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分化——早期道教1(2 / 3)

之後,張道陵與弟子又煉成九鼎神丹,即“龍虎大丹”。傳說龍虎大丹煉成後,雲錦山顯現龍虎之形以瑞應,遂改雲錦山為龍虎山。

鶴發童顏的張道陵率弟子數人從龍虎山輾轉長安,翻越秦嶺經古棧道金牛道入蜀。張道陵入蜀之後,首先在大邑境內的鶴鳴山活動,積極為創建道教做準備。

張道陵之所以入蜀創建道教,主要是因為巴蜀自上古以來,受到代表東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響極深,楚文化中的巫文化或稱鬼道文化,在蜀地已經形成巫教社團。張道陵深知蜀人純厚,易於教化,就到蜀地積極為創建道教做教義宣傳方麵的準備。

在創建道教之際,張道陵先後撰寫完成了《老子想爾注》《黃書》《道書》《二十四圖》等24部有關道教教義的書。並以符水等道術治病,發展教徒。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鬥米,因此後世又稱道教為“五鬥米道”。

張道陵希望人類超脫自在,不為物累地安居生活,能夠長生久視,與天同壽,一同追求永恒的生命。他構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這些洞天福地不都在天上,而分布於華夏境內秀麗的山川勝地,人在這些地方修道,就是活神仙,任何人都可以在此修煉,一同成仙。而且要與周遭環境“和光同塵”,既要與自然相和諧,即不要離開俗世,也不要羈縻於紅塵。

張道陵叫弟子們按照需要輪流交納米糧、器具、紙筆、柴草等日用品。同時也關係當地的百姓的福祉,當地有很多橋梁道路需要修複,但一直無人過問。張道陵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召集弟子和鄉親們出力,他們爭先恐後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使人們逐漸對道教產生好感。

張道陵為了喚起人們的廉恥心,以及教化人心,就立了一條製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來犯過的罪過寫在紙上,然後扔到水裏,向天神發誓以後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以此規勸人心向善。

張道陵在去世前,授給長子張衡兩把斬邪劍,囑咐他要驅邪誅妖,保國安民。並表示世代由一個子嗣來繼承他教主的地位。

張道陵去世後,他的兒子張衡繼承父業,《三國誌·張魯傳》中說:“陵死,子衡行其道。”張衡去世後,其子張魯繼承父業,《華陽國誌》卷2中說:“衡死,子魯傳其業。”道教徒尊稱張氏祖孫三代為三師,即“天師”、“嗣師”、“係師”。張魯去世後,子張盛繼承父業,道教徒尊張盛為第四代“天師”。

後世曆代王朝對張道陵的“天師世家”皆甚優撫。東晉安帝時,累至第六代“天師”張椒;隋時封第十代“天師”張子祥為洛陽尉;唐玄宗時,召見第十五代“天師”張高於京師,置壇受籙,降賜金帛,仍免租稅,冊封漢祖天師之號,至宋代則更隆。元惠宗贈張盛號“清微顯教弘德真君”。由於張盛後人一直承襲“天師”稱號,故龍虎山上清宮之天師府,在道教徒心目中有著十分崇高的地位。

張道陵的五鬥米道自創教以來道脈不斷,甚至影響及東南亞和一些西方國家,成為我國傳統的宗教即道教。張道陵實為我國曆史上創建了可供民眾信仰的、並廣泛傳播的、具有華夏文化基因的本土宗教的第一人。

[旁注]

圖讖 古代關於預言、預兆的書籍。圖,預言未來事象的文字圖錄等;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預示吉凶的隱語。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是把圖讖作為做皇帝的天命根據的第一人,而且貫徹得很徹底。當時的方士將一些自然現象偽稱神靈天命的征兆,編成隱語或預言,常附有圖,故稱為“圖讖”。

明台 泛指古代帝王議政的地方。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築物,用作朝會諸侯、發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並配祀祖宗的場所。風水術數中稱陽宅大門前麵或陰宅前方的範圍,是地氣聚合的處所。明台以潔淨、寬廣、藏風、聚氣為佳。相地就是要選好明台,然後點穴,達到趨吉避凶之目的。

術數 又稱數術,是古代道教五術中的重要內容。術數以陰陽五行的生克製化的理論,來推測自然、社會、人事的“吉凶”,屬《周易》研究範疇的一大主流支派把《周易》分門別類的以“義理”“象數”“數術”等嚴格的劃分開來認識、來研究,其實是後人“各取所需”而造成的。

祝由 古代用祝說的方法以治療疾病的人。祝說,就是裝出一副能通鬼神之事的模樣,祝禱鬼神消災免難,解除病人的痛苦。祝,是恭恭敬敬講解的意思;由,是疾病產生的原由、來由。祝由就是恭敬查明病患的原因,運用祝由之法,通過藥、咒、法術、心理工作等辦法,化解病人的病痛。

