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換——道教俗化1(3 / 3)

法衣 道教與佛教的法事專用服飾。其中道教法衣是道教科儀中高功法師各種穿著的統稱。包括:懺衣,是道士在科儀中念經拜懺時所穿的一種法衣;絳衣,是在大型齋醮法會中,高功法師所穿的一種法衣;海青,為道士日常穿用,是用青布簡單製作而成寬袖道袍。

客家 是我國南方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台灣等本地族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漢族民係。客家先民始於秦代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曆經了千年的演化直到南宋,逐漸形成一個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心態的漢族民支係。

鶴氅 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鬥篷、披風之類的禦寒長外衣。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鹙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時方士欒大穿著的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升之意。南朝宋陸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褐即所說的道袍。

長春派 明代由長春真人劉淵然傳入雲南。劉淵然精於道術,通金火大丹之訣,旁通醫術。曾居昆明龍泉觀,並將真武祠改為真慶觀,收邵日雲、蔣日和等為徒。蔣日和傳徐道廣、俞道純、張道宏、白道清等,使此派日盛。至清代,長春派在昆明仍有發展,民國時期日漸衰落。

[閱讀鏈接]

劉淵然的老師趙原陽曾在雩都即今於都紫陽觀以道法為民救旱祈雨。據說有一天,趙原陽趺坐榻上書偈:“遁世和光了幻緣,緣消幻滅獨超然。清風遍界無遮障,赫日當空照大千”。“日”字但作一圈。適逢當地民眾祈雨隊伍過紫陽觀,趙原陽一聞樂聲,即援筆在圈中作一點,擲筆於地。頓時,風雲彙聚,大雨傾盆。

趙原陽在紫陽觀時,劉淵然慕名前往拜謁,趙原陽亦悉心傳教。在趙原陽的指導下,劉淵然的煉丹術大進,聲名遠播。

清代道教的世俗化過程

清代滿族貴族興起於關外,入關之前信奉藏傳佛教,入關後重視利用儒學治國,對道教雖仍予以保護,但遠不及明代那樣尊崇。

清初順治、康熙、雍正3朝為籠絡道教,開始對道教重視和利用,依明代舊例,封贈正一真人,令其掌管天下道教。

1651年,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入朝覲見,清順治帝敕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給一品印。隨後,第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入覲,襲封大真人,並敕免本戶及龍虎山上清宮各色徭役。

清代康熙皇帝曾命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進香五嶽,祁雨治河,襲封大真人,授給光祿大夫品級。清雍正皇帝篤信禪宗,對道教方術亦感興趣,認為“道教煉氣凝神,與儒家存心養氣之旨不悖”。

清代雍正皇帝提倡三教各有所長,缺一不可,故對道教的功用也給予肯定,對天師後嗣張錫麟及龍虎山道士婁近垣優禮有加。

1727年,第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入覲,清雍正帝依前朝舊例,襲封大真人,授光祿大夫。雍正皇帝晚年多病,曾召龍虎山正一道士婁近垣入宮,設壇禮鬥,以符水治病有驗。婁近垣因此被封為妙應真人,賜四品龍虎山提點,又撥官銀修葺龍虎山宮觀,置買香火田數千畝。

婁近垣在清代正一道士中最有學問,撰有《龍虎山誌》18卷,文字通達。又撰《闡真篇》,對禪宗及全真道內修法頗有見識,被選入清雍正年間所編的《禦選語錄》。

清代初年,全真道龍門派宗師王常月應運而出,以振興道教,恢複祖風自任,傳戒弘教,使明代沉寂已久的全真龍門派出現了中興景象。

王常月,號昆陽子,山西潞安人。少年出家雲遊四方,參訪明師50餘人,得龍門派第六代律師趙真嵩之傳,成為第七代龍門律師。王常月受師父之囑托,看準時勢,改革舊製,以公開傳戒度人出家,整頓教規作為振興宗門的主要手段。

清軍入關時,王常月即從隱居的嵩山北上京師,掛單於北京白雲觀,被道眾推舉為方丈。王常月奉旨主講白雲觀,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一時南北道流紛紛來京受戒。在八方歸附的形勢下,他的傳戒活動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許可。

1669年,王常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武當山等地立壇說戒,皈依受戒者甚多,龍門教團於是大盛。

王常月著有《碧苑壇經》2卷,又名《龍門心法》,是弟子們整理他在南京碧苑登壇說戒的語錄而成。龍門派所傳戒法分為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三級,王常月將此三級戒作為實踐真功的基礎。

王常月羽化後,其弟子繼續在東南江折諸省開壇傳戒,形成不少龍門支派。清康熙帝敕贈“抱一高士”,命於其墓上建堂塑像,每年都派官致祭。

例如:黃虛堂開創蘇州滸墅關太微律院支派,其弟子有孫碧陽;金築老人盛青涯開創餘杭金築坪天柱觀支派,門下有潘牧心、王洞陽、潘天涯等遞相嗣傳;呂雲隱開戒於蘇州冠山,門庭頗盛,其弟子呂全陽、鮑三陽、樊初陽、丘寅陽、徐艮陽、錢函陽、孫則陽、歸南陽、邵悟真等人,活動於蘇州、無錫、湖州一帶;陶靖庵開創湖州金蓋山純陽宮雲巢支派,門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嚴等相繼嗣傳。

