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高峰——宋明理學1(2 / 3)

意思是,難道可以這樣做官嗎?用殺不該處死的人的辦法取悅上級的事情,不是我該做的。

王逵終於省悟,放棄了原來的意圖,囚犯免於死刑。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周敦頤是一個辦事認真,不畏強權的人。

二程的父親大理寺卿程珦在南安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為學知道,同他結為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周敦頤為師受業。

1056年,皇帝禦筆欽點,任命周敦頤為重慶合州通判。那時,合州雖然已有一萬多戶人家,卻沒有一所全州學府,讀書人不多。周敦頤決定把州學辦起來,改變合州文化落後的狀況。

合州城外嘉陵江東岸有一座山,名叫學士山,地處嘉、涪、渠三江彙合處。由山頂往山下望去,江水悠悠,白帆點點,風景幽美秀麗。

麵對如此美景,周敦頤心想:這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啊,要是能把州學辦在這裏就好了。

他向附近的人們一打聽,知道這個地方是合州大鄉紳張宗範的私家花園。他決定登門拜訪,與張宗範共商州學之事。張宗範十分崇敬周敦頤的學識人品,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把整座花園無償捐獻了出來。

州學成功辦起來後,周敦頤邀請張宗範主持學政,廣招學生千餘人,不論貧窮富貴,隻要天資聰慧,都一一收錄。周敦頤又遍請天下文人學士前來講學,大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等都曾應邀前來。

合州學子讀書蔚然成風,人才輩出,每年都要出一兩個進士,合州州學名聲大振。張宗範也由地方鄉紳一下變成了開明士紳,成為了北宋鄉紳的楷模。

據說,張宗範感到十分自豪,請來能工巧匠,在山頂修築了一座八角亭,本想請周敦頤題寫匾額八角亭,周敦頤卻揮毫手書了“養心亭”三字,寫畢,意味深長地解釋:人,貴在養心也。

周敦頤在為官三十年中,又過著傳道授業的生活,他作郴縣縣令時,首先做的事就是修學校授徒;在合州時,跟從他學習的人很多;在邵州,更是大開講學之風。

他的立學宗旨,是注重道德修養,為數百年理學開其端。他提出的一係列理學基本範疇,為二程、朱熹所繼承和發展,因此人們才說他是理學的開山鼻祖。

周敦頤對《周易》十分感興趣,很早就開始了對《周易》的研究,後來終於寫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極圖說》和《易通》。

《太極圖說》繼承了道教的《太極圖》。這篇短文簡潔明了地闡發了他的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的關係、修養方法等,提出了一係列理學的概念。

他所說的由無極而為太極,實際上是老子有生於無的翻版。他認為宇宙就是由無極中生出太極而形成的。由太極運動生陽,運動到了極點,轉而為靜,由靜而生出陰;靜到極點,又轉為動。這樣一動一靜,動根於靜,靜根於動。由此分出陰陽,於是天地就形成了。

由陽變陰合,從而產生水、火、木、金、土五行,由五行之氣的順序流布,從而推動春、夏、秋、冬四季的運動。五行就是陰陽,陰陽就是太極,而太極又本於無極。這就是周敦頤的宇宙生成論。

《太極圖說》還表明了周敦頤對人道的看法。他認為,在世間萬物之中,隻有人能得到天地的秀氣而成為萬物之靈。形既然產生,就有了神,而且有知覺和思維能力。五行之性因感於外物而動,便分出善與惡,從而生出萬事萬物。

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提出了“性五品說”。他認為,剛、柔、善、惡是人性的幾個主要表現形式,剛柔與善惡相配而形成了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幾種主要的人性類型。

周敦頤在《易通》中進一步指出了誠、神、幾的範疇。誠指人的本性,神指人的思維能力。精神活動剛剛萌發而尚未明顯時叫做幾。

誠是《易通》中最主要的思想。在周敦頤看來,誠是聖人的根本,是萬物生命的根源。也可以說誠就是太極,是宇宙的中心,是一種絕對精神,是寂然不動的根本。

周敦頤把誠作為儒家修養的中心。他認為,誠是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源,凡是不基於誠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靜無動有就是誠的內容,寂然不動即靜虛,乃誠的主體。

周敦頤的性五品說與誠、神、幾範疇構成了他的倫理學說,建立了“立人極”的道德倫理思想,即指做人的最高標準,符合這最高準則的便是“聖人”。其內容是中、正、仁、義,其方法是“無欲”、“主靜”、“遷善改過”等。這些思想開理學家重道德倫理之端,並且影響深遠。

顏淵是孔子稱讚的最有修養、最能吃苦、最善於學習的弟子,他終生貧困,但毫不在意,以讀書學習為樂。由於顏淵的突出表現,他位居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之首,後世稱為“亞聖”。

周敦頤將顏淵推為潔身型賢人,並提出“學顏子之所學”,就是提倡對“聖人之道”要有堅定的信念,在各種環境與場合中,自覺堅持仁義忠信的原則。即使在簞食瓢飲、身居陋巷的極端貧困中,也能不改其樂,做到“心泰而無不足”。

