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分化——早期道教1(1 / 3)

傳播分化——早期道教1

秦漢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執政者為祈求上天保佑國祚綿長,祀“五帝”、敬鬼神、封泰山,並且訪仙求藥之術大興。這種強烈的尋求超自然能力的願望為道教所繼承和發展,至東漢中後期,五鬥米道和太平道相繼出現,成為道教宣揚教義活動的發端。

經過魏晉時期的發展和南北朝的改革,至隋唐時期,兩代帝王都推崇道教,道教借此機會進入興盛階段,並在各個方麵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漢初社會推行黃老學說

黃帝和老子的學問經過春秋戰國時期方士們的不斷豐富,形成了一門哲學、政治思想流派,即黃老學派。該流派因尊奉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所以得名。

黃老學派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形成於戰國時代。但作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社會思潮,則是在西漢時期。

漢初幾代執政者都能夠以秦亡為戒,認識到要取得一個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政治局麵,就必須努力緩和階級矛盾,與民休養生息,實行無為而治。於是,來自黃老思想的君道無為、刑德相輔、節欲崇儉、愛民養民的觀念就很快轉化成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治國之道。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入關之初,即宣布約法省禁,“悉除去秦法”。漢政權建立後,劉邦成功地運用黃老之術,在全國推行郡國並行製,又以柔製剛,以守為攻,次第消滅了有嚴重分裂傾向的異姓王勢力,並分封子弟,以擴大和鞏固新生政權。

除了劉邦外,漢文帝、漢景帝也繼續將黃老之術作為治國方略,這一時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漢文帝以一藩王繼承大統,其時羽翼未豐。所以他特別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故劉邦時的功臣周勃、陳平、灌嬰等人相繼被任命為相。這樣既融洽了新舊君臣之間的關係,又保證了高層領導集團的團結一致。

漢文帝多次下昭“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使一大批年輕有為的知識分子進入官僚集團,擴大了漢政權的基礎。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刑法誌》中曾高度評價說: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吏安其官,民樂其業,蓄積歲增,戶口寢息。

到了漢景帝時期,皇帝本人長期生活在黃老之術氛圍中,其母竇太後也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這種現象自然引起上行下效,方士甚至朝廷大臣都不遺餘力地專研黃老之學。

在漢文帝、漢景帝治國時期,朝野內外,對黃老之術從之者甚眾,著名者除膠西蓋公、曹參之外,尚有陳平、陸賈、黃生、田叔等人。  在處理與諸侯王關係問題上,黃老之術的以柔克剛、以靜製動觀念也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潤滑劑。

漢初諸侯王的勢力十分強大,其中尤以吳、楚、齊為最,其領地幾近“天下之半”。這種政治格局,使中央集權時刻麵臨著被分裂的威脅。但漢文帝、漢景帝不急於削藩,而是對諸侯王采取了長期的優容政策。如吳王劉濞失藩臣之禮,稱病不朝,漢文帝反賜其幾杖,默許其不參加朝會。

黃老之術曆來反對治國者窮奢極欲,提倡“卑宮室而高道德,惡衣服而勤仁義”,因而,漢初推崇黃老的幾位皇帝都十分儉樸。最具代表性的是漢文帝,在位期間,帷帳無文繡,以示簡樸為天下先。在營建自己的陵墓時,還明確告訴後人不許起墳,不得以金銀作裝飾,陪葬品都用瓦器。

黃老思想循序漸進,以柔克剛。以學術的普及,逐漸影響國家政治以及社會意識形態。漢初執政者即根據黃老思想采取了很多積極措施,諸如與民休息、減輕雜稅、重視農業、抑製豪強、休養生息等。

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到漢景帝末年和漢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已經比較富庶,百姓人給家足,以至於國庫的錢把錢串墜斷,太倉的糧食由於太多而爛掉。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說:

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由此可見,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堪稱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稱這段時期為“文景之治”。

黃老之學造就了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使漢王朝國力從漢初的衰敗到漢武帝時期的極度強盛,深深影響了日後曆代開國君主的治國政策。隨著黃老之學的繼續發展,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的宗教思想便呼之欲出。

由於老子學說中很多地方都說到了“道”,闡述了“道”,他的信徒就將老子稱為“道家”,並奉他為道家鼻祖。當把老子思想發展成為一種宗教的時候,他的信徒就把這種宗教稱為“道教”了。

一般說來,宗教是人們對社會現實生活態度的集中體現,在思想上崇尚自由平等,在行為上互幫互助,在情感上給人以寬慰,在靈魂上給人以引領。在先秦諸子百家中,能夠如此慰藉心靈的,隻有老子和《道德經》。道教早期的經典《太平經》、《老子想爾注》中的很多思想就是對老子的“道”和“德”的發揮和演繹。

[旁注]

法家 是我國曆史上研究國家治理方式的學派,提出了以法治國理念。與其他諸子百家主要研究的哲學及宗教不同,法家的研究範圍更注重社會實踐。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子產、申不害、商鞅、韓非子、李斯、桑弘羊等。

郡國並行製 最初劉邦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由於這些人非劉性藩王,對漢政權造成威脅。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采取了郡國即藩王分封製和郡縣製同時存在的策略,實行郡縣實際掌握地方政權的製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賢良方正 賢良,才能、德行方正,正直。“賢良方正”是漢代選拔統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始於漢文帝時期的公元前178年。賢良之舉屬於特舉,非為歲舉,但與其他特舉科目相比,則是察舉次數較多的科目,皇帝對賢良方正一科極為重視。漢代詔舉賢良方正或賢良文學,主要是表示廣開招賢之路。

