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分化——早期道教2
隋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隋王朝建立後,結束了我國300餘年的南北分裂局麵,重新獲得了統一。隋朝盡管存在時間短暫,一共不到40年,但其政治經濟製度和思想文化政策多為唐朝所沿襲,為唐代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從道教發展狀況看,隋代道教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為唐以後道教的興盛打下了基礎。這種轉折主要是道教自身發展的結果,同時也與隋代執政者對道教的扶持有關。
隋代雖以崇佛為主,但對道教也甚為重視,實行道佛並容政策。隋文帝楊堅在奪取政權時,即利用道士為其大造輿論,即位後又對其加以重用。 隋初,隋文帝不但重用焦子順、張賓等道士,還把他的開國年號命名為“開皇”,這個名稱即采自道教經典中所謂“開劫”的年號之一。
隋文帝又造道觀、度道士,以扶持道教發展。道教在隋文帝所建立的新政權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隋文帝執政期間,道教宮觀及道士的數量都有所發展。
隋煬帝楊廣與其父一樣,既篤信佛教,又利用和扶持道教,史稱“大業中,道士以術進者甚眾”。當楊廣還在作晉王時,即對道士徐則甚為推崇,請受道法,並想依靠徐則幫他奪取帝位。
由於隋王朝執政者道佛並重,獨輕儒生,隋末參加農民起義的儒生較多,道士較少。但也有一些道士認為李淵父子能取得天下,故投其麾下,為建立李家王朝效勞。其中,尤以樓觀道士歧暉和茅山宗領袖王遠知為甚。
李淵稱帝後,認為歧暉資助興唐有功,遂於公元619年5月,敕令樓觀台修葺老君殿、天尊堂及尹尊人廟,凡觀內殿宇務令寬博,供其瞻仰。並以隋尚書蘇威莊田200頃賜觀。可見唐高祖李淵對道家的推崇。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和李含光等。通過他們的活動,茅山宗逐漸成為在全國具有較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遠知是茅山宗第十代宗師,
曆經齊、隋、唐三代更替而恩寵不衰,為茅山宗在唐代成為道教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王遠知出身於官宦之家,極得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王遠知本和隋煬帝交往甚密,隋煬帝曾“親執弟子禮”,但在隋煬帝晚年,他眼見天下兵起之勢,便又自稱“奉老君之旨”,向李淵“預告受命之符”。李淵登位後,即拜他為朝散大夫,並賜金縷冠、紫絲霞帔。
王遠知不僅向唐高祖密告符命,同時還恭維李世民是“聖人”,預言他“方作太平天子”,要他“自惜”。在李世民與其兄李建成爭奪皇位的鬥爭中,佛教徒以法琳為首擁護李建成,而道教徒以王遠知為首擁護李世民,結果李世民取得勝利,故即位後十分器重王遠知。同時,李世民又降璽書以褒獎之。
唐代執政者之所以尊崇道教,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就是唐初門閥士族的傳統勢力還很強大,若非係出名門,就得不到社會的重視。唐代執政者為了提高其門第,神化其皇權,就利用道教所奉的教主老子姓李及唐皇室也姓李的關係,尊老子為道教始祖,宣稱自己為“神仙苗裔”。這樣,既可借神權提高皇朝地位,又可借此宣稱李氏代隋為“奉天承運”。
因此,當王遠知等道士宣稱奉老君之旨,向他們密告符命之時,便大肆渲染與讚賞。以後這類神話更是有增無減。
唐雖承隋的道佛並容政策,但隋以崇佛為主,而唐則以崇道為主。道佛二教則互相排擠,彼此都想一教獨尊,而唐初社會上仍有重佛輕道的積習。唐太宗為使“尊祖之風”,遂繼其父李淵之後再次下詔,規定道士、道姑在僧尼之上。
唐太宗的詔書發布後,佛教徒智實、法琳並約集法常、慧淨等詣闕,上表力爭,李世民令岑文本宣敕嚴誡,眾僧飲氣而還。唯智實固執不奉詔,乃遭杖責於朝堂,次年病卒。這是唐代道佛二教互爭地位高低,道教在政治上得到李唐皇室支持,而取得第一次優勢的地位。
唐高宗李治嗣位之初,政權執掌在長孫無忌、諸遂良等貞觀時期的老臣之手,遵守貞觀遺規,繼續奉行崇道抑佛的政策。唐高宗曾經從尼寺裏召唐太宗時的才人武則天入宮為昭儀。次年廢皇後王氏,立武則天為皇後,並參與朝政,後稱天後。
