟子季康子承襲了父親季桓子的爵位,成了魯國的執政。他派人召回了跟隨孔子周遊的同門冉求。冉求回魯國後,做了季氏的家臣。

在楚國居留期間,從魯國傳來不少令孔子感到欣慰的消息。那就是在魯國,孔子的弟子們個個表現不凡,這使季康子感到有必要迎回他們的老師孔子。於是派出公華、公賓、公林等作為使臣,攜帶厚禮迎接老師孔子返回故國。

魯國需要孔子回來,孔子更想回到魯國。這兩個條件一起具備的日子終於來到了,孔子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公元前484年,68歲的孔子終結束了周遊列國的生涯,回到了久違的魯國。

孔子返回魯國後,魯國朝中很多官員以及眾多的故舊親朋、昔日弟子,絡繹不絕地前來探望。因為孔子年事已高,不宜擔任具體官職,魯國就給予他很高的待遇,並尊他為國老。

孔子經過多年實地考察,回國後開始潛心治學,由此開啟了影響曆史達數千年之久的儒學先河。

晚年的孔丘對《周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時時誦讀研習。古代早期的文獻是寫在竹簡或者絲帛上的。竹簡要用繩子編聯起來,卷起來便是一卷,閱讀的時候展開。

長時間翻閱,編聯竹簡的繩子便會磨斷。孔子翻閱《周易》的次數多得自己也記不清了,以致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都磨斷了好幾次。

每次磨斷之後,弟子們就幫助老師用新牛皮帶子把竹簡串好,繼續研讀。通過反複閱讀琢磨,孔子對《周易》達到了融會貫通,他在邊讀邊寫的基礎上,開始係統地編寫了《易傳》。

此外,孔子還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編訂其他儒家經典和教授學生上。儒家的六部經典著作“六經”都是在這個時期編訂的。“六經”包括《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

這六部儒家經典著作並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本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則,對這六部古書做了詳細地整理工作,使其更為係統和完善。

同時,孔子又借鑒、吸收了老子的某些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就這樣,早期儒家的思想體係終於誕生了。

孔子儒學思想體係是以“仁”、“禮”思想為核心的。他在周遊列國的14年期間,提出並完善了自己的“仁學”理論。對於夏、商、周三代的禮製,他最讚賞的是周禮,認為它綜合了夏商之禮的優點。

仁並非孔子所創,在他之前,便有“仁”字,“仁”的觀念,但孔子給“仁”注入了新的內涵,使其成為儒家思想體係的核心之一。

有一天,孔子的馬房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後,開口便詢問,有沒有人受傷,並沒有先問馬。

在孔子的時代,馬是比較貴重的財物,而看管馬房的人,一般是社會地位低下的奴隸。孔子聽到馬房失火,首先關注的是人,這在孔子之前是從未聽說過的事。

孔子在馬房失火的情況下, 問人而不問馬,這是孔子“仁”的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

孔子本人很少給仁下明確的定義,而大多是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弟子具體講什麼是“仁”。《禮記·中庸》記載孔子對“仁”的見解:“者人也,親親為大。”

如何做到仁,孔丘的弟子也經常就這個問題請教老師。有一次,孔子對曾子說:“曾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這樣一個基本觀念。”

曾子說:“是啊!”

其他弟子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呀?”

曾子回答說:“老師的學說,隻是忠和恕罷了。”

那何為忠恕?孔子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老師啊!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語言準則呢?”

孔子回答道:“如果有,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這是一種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如果能做到,就表明了一種仁愛。孔子的時代是一個受禮製製約的時代,他把仁和禮相結合,構建了他的思想係統,即一個仁禮互動的思想體係。

有一次,弟子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道:“抑製自己,使言語、行為都符合禮,這就是仁啊!一旦做到了,天下人都會稱你是個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別人是左右不了的。”

顏淵又問:“老師,能不能講得具體點啊!”

