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換——道教俗化1(2 / 3)

長篇章回體道教小說的特點,一是把曆史故事和神仙故事糅合在一起;二是將民間流行的神仙故事進一步加工;三是作品的字裏行間滲透著道教修煉成仙的義理。

章回體道教小說在宣傳道教教理方麵,具有特殊的作用。作者在熟讀道教經籍的情況下,改編、重組或創造神仙故事,寓教於樂,使道教思想的宣傳進一步通俗化,易為民間所接受。

[旁注]

度牒 是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或道士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而戒牒則是由僧官機構及傳戒師簽發給受戒僧尼以證明其所取得的資格的憑證。度牒在唐代也稱為祠部牒,當時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徭役。

道紀司 明清時地方府一級掌管道教事宜的機構。明代高道劉淵然在雲南傳播道教,設置了“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三級道教管理機構。清代縣級道教機構。《清史稿·職官誌三》:“府道紀司都紀、副都紀、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司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義,恪守清規者,給予度牒。”

龍虎山 位於江西鷹潭東南20公裏處貴溪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36代,曆經1900多年。

龍門派 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襲全真教法,處於道教衰落的明清時代。由“北七真”之一丘處機所傳。龍門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餘緒,以精於內丹學著稱於世。其門下擁有許多著名內丹理論家,他們所著的內丹書,較其前輩,有承襲,也有發展,總的特點是功法更細致,更淺明。

金山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因發源於山東嶗山,又稱嶗山派。由龍門第四代孫玄清所創。據《玄門必讀》等載,孫玄清是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嶗山人,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禮李顯陀為師。後遊鐵茶山雲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門運籌之法。他創立了道教全真金山派,並以明霞洞為金山派的祖庭。

三豐派 也叫隱山派,其創始人為元明之際的武當真人張三豐,因張三豐的道行和其內丹思想的深刻影響,三豐派遠播海內外。武當道教之理念,超脫自在,不為物累的安居生活,長生久視與天同壽,一同追求永恒的生命,所以人活在世間是快樂的事。

戒律 道教主要戒律有想爾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宮大戒規;軍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閉塞六情上品成;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眾成文;三壇大戒及崇百藥;說百病等等。這些戒律的內容大同小異,隻不過產生的時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對戒律的觀點不同而已,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心齋 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心齋,就是虛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審美心境、審美態度。心齋為道教齋法的最高層,指疏淪其心,摒棄智欲,澡雪精神,除卻穢累,掊擊其智,斷絕思慮。

太常 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禮,吉凶、賓主、嘉禮以及玉帛鍾鼓等文物的官員,即唐虞的秩宗、周代的宗伯、秦朝的奉常,位列漢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縣行政,也統轄博士和太學。其屬官分別執掌音樂、祝禱、供奉、天文曆法、卜筮、醫療。

工尺 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也是樂譜上各個記音符號的總稱。符號各個時代不同,後來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工尺譜作為我國古老的記譜方式,它在昆曲界卻依然一直在使用。工尺譜以字為主,音注在每個字下麵,所以每個字都能唱得很準確。

章回體小說 分章回敘事的長篇小說。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時期的“講史話本”發展而來的。“講史”就是說書的藝人們講述曆代的興亡和戰爭的故事。以長篇小說《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為成熟標誌。其特點是將全書分為若幹章節,稱為“回”。

[閱讀鏈接]

“三洞四輔”是道教經書分部的總稱。道教經書首由南北朝時期南朝宋道士陸修靜於泰始年間編成《三洞四輔目錄》,後來宋代張君房和明代邵以正督校《道藏》,仍以三洞四輔分類,故“三洞四輔”成為道藏分類的代稱。

三洞是經,四輔是對三洞經文的論述和補遺。太玄輔洞真,太平輔洞玄,太清輔洞神,正一則為以上各部的補充。三洞,指的是洞真部、洞神部、洞玄部;四輔,指的是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

明代雲南道教的興盛

明代雲南道教興盛,高道名師頗多。在傳播、發展道教方麵,著名道教真人劉淵然及其淨明道是影響最大者。劉淵然以一代高道的學識風範,擴大了淨明道在雲南的影響,推動了雲南道教事業的發展。

淨明道是道教教派之一,又稱淨明忠孝道。始創於南宋初。相傳東晉時江西南昌西山道士許遜修道有靈驗,舉家拔宅飛升,隋唐時出現神化許遜的傳說,北宋時期宋徽宗加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使許遜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帶更為盛行。

元代初年,西山隱士劉玉清稱自己數次遇到許遜等仙真,降授淨明道要,遂開創淨明道派,以南昌西山為活動中心,一時從學者甚眾。劉玉所創新淨明道奉許遜為教祖,自稱為第二代祖師。

元明時期,淨明道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元代官僚士大夫對其教義極為讚賞。明代陽明學派的王龍溪、羅近溪、高攀龍、屠龍等人與淨明道士過從甚密,對其學說評價甚高。

淨明道教義以融合儒釋道為特點。所謂淨明,即正心誠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為物欲所動,不染物、不觸物,清靜虛明而達於無上清虛之境,此之謂淨明。

淨明道所提倡的“淨明”,旨在使修道者心念和行為皆符合封建倫理規範,自覺遵守忠孝廉慎寬裕容忍之道,做忠臣孝子良民。淨明道極力強調忠孝大道,維護封建綱常,因而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讚。

“淨明”二字還取佛教常言心性本淨本明之義。淨明道認為,修煉首先要達到內心一塵不染、不觸之思想境界,忠孝則是日常行為活動的準則,二者缺一不可。倡言淨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心念和行為符合封建倫理規範,做忠臣孝子良民。

