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中也蘊含著五行學說,孟子所說的“仁”、“義”、“禮”、“智”、“聖”就是五行。“聖”是什麼呢?就是“誠”。孟子說“聖人之於天道也”,“誠”就是“天道”,“聖”就是“誠”,就是中道。
子思首先提出“誠”的哲學概念,它是居於五行之中央位置的。孟子繼承子思的思想,把“誠”發展為“聖”,並使思孟學派的五行說定型為“仁”、“義”、“禮”、“智”、“聖”。
子思和孟子還認為,在“仁、義、禮、智、聖”這五行之中,“仁、義”是一組,而其中“仁”又是根本的。“智、聖”是一組,其中“聖”更高明。這兩組中,前者又是根本,後者是對前者的理解和力行。
另一方麵,他們又認為“仁、義、禮、智”四行,以人為對象,而“聖”獨以天道為對象。總之,思孟學派的五行說,把構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賦予了倫理道德的內容,把過去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五行說唯心主義化了。這種思想對陰陽家有很大的影響。
孟子是儒家學說、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地位僅次於孔子,被尊為“亞聖”。他的思想主張對於發展和鞏固新興的封建製度,實現全國統一,起到了推動作用。
【旁注】
卿相 卿和相的統稱,指某朝代的執政大臣、高官。卿是古時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漢以前有六卿,漢設九卿,北魏在正卿下還有少卿。以後曆代相沿,清末始廢。相在古代特指地位最高的官員。
仁政 一種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從孔子的“仁學”繼承發展而來,是孟子學說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等政治理想之一。
義利之辨 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關係的辯論。作為我國古代關於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的爭辯。義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利指利益、功利。“義利之辨”最早是由孔子最先提出的。他在《論語·裏仁》中提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宋明理學 亦稱“道學”,指宋明,也包括元及清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係。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北宋初胡瑗、孫複、石介,稱為“理學三先生”。
五行學說 將古代哲學理論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的特性及其生克製化規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係統結構和方法論運用到中醫學而建立的中醫基本理論,用以解釋人體內髒之間的相互關係、髒腑組織器官的屬性、運動變化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關係。
【閱讀鏈接】
孟子在學問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與他的啟蒙教育關係重大,他的母親孟母曾為了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三次搬家,這就是聞名天下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
最初他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母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母就又帶著孟子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母才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荀子對儒學思想的創新
荀子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25到公元前235年,是繼孟子之後,儒家另一代表性人物,對儒家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荀子名況,趙國人。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且“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稱孫卿。
齊國的國都臨淄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大都會。在臨淄城南有一座山叫稷山,山上蒼鬆翠柏,鬱鬱蔥蔥,是個風景秀美的地方。齊國都城麵對稷山的那座城門便叫做稷門。
大約在戰國齊桓公田午執政時,齊國在稷門之下,距離王宮不遠的地方修建了一所規模宏大的學宮,稱為稷下學宮。
前來稷下學宮的士人,不分學派,也不論年紀,齊國都給予優待,錦衣玉食,車馬迎送,並授予“上大夫”、“列大夫”等稱號,讓他們議論學術、探討國事,肆意評議時政,而國君對他們的言論不予幹涉。
齊國的這個舉措,吸引了很多士人來到稷下學宮。士人中包括很多當時有名的學者,鄒衍、淳於髡、孟子、魯仲連等人都曾前往稷下學宮,他們或精於天文、地理,或長於政治、軍事,或通於文學、言語,他們的到來,使齊國稷下成為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學術重鎮。
當時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在齊襄王末年,也踏上了齊國的土地,來到稷下。此時的荀子,年已五十,有過長期的遊學經曆,其聲名在當時已頗顯赫。
荀子來到稷下時,田駢、鄒衍等有名的學者都已去世,從聲望以及學術造詣方麵來講,荀子都是當時學術的佼佼者,無出其右者。
荀子曾三次擔任學宮祭酒。學宮舉行宴會時須先行祭祀,由一人主持祭祀,主持祭祀的人便是“祭酒”。能擔任祭酒之職的,通常是公認的年長位尊的學術領袖。
荀子出身於儒家,尊崇孔子的傳統,但是,他卻廣泛吸取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同時對各個學派做出了深刻述評,也正由於此,荀子的儒學思想和孔子、孟子有很大的不同,他對子思、孟子一派儒家思想持批判態度。