孔子說:“不合禮的事情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情不做。”

孔子把仁作為道德的最高境界,與仁有關的詞語,如仁愛、仁慈、仁德、仁厚等,都體現出了他的仁愛思想。

孔子認為,仁學表現為忠恕之道。所謂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大意就是:要想別人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的,首先要求自己。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夠實踐忠恕之道,也就體現了克己複禮為仁的根本原則。

“孝”是儒家倫理道德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範疇,也是具有普遍社會意義的一個道德理念,自古以來,它一直作為中華民族崇尚的美德。孔子把孝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深刻闡發和揭示了“孝”所具有的普遍社會意義。

孔子“孝”論更深層的含義,就是倡導“孝”行,以推廣和實施其“仁”學的主張。

禮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又一次,孔子的弟子林問孔子禮的本意,這也就是問製禮的最初目的是什麼。

孔子回答說,製禮的本來目的是通過履行這些禮節、儀式,把人的情感、美德表現出來。禮並不是拿來炫耀和作秀的。所以,禮不需要鋪張浪費,樸實、節儉就可以了。

對於隻有禮器的豐富才能體現出尊禮的觀點,孔子曾感歎道:

禮啊!禮啊!難道僅僅是指玉帛等禮物而說的嗎?樂呀!樂呀!難道也僅僅是指鍾鼓等樂器而說的嗎?

孔子特別強調禮的內涵和價值,而且認為,仁、禮關係密切,他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禮儀製度對於他來說,又有什麼用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音樂對於他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在孔子看來,仁是內在的思想道德,禮是外在的倫理行為;仁決定禮,禮反映仁,仁更根本、更內在。

孔子明確地提出了“為政以德”的主張。仁學在社會政治領域內的運用,就是仁政、德治、為政以德。為政以德反對法家刑治,是對統治者的最高要求。具體表現為:辦事認真,取信於民,愛惜民力,節約用度,正身律己,扶正驅邪,舉善罰惡等。

除了“仁”和“禮”思想外,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還包括教育和美學兩方麵的內容。

在教育方麵,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非常重要。

在美學方麵,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就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孔子的弟子都非常尊敬他,他們把孔子的思想進行了廣泛傳播,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來,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記錄並整理成了一部書,內容包括孔子談話、孔子答弟子問、弟子之間的相互討論以及弟子對孔子的回憶等,並取名叫《論語》,意思是語言的論纂。

這部書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全書共二十篇,每篇由若幹段文字組成,多數段落是以“子曰”開頭的孔子語錄,少數段落略有記事和對話。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描寫,而且還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論語》中,表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特點,他對於不同的學生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以及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他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體係也是儒家思想體係的主體,孔子開啟了儒家文化綿延幾千年的先河,對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意識形態起到了巨大的影響,正如後來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曾在《朱子語類》中引述“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從中可見孔子及其思想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

【旁注】

大司寇 西周時,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設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周王行使司法權。大司寇下設小司寇,輔佐大司寇審理具體案件。大、小司寇下設專門的司法屬吏。此外,基層設有士師、鄉士、遂士等負責處理具體司法事宜。

執政 我國古代官職,指掌管國家政事的職位。這個職位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宋、金、元時期稱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樞密使等。

《周易》 我國古代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

竹簡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劄”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這極大地限製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至紙張的出現才得改變。

《儀禮》 儒家十三經之一,內容記載著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詳,漢代初期高堂生傳儀禮17篇。另有古文儀禮56篇,但已經遺失。

《禮記》 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書籍,是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製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製、禮儀,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麵。

顏淵 孔子一個非常有名的弟子,字子淵,名回。春秋末魯國人。他十四歲即拜孔子為師。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讚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曆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

曾子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字子輿。16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我國兩千多年,一直具有極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著述有《大學》、《孝經》等,被後世儒家尊為“宗聖”。

子貢 (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46年)即端木賜,東周春秋末年衛國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才幹,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後,子貢守喪六年,為孔子弟子中為孔子守喪最長者。

《朱子語類》 代表了思想家朱熹思想的儒學著作,內容豐富,析理精密,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本書論理氣、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問題,以及心性情意、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問題。

【閱讀鏈接】

禮最早起源於宗教,指與祭祀活動有關的祭祀禮節、儀式,周公製禮作樂使禮這一概念豐富起來。周公不僅注意禮節、儀式,而且注意到禮節、儀式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春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時代,這個時期,孔子對恢複周禮又做出了貢獻,使禮有一次產生了顯著的變化。

孔子把仁注入禮中,使禮的內涵更加豐富起來。此時的禮所蘊含的內在精神,使其與“儀”分別開來,至此,禮與儀在理論上有了真正的區分。但在實際使用中,禮與儀區分不明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