淨明道的宗教倫理據稱以許遜所謂忠、孝、廉、謹、寬、裕、容、忍的“垂世八寶”為依據,尤以忠孝為首,即“忠孝大道之本也”,認為恪守淨明忠孝即可修仙得道。忠孝是儒家的傳統思想,可見淨明道和儒學之間的密切思想淵源。它還融合道、儒、釋,倡導三教歸一。

實際上,明代真正推動淨明道“大顯於世”的人乃是劉淵然。據《明史·方伎列傳》記載,劉淵然“有道術,為人清靜自守,故為累朝所禮。”他“頗能呼召風雷”,“平生所有貂裘鶴氅,法衣寶劍,一切道具、輿帳、供奉給事之人之類,無一不出朝廷所賜,崇獎之榮,玄教罕比”。

另據清雍正《江西通誌·仙釋》言,劉淵然曾得明仁宗賜號“衝衝虛至道元妙無為光範衍教莊靜普濟長春真人”,並主“領天下道教事”,賜二品印誥。此外,《長春劉真人祠堂記》則詳記劉淵然之師承關係及濟民利物諸事。

劉淵然是贛南客家人,他生性超脫喜靜,又十分看重道德修養。所以,他16 歲師從江西雩都紫陽觀著名道士趙原陽受符法。

趙原陽是一個對贛南客家地域道教發展和傳播有著特殊貢獻的人。他傳授劉淵然諸階玄秘,攜歸金精山,又授以玉清、社令、烈雷、玉宸、黃籙、玉籙等書,以及金火返還大丹之法訣和呼召風雷、驅役鬼神等法術。劉淵然學業精進,後來終成大器。

明代執政者對淨明道頗重視。據相關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聞劉淵然之名,於1393 年召其至京師,試以道術,赫然靈驗,賜號“高道”。並命之在南京朝天宮建西山道院居住,常被顧問,嚐出入禁中,與論道要,禮遇甚優,成為顯赫一時的全國道教領袖人物。爾後,劉淵然又在京都相繼鼎建了靈濟、神嶽二宮,傳授了一大批弟子。

明永樂初年,劉淵然隨明成祖朱棣至北京,升遷“左正一”,賜“真人”號。但劉淵然生性耿直,不適宜京城風雲,就到雲南傳播淨明道,廣收道徒,興建宮觀,他收邵以正、芮道材、蔣日和等為徒,在滇勢力漸盛。

在雲南期間,劉淵然曾刊印《淨明忠孝全書》以傳播淨明學說,這同樣能表明他的“淨明”身份。也正由於此,清代道書《逍遙山萬壽宮誌》才將劉淵然尊為“嗣師”。

劉淵然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高超的道法來展現,甚至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也曾從他學法。值得注意的是,劉淵然高超道法的影響,不僅廣泛地存在於民間,而且還滲透入皇室內部,而這對於淨明道在雲南發展的推動力是非常巨大的。

據《龍泉觀長春劉真人祠記》載:劉淵然在雲南期間,“凡滇民有大災患者,鹹往求濟,無不得所願欲”。且劉淵然“平生所有貂裘、鶴氅、法衣、寶劍,一切道具輿帳、供奉給事之人之類,無一不出朝廷所賜”。這是明宣宗朱瞻基對劉淵然“寵眷彌厚”的曆史記載。

在此情況下,劉淵然曾“奏請立雲南、大理、金齒三道紀司以植其教”,將道教成功地傳播到了偏遠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使雲南道教聲望大振,促進了雲南道教的發展。至今,雲南仍有宗奉劉淵然的淨明道徒活動,由此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除了高超的道法外,劉淵然的影響還通過其高足來展現。劉淵然門徒眾多,著名者如明京師道籙司左正一邵以正、大理府道紀司都紀芮道材、昆明真慶觀住持蔣日和、吳中福濟觀住持郭宗衡、興國治平觀高道王貞白等,其中尤以邵以正最為傑出。邵以正是劉淵然在雲南期間收得的門徒,也是劉淵然唯一認可的繼承其“道脈”的人物。

劉淵然及邵以正師徒在明代推動淨明道發展的方式,主要是依賴其高超的道法和淵博的學識,通過濟民利物、結交權貴而博取百姓的信奉與朝廷的扶持。

劉淵然在雲南期間的另一大影響就是創立長春派,被長春派後輩尊稱為“劉祖師”。長春派注重符篆,尚劾治鬼邪,精於醫術,為人治病。

長春派是明清時期在雲南特別是昆明影響較大的派別,與龍門派並行,主要流傳於昆明一帶。昆明地區主要的寺觀有黑龍潭龍泉觀、虛凝庵、武成路的土主廟及旁邊唐宋年間就建的老子祠、東門外青帝宮、敷潤門碧光樓關帝廟,尋甸茶庵寺,嵩明太乙廟、鬥姆閣等。

劉淵然還在雲南設置了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三級道教管理機構。雲南府道紀司設在昆明的長春觀。

劉淵然創立的長春派,其弟子遍及雲南全省,及北傳至黔桂,西沿迤西大道傳至保山、鳳慶、騰衝、緬甸,南傳至玉溪、通海、河口及越南。

在劉淵然及淨明教的積極推動之下,明代雲南的道教逐漸走向了興盛,對雲南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並在全國道教界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旁注]

陽明學派 又名姚江學派,創始人為明代大儒王守仁,因其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故稱該學派為陽明學派。該學派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說。陽明學派是明中晚期思想學術領域中的一個著名流派,其學說是當時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綱常 即三綱五常的簡稱。在封建社會,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為三綱,以仁、義、禮、智、信為五常。這是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為了維護封建等級製提出了的理論,成為我國封建專製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