荀子建立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思想體係,他對於祈神求鬼以求得富貴之事和迷信習俗進行了深入的批判。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天論》。
他在《天論》中指出:天星墜落、社木嗚叫、日蝕月蝕、風雨不調等現象,人們不了解其原因而感到奇怪是正常的,但若畏懼這些現象則是沒有必要的。對這些現象,荀子解釋說:
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意思是這些現象是天地的變動,陰陽的交替,事物變化的現象罷了,覺得奇怪可以,但對此感到畏懼,就沒有必要了。
荀子認為最可怕的是“人妖”,統治者“政令不明、舉措不時、本事不理”所造成的災禍才是最可怕的。隻要政治清明,人們不迷信,就是有了自然災害也不會形成太大影響。
荀子曾明確地說,天對於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聖王、暴君都與天無關。荀子的這個觀點對於傳統的天命觀顯然是巨大的衝擊。
荀子的人性論與孔子不同,更與孟子截然相反。孔子隻說性相近、習相遠,孟子明言人性本善,荀子卻指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他批評孟子的性善說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性偽之分”,核心意思是人生來性惡。
如果說,孟子隻是看到了在血緣關係中,父子、兄弟之間仁愛的一麵,荀子則看到了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爭奪的一麵。
荀子和孟子對人性的思考有許多共同之處,二人都認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與後天的影響沒有關係。荀子這樣說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
雖然荀子強調性惡的一麵,但他並沒有說人性都是惡的,相反,他一再論述,人性中有非惡的一麵。
荀子認為人性惡,在人身上表現出的善是後天所為,因此後天的培養對一個人來說更為重要,人隻有通過學習才能獲得善。人在不斷的後天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人格,實現自己的理想。
荀子針對孟子“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後王”的主張。他認為,曆史不斷發展,先王之道渺茫,古代事情很難考察,隻有後王製度和事跡明白可見,便於效法。
他強調,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新舊交替,人們應根據現實需要去對待曆史,不要拘泥不化、一味複古。
在儒家思想中,禮是指社會等級製度、道德規範和禮節儀式。在孔孟思想體係中,禮和道德密不可分,這在孟子的思想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荀子從物與欲的矛盾入手,分析了由此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將禮的形成根源追溯到人的經濟生活,其中包含著重視現實生活的深刻見解。
關於禮的本質,荀子認為禮是一種區別等級、劃分名分和職分的標準。
關於禮的作用。荀子指出,禮的根本作用就是“明分”,他說: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大意是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在荀子看來,禮的作用不僅在於指導個人的修身,也是國家政治的需要,統治者要通過禮來實現自己的統治。禮製對於人、事、國有著重大意義。
荀子在繼承儒家禮治基本精神的同時,為了適應中央集權的封建製度即將形成的曆史趨勢,對禮治思想做了較大改造與發展。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學大師,他綜合百家,改造儒學,其學說對後代思想影響深遠。他建立了自己獨具一格的思想體係,通過畢生的學術活動,為儒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旁注】
學宮 即現在所講的學校。“學宮”一詞最早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與後世經常使用的“辟雍”一詞意義相同,是周天子設立的大學,專門講學的場所。其建築群平麵布局與孔廟形成的廟學建築群類似。
田駢 戰國時思想家,又稱陳駢,齊國人,與田齊宗室出於同姓。他本學黃老,借道明法,曾講學稷下,雄於辮才。他主張“齊萬物以為首”,要求擺脫各自的是非利害,回到“明分”、“立公”的自然之理,從“不齊”中實現“齊”。
性相近、習相遠 出自《論語》,意思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法先王” “法先王”的思想是以儒家為代表的“法古”的一種政治觀。主張效法古代聖明君王的言行﹑製度,言必稱堯﹑舜。孟子主張仁政與“王道”,其心目中的楷模就是古代聖王。
修身 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講修身,但內容不盡相同。儒家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並把它作為教育目的之一。儒家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順應自然;墨子則要求做到“誌功合”興利除害、平天下。
【閱讀鏈接】
荀子的思想影響深遠,但其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在他生前卻很難推行。荀子曾去秦國,他對秦國的山川、風俗、吏治大加讚賞,但同時也指出其不注重儒家禮製的隱患。秦昭王誌在天下,強調結果,對儒家的這一套禮樂製度不感興趣,因此,他對荀子的建議不作理會。
荀子在遊秦之後重返齊國稷下,當時齊國社會較為安定,呈現出複興的轉機。荀子向齊相田單進獻強國之策。荀子指出,齊國雖複國,但還存在著一些隱患。荀子抨擊時政,受到齊人的讒言,無奈之下,荀子隻好離開稷下,前往楚國。在楚國,荀子雖然出任蘭陵令,但後來也被免職,從此,再也沒有出仕,以著書講學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