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高峰——宋明理學2
儒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理學發展到南宋時期,終於迎來了一位集新儒學思想之大成的哲人,他就是南宋中期學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代名儒朱熹。
朱熹,小名沋郎,字元晦,號晦庵,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出生於南劍州尤溪。
朱熹受教於父,他的父親朱鬆曾得充福建政和縣尉小官,攜全家赴任,後調任尤溪縣尉。朱熹降世不久,朱鬆升任朝廷秘書省正字職,但因反對秦檜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鬆回到福建建陽家中。朱熹隨父在建陽度過了他的童年。朱熹從小聰慧過人,且勤於思考,學習長進,8歲便能讀懂《孝經》。
入學跟從老師讀書,老師教他讀《孝經》,他看過一遍,就在書上寫道:“不能像這樣去做,就不能算作一個人!”
朱熹14歲時,父親去世,他從父命受學於父親的友人胡憲、劉勉之等。胡憲、劉勉之所授的皆為道學。當時的道學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學佛,胡憲、劉勉之等皆屬後者。朱熹既熱衷於道學,同時於佛學也有濃厚興趣。
1148年, 經過科舉考試,朱熹進士及第,授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薄,開始了仕途生涯。
1160年,朱熹31歲時,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李侗非常欣賞這個學生,替他取字“元晦”。從此,朱熹開始建立理學這一套客觀唯心主義體係。
在宋金關係緊張之際,朱熹上奏皇上,提了三項建議:一是講求格物致知之學;二是罷黜和議;三是任用賢能。
朱熹的奏章獲得了宋孝宗的讚賞,他召見了朱熹。朱熹由此聲名鵲起,更為人所關注。
1167年,八月金秋,秋高氣爽,朱熹偕學生林用中、範念德從福建趕赴湘江畔的長沙城。一路上,朱熹一行無暇他顧,渡過湘江,趕往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三月。
考慮到所討論的問題的重要性,朱熹和張栻決定采取會講的方式,公開辯論,以求得更大範圍的解惑。
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眾,其聲勢為全國之最,據說,嶽麓書院的走廊、庭院到處都是前來聽講的人群,他們騎來的馬匹,竟然將大門前水池中的水都喝幹了。
朱張會講,雙方你來我往,辨析質疑,議論風聲。會議持續三天,三天裏,許多重要的儒學概念,如“中和”、“太極”、“仁”,都在討論之列。
一人先立論陳述,另一人則指出其不足,前一人或辯駁,或補充,如此循環往複。會講妙語、妙論迭出,令聽者大呼過癮,並為之拍案叫絕。
會講中,朱熹接受了張栻的部分觀點,而張栻也接受了朱熹的部分觀點。這次會講對扭轉湖南學風起到了重大影響,從此後,湖南學者逐漸拋棄了急迫爭強好勝之風,開始注重涵養,心態日趨平正。
會講後,四方學生接踵而至,嶽麓書院地因人重,名揚天下,大批遊學的士子前來研習理學,自此之後,儒學才去短集長,臻於成熟。
1180年,張栻不幸離世,弟子轉投他人門下,書院一時寥落。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撫使,重整嶽麓書院,親自講學。嶽麓書院東山再起,再度繁榮。
1175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進行學術討論,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的討論中心是道德修養和“教人之法”,討論一開始,就充滿了十分激烈的氣勢。雙方你來我往,相互提問,相互詰問,此次辯論持續了三天,不分勝負。
雙方的差異主要在教人的方法上。朱熹的治學方法是“道問學”,通過格物致知,以博覽群書和觀察外物,來啟發心智。
而辯論的另一方陸九淵則主張“尊德性”,要“發明本心”,認為一味讀書窮理,不過如同蛆蟲吞食書本,對人認識自己的本心毫無裨益。可以說,雙方各有優勝之處,需要相互融通互補。
鵝湖之會雖無定論,朱熹和陸九淵的分歧也沒有彌合,但這種良性的學術互動,對理學發展卻產生了推動作用。
朱熹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係,稱為程朱理學。
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獵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朱熹學說的最高範疇是“理”, 他認為“理”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原。理在天地之先就有了。有了“理”才生出天地,要是沒有理就沒有天地,也沒有人物,而“理”又是永恒不變的。
朱熹認為“理”相當於“道”,是無形的。“氣”也是“理”產生出來的;“氣”再生萬物。關於“理”與“氣”的關係,“理”在“氣”中,“氣”體現了“理”。“理”與“氣”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分不開的,故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朱熹所說的“理”相當於周敦頤所說的“太極”,朱熹認為天地之中有“太極”,萬物之中也有“太極”。這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有“太極”,也即隻有一個“理”。他說: 太極隻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來說,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來說,則萬物中各有自己的太極。
即總的說來,天地萬物之“理”,就是“太極”,它本身隻有一個,但它又體現在天地之中,因此萬物之中也有它。
朱熹用 “一月映萬川”作比喻,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他說“理”或者“太極”,就如天上的月亮一樣,隻有一個,但體現在萬事萬物之中,就像月亮映在無數江河湖泊裏一樣,到處都能看得見。