周敦頤讓受學於他的二程“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即,讓二程學習顏淵的這種學習精神和學習態度。“二程之學亦由此而發端”。“孔顏樂處”從此隨著理學的產生、發展而逐漸家喻戶曉。

周敦頤的“孔顏樂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其曆史價值促進了儒家學說的完善與發展,使儒學順利發展到理學階段。

周敦頤創立了理學的哲學體係,他從佛、道二教中汲取了許多儒學所沒有的東西,建構了一個容納自然、社會、人生為統一體係的格式,提出了宋明理學的主要概念範疇,後來的理學家所作的工作,隻是使這個體係更加嚴密、更加係統而已。

【旁注】

諸子百家 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諸子百家”有成百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龍圖閣 宋代閣名,是宋真宗紀念宋太宗的專門宮殿。公元998到1003年建成,位置在會慶殿西偏。收藏太宗禦書、禦製文集、各種典籍、圖畫、寶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進宗室名籍、譜牒等。又先後置待製、直學士、直閣等官。

通判 古代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宋代時,為加強控製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

進士 我國古代科舉製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進士”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這個稱呼始見於《禮記·王製》。元、明、清時,進士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漢族,楚國苦縣曆鄉曲仁裏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老子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學說對我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七十二賢人 孔子門下72位弟子,“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這“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思想和學說的堅定追隨者和實踐者,也是儒學的積極傳播者。

【閱讀鏈接】

周敦頤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在出任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池寬十餘丈,中間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散發出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愛蓮說》是一篇議論散文。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羅岩,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遂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讚賞。

奠基理學的“二程”

“二程”是指程顥、程頤兄弟二人。“二程”是繼周敦頤之後北宋理學家的奠基人,兄弟二人努力求知、積累知識,積極入世、閱曆豐富,為最終創建洛學奠定了基礎。

程顥和程頤生於湖北黃陂,籍貫河南洛陽,他們的學說也因此稱為“洛學”。洛學的形成是北宋時期理學的奠基性成就,是北宋時期理學發展的裏程碑。

二程出身於“名門望族”。他們的高祖程羽曾是宋太祖趙匡胤手下一員將領,也是趙光義的幕僚之一,以後又做過宋真宗的老師,官至兵部侍郎,死後贈封少卿。

他們的曾祖父曾任尚書虞部員外郎,祖父則為吏部尚書。父親程珦又以世家的蔭庇,照例做了一個“郊社齋郎”,得到了晉升機會,由此起家,連續做了幾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程顥和程頤相差一歲,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生於公元1032年。程頤字正叔,號伊川先生,生於1033年。

程顥嘉祐年間考中進士後,任鄠縣及上元縣主簿、晉城令。程顥早年受父程珦之命,與弟弟程頤一起拜周敦頤為師,由此立誌於孔孟之道。

程顥讀書很用功,把《詩經》、《尚書》、《中庸》、《大學》、《論語》等都背得爛熟,此外,還研究天文、地理、世俗、人情。他一進學館,讀上好書,便著了迷,幾天可以不出學館門。

與哥哥程顥不同,程頤剛開始則不怎麼喜歡讀書,總認為讀書沒啥意思,經常逃學,到山上、河邊玩耍,對讀書之事不怎麼上心。後來在哥哥的教誨下,也開始對儒學發生了興趣,進而開始喜歡讀書了。

18歲時程頤作了一篇文章:《顏子所好何學論》,這篇文章被主管太學的胡瑗看到,胡瑗驚異其才。王安石當政時,程頤沒有得到重視,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

司馬光執政時,程頤被薦為崇政殿說書,步入仕途。繼而為宋哲宗侍講期間,敢以天下為己任,議論褒貶,無所顧忌,聲名日高,從遊者日眾。

程頤為人剛毅,真誠信奉儒家學說,力求實踐,從不苟且。一天,剛剛為哲宗講完經學,還沒有告退,哲宗少年心性,站起來活動筋骨時順手從樹上折了一根柳條。

程頤一看,馬上進諫:“現在正是春天,萬物生長,不可無故催折!”弄得哲宗十分掃興,扔下柳條,拂袖而去。

由於在皇帝麵前“議論褒貶,無所顧避”,這就一方麵使其名聲越來越大,吸引了許多讀書人紛紛向他拜師問學;另一方麵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對他的不滿,要求把他“放還田裏,以示典刑”。

在這種形勢之下,程頤主動辭職回鄉。自1088年起,他基本上脫離了政治生活,在洛陽和哥哥程顥從事講學活動。“洛學”由此產生。

“理”又叫“天理”,是二程哲學的最高範疇。二程認為產生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最高本體是理。隻有“理”才是最根本的,最先存在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理產生的。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現象,都是“理”的體現。

作為萬物本原的“理”,是最真實的存在,它並不是人們可以直接感覺到的形體之實,而是指一種精神性的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