符籙 是道教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道教聲稱,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太學 我國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代始設於京師。漢武帝時興太學,置五經博士。鼎盛於東漢。其後,經曹魏、西晉,洛陽太學至北朝末衰落,曆時六七百年。太學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中央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我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太清 道家三清境之一,又稱太清天、大赤天。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居。道教中常用數字“三”表示。三是根據《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所以道教中常出現三數字。如“三清”中的太清、上清、玉清,“三界”中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島”中的瀛洲、方丈、蓬萊等。

楚文化 是我國古代諸侯國楚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楚國先民吸收了華夏先民所創造的先進文化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後來的湖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南、貴州、雲南、廣東等地都有楚文化的影響。

和光同塵 語出《道德經》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指不露鋒芒,用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也有比喻隨波逐流,同流合汙。本意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也是一種處世態度。

[閱讀鏈接]

五鬥米道創始人張道陵,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個角。垂手過膝,有濃密的胡子,龍行虎步,十分威武。

據民間傳說,當初張道陵的母親夢見巨人自稱是魁星下降,身穿錦繡並且拿了一枝奇花給她。他母親接過來就醒了,隻覺得滿室異香,整月不散。由此感應而懷孕,張道陵誕生那天,有黃雲籠罩在房子上,紫氣彌漫在庭院中。房間裏光華如有日月照耀,並且又聞到夢中的異香,久久不散。

早期道教教派的發展

東漢靈帝時期,在張道陵創立五鬥米道時,河北巨鹿人張角推崇黃老之學,也創立了“太平道”。它和張道陵的五鬥米道一樣,也是早期的道教組織。

太平道以東漢宮崇所著《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太平道的綱領、目標、教義、稱號、教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皆據《太平經》而來。

張角熟讀《太平經》,深明其理。張角手下有8名弟子,另外,他有兩個弟弟,一名張寶,一名張梁,在組建太平道的過程中,這些人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10餘年的活動,太平道信徒總數達到數十萬之多,傳播範圍很廣,聲勢浩大。

張角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共設36方,大方有信徒1萬餘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太平道的教義宣稱在天上有鬼神監視人們的行為,並根據人們行為的善惡來增加或減少他們的壽命,要求人們多行善事,少做壞事。

張角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影響。張角常持九節杖,自稱“大賢良師”,把自己看成大眾的先覺者。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並以此為掩護,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主張平等互愛的觀點,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

由於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所以張角就順勢而起,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漢靈帝中平年間的農曆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

張角派8名弟子到各地宣傳教義,準備太平教起義。據《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太平道起義的口號是: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認為按照萬物興衰、朝代更替的規律,漢王朝這個“蒼天”大數已盡,而黃色土這個“黃天”應當取代漢王朝。

張角自稱“黃天”,其部36方教眾皆著黃巾。史稱“黃巾起義”。在起義失敗後,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張角的太平道和張道陵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早期教派,共同遵行《太平經》教義,而且起初都有意成為一種政教合一的宗教形式。

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張道陵之孫張魯也在漢中地區傳播五鬥米道。五鬥米道在張魯這裏得到了發展和完善,甚至有人認為張魯是五鬥米道的創始人。

張魯的宗教活動與太平道類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張魯的五鬥米道以“治”為單位,“天師”為最高領袖,道中24治首被稱為“祭酒”。道中的祭酒統領信道教眾,組織相當嚴密。

張魯將新入道的信徒稱作“鬼卒”,成為骨幹後,由其統領一治新教徒,則升為“祭酒”,祭酒還負責在要道路口設立“義舍”,為過往行人準備食物。

祭酒講解《道德經》的記錄名為《老子想爾注》。書中主張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誠信、行善積德”的道義。

張魯在三國時期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五鬥米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這樣,由張道陵最初發源於四川的五鬥米道開始在內地傳播。很多貴族加入五鬥米道,如王羲之,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五鬥米道。此時,五鬥米道更名為“天師道”。

在張魯及其臣民北遷之後,天師道內部也開始分化。張魯遷到鄴城後的第二年去世,天師道便失去了統一的基礎。於是,北遷後的諸祭酒便“人人稱教,各作一治,不複按舊道法”辦事,各自立治傳教。

如此一來,一方麵使天師道的勢力擴展至北方,在中原地區廣泛傳播開來;另一方麵又陷入了組織渙散、戒律鬆弛、思想紊亂的狀態,甚至有些教徒開始腐化墮落,從此,天師道走向了衰落。

至兩晉時期,一些天師道首領中出現了上層化的趨勢。他們奔走於權貴之門,攀龍附鳳,直接參與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勢的鬥爭,並各為其主出謀劃策,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西晉初期,先後一度把持朝政的楊駿和賈後,都曾利用天師道術士來鞏固他們的領導地位。其中,最突出的是趙王倫與孫秀。趙王倫是西晉初年“八王之亂”的核心人物,其謀士孫秀即為天師道的信徒。

晉代道士上層化的另一表現是,道教傳播於世胄高門,使大批高級士族加入道教,成為它的信徒,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天師道世家。如錢塘杜氏,琅邪孫氏、王氏、徐氏,吳興沈氏,高平郗氏,陳郡殷氏,東海鮑氏,範陽盧氏,會稽孔氏,丹陽葛氏、陶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