後來,武則天掌握了唐王朝政權,她欲以周代唐,便依靠佛教大造篡權奪位的輿論。因此,佛道輕重關係逐漸發生扭轉。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鑒於武則天依靠佛教勢力篡奪李家王朝的事實,自即位之日起,便大力推進開國以來的崇道政策,以提高道教地位,促進道教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時期,這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由於唐玄宗崇道,當時一些公主妃嬪,多有入道觀為道姑者,楊貴妃也被度為太真宮女道士。朝臣中,如宰相李林甫等,皆請舍宅為觀,詩人李白也加入道教。僅長安城中的道觀就有30處之多。
唐玄宗一朝的宮觀建造對社會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出現了圍繞宮觀開展的經濟活動,如生產、販賣道教法事所需的器物,專業寫經、鑄像等。後來在唐末五代時,四川成都的“蠶市”,就是道教節日或重大法事活動時,在道觀周圍形成的臨時集市。
據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學者杜光庭《道教靈驗記》記述,蠶市一般是三月三日在宮觀周圍進行,並有接受符籙活動等。逐漸成為後世廟會經濟的雛形。
唐代道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有人自願棄官為道士,有人則居官學道,有人與道士過從甚密。由於向往神仙長生,上層社會中服食道教丹藥蔚然成風。
丹藥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在追求長生的路上前赴後繼的帝王們,無法放棄對丹藥的追求。唐代是一個崇尚冒險、相信奇跡的時代,以唐太宗為始作俑者,唐代的帝王們多有以性命為代價,苦求長生者。
唐太宗服用的長生藥並不是中原本土的道士所造,而是印度婆羅門僧人那羅邇娑寐,依據其本國舊方配製的。唐太宗服用後,並沒有出現奇異效果,但仍然尋求不舍。 唐太宗之後的唐玄宗、唐憲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都是長生藥的崇拜者,後3位皇帝皆因此而殞命。
在唐代廣泛表現社會生活的文學藝術作品中,受到道教思想影響的作品俯拾皆是。在唐詩中,有許多以宮觀、道士為素材的題詠,詠歎神仙世界的奇譎瑰麗,渴望飛升成仙的描寫。從 唐初的詩人王績到盛唐詩人孟浩然、李白都留下了有關道教的詩詞。
唐以後,反映道教生活和追求成仙的詩歌日益繁榮起來。其原因,一是道人們熱心於詩歌創作,如著名道士呂洞賓、施肩吾等,結合山水名勝的描寫,表現自己對道教宗旨的見解和對神仙的信念,通過對修道方法的描述,以昭示道教教義的深奧哲理;二是許多文人在受到道教思想熏陶或者觀察體驗了道教生活之後,也創作了一些同類題材的詩歌作品。
在這些詩人中,有些思想旨趣基本上與道教的神仙理想相合,有些雖然並不是虔誠地相信道教,但在他們的創作中又往往表現出追求道教神仙的意境。
唐代文人畫也多取材於道教神仙人物。唐代大畫家吳道子在洛陽老君廟創作“老子化胡經變相”等壁畫。唐憲宗時曾刻板印行《老子化胡八十一化圖》。唐人傳奇小說中亦充滿道教神仙故事。
道教對神仙世界的想象,也推動了唐代道教音樂的發展,道教音樂不絕於皇宮之中。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樂也受到重視,唐高宗曾令樂工大量創作道教音樂。唐玄宗不但詔道士、大臣創作道教音樂,還在宮廷內道場上,親自教道士步虛聲韻。
唐玄宗還詔道士司馬承禎、李會元製《玄真道曲》《大羅天曲》;詔工部侍郎賀知章作《紫清上聖道曲》;詔太常卿緯絛製《景雲》《九真》《紫極》《承天》《順天樂》《小長壽》等六曲。玄宗自作《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
唐代詩人的作品中,也經常描寫道教音樂玄幽空靈,超凡脫俗的意境。張籍就有“卻到瑤壇上頭宿,應聞空裏步虛聲”之句;女詩人薛濤在其《試新服裁製初成》詩中,有“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之句。可見,當時道教音樂十分流行。