朱熹使儒家的倫理規範上升為宇宙之理,獲得了形而上學的普遍性和至上性。他對“理”的宇宙本體地位從理論上展開了比其他宋代儒學更加精密的論證。
在二程思想的基礎上,朱熹進一步論證天理與人欲的問題。對於儒家的道統,朱熹解釋為要真正掌握恰到好處的道理,也就是要達到無過無不及。
朱熹肯定了了二程“性即理”的人性論,認為人性是先天賦予的,從這個角度看,人性是沒有不善的,但實際上人有善與不善的區別。 朱熹認為,其原因在於各人所稟受的“氣質”有清濁的不同,稟受其清者性善,稟受其濁者不善。
朱熹的哲學思想具有辯證法的因素,他看到了某些矛盾運動的現象,比如人的呼吸運動:如果隻往外呼氣而不吸氣,就會氣絕;如果隻吸氣,而不往外呼氣,也必然會阻塞。這就是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
朱熹也認識到事物有逐漸變化的規律,從而提出了陰陽互相消長的漸變說。他認為,任何形氣的變化都不是突然發生的。不是突然的前進,也不是突然的虧損。比如,平時經常見麵的人,並不會感覺到對方長得很快。
朱熹還把事物的發展分為“元亨利貞”四個階段。他以穀的生長為例說,萌芽是元階段,苗是亨的階段。穗是利的階段,結穀是貞的階段。然後穀子又能再萌芽,以至於循環無窮。他把發展歸結為無限的循環,從而墮入循環論。
朱熹的新儒學思想遠承孔孟,近學二程;同時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學,形成儒學思想的成熟理論形態。宋明理學發展到朱熹,已趨於成熟階段,此後便走向衰落和瓦解。
朱熹總結了以往唯心主義在與唯物主義作鬥爭時的經驗教訓,把我國的唯心主義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在他以後,不乏優秀的唯心主義理學家,但從思想深度和高度來看,沒有人超過他。
在南宋以後,朱熹的理學成為各個封建王朝的禦用儒學思想,他所作的《四書集注》成為各朝開科取士的金科玉律。
《四書集注》是朱熹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所作的注,是朱熹哲學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宋明理學的權威性著作。該書既注重文字詮釋,更著重於義理的闡發,是以義理解經的代表作。
書中發揮了儒家傳統觀點,論述了道、理、性、命、心、誠、格物致知、仁義禮智等哲學範疇及其關係,體現了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哲學體係以及強調認識方法、修養方法、道德實踐的特點。
朱熹的學術思想對後來的一些學者產生了的重大影響,王夫之、顏元、李恭、戴震等,繼承和發展了他的“理”與“氣”、“道”與“器”、“致知”與“格物”、“天理”與“人欲”等的有關思想,開辟了清代的儒學風氣。
朱熹一生著作甚豐,且門類很多,《詩》、《書》、《易》、《禮》、《春秋》無不涉及,《四書章句集注》、《四書或問》是其代表作。經學方麵的有《詩集傳》、《周易本義》、《易學啟蒙》、《孝經刊誤》等。史學方麵的有《資治通鑒綱目》、《八朝名臣言行錄》等。
他編纂的《伊洛淵源錄》、《近思錄》及《程氏遺書》、《程氏外書》《太極圖說解》、《通書解》等,可看作理學史著作的萌芽。
此外,朱熹的詩、奏章、書信、論著被彙編為《朱文公文集》,他的學生將他講學的問答編成《朱子語類》。
【旁注】
縣尉 我國古代地方職官名,與縣丞同為古時縣令(或縣長)的首要輔佐官吏,權責一般包括抓捕賊盜、維護治安等“武職”。縣尉的設置始於秦漢。依縣之大小,縣尉的數量不一。大縣一般有兩個縣尉。
秘書省 古代官署名,又名蘭台、麟台,東漢桓帝始置秘書監一官,掌管圖籍,先屬太常寺。三國魏時曾屬少府。南朝梁後改為省,置監、丞等官;唐代秘書省曾改稱蘭台、麟台。元代並入翰林國史院,明代時歸屬翰林院。
嶽麓書院 我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之後,曆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
張栻 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格物致知 我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源於《禮記·大學》。但《大學》文中隻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對此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道統 指原道德傳承脈絡。原道,也稱天道。天道的傳播脈絡,起源於黃帝。天道心法古代是依靠心傳,曆經公元前兩千年的心傳後,隻留心法不見心傳,從老子而分支形成了兩隻古老的思想體係,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大學》 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內文的撰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相傳為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宋代程顥、程頤曾分別將它從《禮記》中抽出來加以改編,使之獨立成篇。朱熹將它和《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
《孝經》 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
【閱讀鏈接】
朱熹是個虛懷若穀之人,具有博大的胸懷,對於異己之見,能夠吸收,對於對手,也能做到尊重接納。鵝湖之會五年後,朱熹任職南康軍,重修白鹿書院後,邀請陸九淵前去講學,陸九淵的講學非常成功,很多人都當場落淚,朱熹也很受感動,命令門人將陸九淵的講稿刻在石碑上,並親自作跋,讚揚他講得透徹明白,切中學者心病,令聽者倏然心動,並表示自愧不如。
理學家呂祖謙對這次講學也非常關注,他給朱熹寫信詢問陸九淵跟鵝湖之會時相比,觀點是否有所改變。朱熹欣然回信。從信中可知,盡管二人仍然存在很大的“門戶之見”,但彼此已能坦誠相待,從善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