削藩 西漢文景時期削減諸侯封地和權力的措施。在逐步消滅異姓王的同時,曾大封自己的子弟為王,認為這是天下同姓一家,可以屏藩朝廷。漢文帝繼位後,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諸侯國析為幾個小國,以圖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

文繡 亦稱“紋繡”。我國古代刺繡類別。古代在絲帛上刺繡,稱為“文繡”。以區別於文錦。至漢代在布帛上繡花,才通稱為“刺繡”。繡畫的錦帛,用來做衣服和帷帳等。北宋時期在少府監內設置文繡院,掌編織刺繡,以供皇帝服禦及賓客祭祀之用。

[閱讀鏈接]

竇太後名竇漪房,是漢文帝劉恒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由於竇氏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苦,與漢文帝同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漢書·文帝紀》中說,漢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無所增益。”

竇太後好黃老之學,與相國曹參主張實行以黃老之術治國,省刑薄斂,與民休息,這些主張,深深地影響了漢文帝、漢景帝的治國方略的製訂。在竇太後等人的影響下,黃老之學於漢初見其大效,國以大治,足見黃老之學非托空言。

張道陵創立五鬥米道

東漢複國初期,因光武帝劉秀與他的一班文臣武將,大半出身平民,所以都比較崇尚樸實。而其政治方針,依然因循西漢的“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並未大加變動。故東漢的治國之道,仍然不脫西漢師法儒、道兩家的窠臼。

相傳光武帝劉秀是應了圖讖即預言當上皇帝的,取得政權後,他繼續把讖緯之術奉作一項重要的鞏固政權的工具。在發布詔命、製定法令、施政用人等方麵,都要根據圖讖,引用讖緯。

東漢建武二年,漢光武帝下詔廣求能夠著述讖緯者而不得,遂命博士薛漢、郎中尹敏二人校定圖讖。在即位之初據讖推定東漢為火德,並於52年據此“赤伏符”製定郊祀之禮,行夏曆,定服色。

後來,群臣上言,要求漢光武帝封禪,漢光武帝未允。兩年之後,他在齋戒時讀到《河圖會昌符》中的“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乃令梁鬆等人重新根據“洛書河圖”,向他說明有關封禪問題。

梁鬆等查到了36條根據,奏請光武帝封禪。於是漢光武帝於建武中元元年登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並刻石以記之。接著,漢光武帝又起明台、靈台、辟雍及北郊兆域,正式“宣布圖讖於天下”。至此,圖讖成為最高皇權認可的法定的經典。

由於漢光武相信圖讖,所以影響後來陰陽術數之學與讖緯預言之說大加流行。故東漢後期,學術思想,由兩個不同的源流彙於張道陵的五鬥米道。

一方麵,由於推崇術數的學者,祖述孔子傳易於商瞿的傳統,附會五行、八卦、天幹、地支等陰陽家學說,形成術數的巨流,如焦贛、京房、費長房等人的象數易學、圖讖緯術普遍流行。

到漢末,八卦、爻辰、納甲等學相互摻雜。不久,又與佛教傳來的印度天象學融會。同時,在天幹、地支、二十八宿星象的觀念上,又增加神人神獸等名稱,從而使天人之間,彌漫一片神秘的氛圍,成為張道陵思想的核心。

另一方麵, “祝由”巫術、咒語的流行,配合原始象形文字,及會意文字等的“圖騰”觀念,以與印度婆羅門教、瑜伽教派等流傳的咒語、法術共同交流,就發展成為“無不靈驗”的符篆。

在當時,方士以齋醮告天為祈禱天神的儀式,以披發仗劍、畫符念咒為通神的渠道,為朝廷以及官府服務。從此,這些法術開始在社會上流行起來。遂使漢末自漢桓帝、漢靈帝以後,朝野上下,籠罩著一片神秘的色彩。

張道陵又名張陵,字輔漢,其家族是一個信仰黃老之學的世家。據道書記載,他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八世孫,7歲閱讀老子的《道德經》,就能明了其中奧義。

相傳,有一天,張道陵正在家中修煉,忽見被道教尊為道德天尊的老子駕著青牛現身。在張道陵驚愕之間,老子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籙,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大鬼神。然後倏然而逝。

張道陵精修千日,煉成了種種降魔的法術。不久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共億萬數為害人間,他們帶來各種瘟疫疾病、殘害眾生。張道陵於是在四川青城山上設下道壇,鳴鍾扣罄,呼風喚雨指揮神兵和這些惡鬼大戰。

張道陵穿黃色道袍,佩寶劍,持降魔印符,站立在琉璃台上,任何刀劍一接近他就立刻變成了蓮花。鬼眾又放火來燒,張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燒了回去。鬼帥大怒,又招來千軍萬馬重重包圍,不料真人用丹筆一畫,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帥都紛紛叩頭求饒。

然而,八部鬼帥口服心不服,回去後又請來六大魔王,率領鬼兵百萬圍攻青城山。張道陵氣定神閑,不為所動。他隻用丹筆輕輕一畫,所有的鬼都飛灰湮滅,隻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來,隻好叩頭求饒。

張道陵再用大筆一揮,一座山分成兩半把六個魔王困在裏麵,動彈不得。於是,魔王隻得答應永世不再為害人間。

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的本領再高,道的修行總是比魔更高。不管魔怎樣變化,哪怕本領千變萬化,道都會隨著魔本領的變化而變化,並最終戰勝魔,還天下一個清平世界。

張道陵本是太學諸生,通曉“五經”。由於家學淵源,年少即研習《道德經》,遂感歎讀書無益於年命之事,遂學長生之道。

至東漢順帝時,張道陵與弟子王長、趙升等,繞開洛陽乘舟入鄱陽湖,上雲錦山。並傳得九鼎丹法,在雲錦山修煉外丹黃白術整整3年,終於煉成太清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