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實”或“物”是如何產生的呢?二程認為,萬事萬物是由氣變化而來,而“氣”是由“理”派生出來的。二者的關係是理是第一性,“氣”是第二性的。
“理”就是“道”,道與氣是有嚴格區別的。“道”並不是指具體的陰或陽,而是指之所以形成陰陽的那種理。道是看不見的、無形的,
在知行關係問題上,二程強調知對於行的重要性。認為“知行二者”是“以知為根本,行則次之”。二程不僅有“知先行後”的觀點,而且還主張“並不隻是行困難,知也是困難的”。隨便學學是容易的,要真正弄懂,獲得真知是難的。
二程所說的“學”,即知識,是使人內求而不是外求。所謂“內求”就是“觀物理”,即格物求知,格物即是窮理,窮理然後就能夠獲得知識。
不懂得格物又想達到意念誠心端正,而能夠修養自己的身體的人,是不能符合理的要求的。因此二程把格物窮理的“理”與天命人性、義理和心聯係起來,認為它們的實質是一樣的,這樣本體論、倫理觀與認識論就結合起來了。
程顥認為人性有二,一是“生之謂性”,即“氣稟之性”;一是“天命之謂性”,即“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理”在人身上的體現,順其性而行,則符合於“道”。氣稟之性是生活中形成的,有善有惡。
二程讚成孟子的性善說,認為人性沒有不善的,如果有不善,那是由於“才”的不同。他們認為“性即是理”,而“理”是上至堯舜,下至一般人都有的。他們又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被氣所昏塞了。
在他們看來,孟子提出“養氣”、“養心”,就是要除去昏塞之患,使氣“清明純全”以保持善性。
在二程哲學中,不僅初步建立了一套以“天理”為本體的宇宙觀、認識論和人性論,而且其中還包含有一些樸素的辯證思想。
二程肯定了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天下的事物沒有靜止的理,不進則退,不退則進。
他們還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天下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雙成對的,比如陰陽、善惡,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陽不斷增長,陰就消亡;善不斷增長,惡就自然減少。
宋代理學講究理、氣、道、心、誠等概念,這些概念需要靜坐思考。二程都討論靜坐,但又提出要“主敬”,敬貫動靜,可視為動態的靜坐。
他們提出理學的一套功夫口訣“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並將靜坐與“窮理”結合起來,靜坐的心境因此即有天理的內涵,與儒家的基本價值相融。
“理”是理學最重要的範疇,“理”始於二程,理學的思想體係和學術活動範籌,是由二程確立起來的。理學在二程之後的發展,可以說是二程思想的展開。
二程對“理”做了充分的論證,建構了一個有機的學說體係。這個體係經朱熹集大成,成為我國封建社會後期官方的主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旁注】
侍郎 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時,為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朝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
尚書 高官的稱呼,清朝官製,六部主官稱尚書,比如刑部尚書。秦時設置,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掌文書及群臣章奏。漢武帝時以宦官擔任,漢成帝改用士人擔任。明朝時廢止。
太學 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時期。漢代始設於京師。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我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洛學” 北宋時期洛陽以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學派。“二程”提出了“理”的哲學範疇,並以理闡釋封建倫理道德。洛學奠定了宋明理學的基礎,在我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後,宋代的朱熹、陸九淵,明代的王守仁,又在“二程”開辟的方向上發展了理學。
性善說 儒學大師孟子主張的人性本善的學說。孟子是在他自己的那套心、性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孟子的性善說是“道德層麵”的心性,不是“情欲層麵”的心性。
【閱讀鏈接】
二程的靜坐工夫可謂到家,程門立雪就是個典型的例子。1093年,程顥正在洛陽講學,這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才過午後,路上已經不見行人。這個時候,有人輕扣書院大門,門童開門,看到兩個中年人肅立門外,兩人一個叫楊時,一個叫遊酢。兩人是來拜訪程頤的。
恰逢那個時候,程頤正在靜坐,不能打擾。二人不發一言,靜悄悄站到程頤身後,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多久,程頤睜開眼睛,環顧四周,才看到身後二人,說:“今日天色已晚,我們明天再談”。二人行禮告辭,走出門外,發現天地間早已一片蒼茫,地上積雪竟然已有一尺多深了。
張載的“關學”思想
“關學”是理學重要的一支,萌芽於北宋慶曆之際的儒家學者申顏、侯可,到了張載時,關學正式創立。
由於張載是關中人,故稱其學說為“關學”。又因為張載世稱“橫渠先生”,因此關學又有“橫渠之學”的稱號。
張載生於1020年,字子厚,張載這個名字出自《周易·坤卦》中的:“厚德載物”。因為其經常在陝西鳳翔郿縣橫渠鎮講學,當時學者就稱他為橫渠先生。
張載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他的父親張迪任四川涪陵縣知州,後在涪州任上病故。