在唐代,因道士的流動,道教音樂由宮廷傳至民間,又吸取了許多民間曲調,包括一部分佛教音樂和西域音樂。有的被改名後即用於道教活動,如把《無愁》改稱《長歡》,《蘇羅密》改稱《升朝陽》,將它們都納入了道教音樂的範疇。
唐末張若海撰《玄壇刊誤》,稱唐代道教音樂為“廣陳雜樂、巴歌渝舞,悉參其間。”唐末五代時,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齋醮科儀之大成,編輯了《道門科範大全集》,道教的齋醮儀式得到進一步規範。此時的道教音樂,已由單純的打擊樂器鍾、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彈撥樂器。
由於唐皇室的大力倡導,唐代研究老莊思想蔚然成風,因而在道教理論建設方麵有很大的發展。唐代湧現了許多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荃、張萬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們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等方麵作了全麵的論述。
當時王公大臣及儒生、道士等紛紛研究和注疏《道德經》、《莊子》,據不完全統計,隋唐時代注疏箋解《道德經》的有近30家。其他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理論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體道論》、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等等。特別是以成玄英、李榮為代表的崇玄學派,對當時和以後的道教理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唐代對道教經籍繼續加以收集和整理,於開元年間纂修成《三洞瓊綱》,總計3744卷。唐玄宗天寶年間的748年,政府詔令傳寫《開元道藏》,以廣流布。《開元道藏》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
道教科儀在唐代有較係統的發展。道教科儀在南朝陸修靜時已初具規模,唐代道士張萬福、張繼先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等對道教科儀、經戒法籙傳授進行了係統的整理和增刪,使其更加豐富和完備。特別是杜光庭所著的《道門科範大全集》87卷,將道教主要道派的齋醮科儀加以統一並使之規範化,集唐代道教齋醮科儀之大成。他所製定的道門科範,大多為後世道教所沿用。
在唐代,內丹道已有較大的影響,相關著作相繼問世。如崔希範的《入藥鏡》、吳筠的《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陶植的《陶真人內丹賦》等等。至唐末五代,道教內丹道已經盛行起來。這一時期倡導內丹道的著名者為鍾離權和呂洞賓。故將其所倡導的內丹修煉術,謂之鍾呂金丹道。後世道教全真派即尊鍾、呂為祖師。
金丹道在唐代雖處於興盛階段,但不久便趨於衰敗。由於服食金丹有副作用,促使金丹術由外丹向內丹轉變。而內丹術的淵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神仙方術,其理論和實踐日趨成熟。
在唐代,較大的道派是茅山宗,其次是樓觀派,此外還有張天師道教流派的複興。唐玄宗曾經令有關部門查證張天師子孫,將有封植,以隆真嗣,並冊追祖天師張道陵為“太師”。至中晚唐時,茅山宗逐漸形成龍虎山天師道,即所謂龍虎宗。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壯大,為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道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樓觀派是繼北魏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之後,在北方興起的另一道派。唐初,唐高祖對樓觀道就很器重,曾親詣樓觀,祭祀老子。唐高宗時授樓觀道士尹文操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