當時,母親帶著15歲的張載和5歲的弟弟張戩,護送父親的靈柩來到陝西鳳翔郿縣橫渠,因缺乏路費,再加上前方發生戰亂,決定不再返回家鄉河南開封,就將父安葬於橫渠南大振穀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於此,張載以後就生活於此。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他從小喜歡談論兵法軍事,注意西北邊事。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1040年初,西夏入侵,1044年10月議和。朝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
這些國家大事對年僅21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範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各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範仲淹在延州軍府召見了這位誌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複失地的打算得到了範的熱情讚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意思是說你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張載聽從了範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
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係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係。
1057年,38歲的張載赴開封應考,當時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理。聽講的人很多。
期間,張載遇到了青年儒學家程顥和程頤,通過與二程論道,張載對儒學的信心更足了,從此拋棄異端,專心儒學。
張載中進士後,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雲岩縣令著作佐郎,簽書謂州軍事判官等職。
王安石推行新法,曾就新法推行請教張載,張載未輕易讚同,表示願意旁觀。不久,張載被調往明州處理苗振案。在處理完苗振案後,張載借病辭官返鄉,專心學術研究。
就關學的內涵性質而言,它屬於宋明理學中“氣本論”的一個哲學學派。
在我國傳統哲學中,氣指最細微最流動的物質。氣的觀念早在秦代就已經提出。氣為宇宙本體的思想,漢儒也有論及。張載在吸取前人思想的基礎上,第一個完整地提出了元氣本體論。
張載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氣未聚而無形的狀態,叫“太虛”,“太虛”亦是氣。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
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氣有聚散而無生天,氣聚則有形而見形成萬物,氣散則無形可見化為太虛。
張載還認為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浮與沉、升與降、動與靜等矛盾的對立運動。
他還把事物的矛盾變化概括為“兩與一”的關係,說: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
認為矛盾互相聯係、互相依存,“有兩則有一”,“若一則有兩”。 從氣的本性出發,張載進一步探討人性。性分為兩種,一是天地之性,二是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本然的;氣質之性是彼此不同的。
在張載看來,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如果是這樣,那麼人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張載還從人與物都具有“天地之性”出發,提出“一切人都是我們的父母,一切物都是我們同伴”的仁愛思想,要求君子做到博愛。
張載提出了理學的一係列命題,並且給予了深刻而係統的回答,他的氣學理論被朱熹和陸九淵等儒學人士所吸收,從而成為理學一支的奠基人。
張載著有《崇文集》十卷,《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
【旁注】
厚德載物 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闡述才能與德行之間的對應關係。告訴強者應當通過不斷的努力具備超凡的濟世才能。
範仲淹 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世稱“範文正公”。 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江西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王安石 字介甫,號半山,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丞相,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
秦代 秦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存在時間為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
【閱讀鏈接】
張載在開封相國寺講《易》理時,一天晚上,遇到了洛陽儒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識還不夠。
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今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輩可師之”。意思是:昨天我遇到了程顥和程頤,他們對《易》理很精通,我不如他們,他們可以成為我的老師。然後撤席罷講。張載對二程說“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表明了對儒學的尊崇,也表現了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張載的《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這種狀況下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