清代龍門律宗除王常月門下諸派外,還有與王常月同輩的沈常敬所傳派係。沈常敬隱居江蘇茅山,門下有孫守一、高守圓等大弟子。

孫守一弟子周太朗,開創棲霞金鼓洞支派,四方從學者達千餘人。孫氏另一弟子範太清,住持天台山崇道觀,為東南龍門派一大道場。

周太朗再傳弟子沈一炳、閔一得,均為清代道教內丹術著名學者。閔一得住持金蓋山純陽宮,撰《金蓋心燈》8卷,詳記明清龍門派傳承曆史。又編輯《古書隱樓叢書》,收明清道書28種,多為內丹學著作。

除東南地區外,清初至清乾嘉年間,全國各地,甚至全真道曆來影響甚微的東北、西北、西南地區,也都出現龍門派活動的蹤跡。

在東北,有遼陽道士郭守真於明末赴馬鞍山師事龍門第7代道士李常明,後返歸遼東,隱居本溪鐵刹山八寶雲光洞修道30餘年。康熙初年應盛京將軍烏庫禮之請,住持盛京即沈陽太清宮傳戒,受戒者先後達數百人。

在西北,有龍門派第十一代道士劉一明,隱居甘肅金縣棲雲山修煉多年,往來於蘭州,隴上士庶多與之交往。劉精通內丹易學,著有《道書十二種》,流傳頗廣。在江西有龍門第八代道士徐守誠,隱居西山修煉,門下有譚太智、張太玄、熊太岸等弟子。

在廣東有龍門派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貫,於康熙年間入羅浮山任衝虛觀住持,其徒柯陽桂門下弟子百餘人。

在四川有龍門第十代道士陳清覺,於清康熙初年從湖北武當山來到青城山,後住持成都二仙庵,開創龍門碧台丹洞宗。二仙庵與武昌長春觀、西安八仙庵並稱為天下龍門派大叢林。

在雲南雞足山,還有被稱作“龍門西竺心宗”的特殊道派。該派創始人雞足道者原名野怛婆闍,本為月支國人,自稱元末從印度來滇,精通“西竺鬥法”,常誦咒不絕。1659年雞足道者赴北京白雲觀皈依王常月門下,受龍門戒法,改名黃守中,成為龍門派8代弟子。後歸雞足山,創“龍門西竺心宗”。直至1790年,閔一得遊曆雞足山,還曾見到黃守中,並從他受西竺鬥法而歸。

自明末清初至清代中期,全真道龍門派遍傳全國各地,其勢力遠遠超過正一道派及其他全真道派,與佛教“五家七宗”中的臨濟宗地位相當,故世有“龍門、臨濟半天下”之說。

自清乾隆時期起,清政府對道教活動的限製日趨嚴格。清乾隆帝將正一道的組織發展限製在龍虎山,禁止到其他地方傳道授籙,又將正一真人的品秩由二品降至五品。清道光時更下令停止正一真人上京朝覲,正一道與執政者的關係被隔絕。

清乾隆以後,道教的地位不斷下降,組織發展基本停滯,教理教義毫無創新。但正一道在民間,其活動還在進行,在民眾中還是有影響的,並向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中傳播。

據清康熙年間的1661年統計,全國道士有21286人,約為僧尼總數的五分之一。自清乾隆年間廢除僧道度牒製以後,僧道數量增長很快。而且隨著清代疆域的開拓,漢族向邊疆地區遷移,一些原來很少有道教的地區,如東北、新疆、內蒙古、台灣等地,也陸續建起道教宮觀,有道士住持,供奉香火。

據《諸真宗派總簿》所記,正一派、茅山派、清微派、靈寶派、淨明派等符籙道派至清末皆傳承不絕,尤以正一派、清微派兩派分支最多。

此外還有西河派、天山派、奉真武大帝的武當派,以及九宮山派、張玉皇高上派等正一支派。這些道派雖傳承不絕,但其學說及修持方法多已相互融合,彼此區別不大。

清代,在道教音樂管理上基本沿襲明代舊製。北京的東嶽廟、蟠桃宮、呂祖祠、嶽廟、關廟均屬神樂觀,居樂舞生,平時著道裝,蓄發住廟,但可有家室,父子世襲。遇有朝廷盛典,即奉詔入宮參加祭典儀式。演奏的樂曲屬宮廷祭典音樂,使用樂器比較多,雄壯宏偉而又不失歡快。

在民間,道教音樂與各地的地方曲調廣泛地融合,形成各地不同的道教音樂風格。伴隨著道教的世俗化過程,道教音樂走上了多樣化、地區化的道路。

[旁注]

藏傳佛教 或稱藏語係佛教,又稱為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體係。藏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與顯教傳承。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徭役 封建社會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古代,凡國家無償征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它是國家強加於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起源很早,《禮記·王製》中有關於周代征發徭役的規定。以後曆代徭役名目繁多。

羽化 道士修煉到極致,跳出生死輪回、生老病死,是謂羽化成仙。羽化源自古代陰陽學,古人認為,陽氣產生於盤古開天辟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陰陽比較平均的就演化成了人。因此古人相信通過修煉可以羽化成仙。有道高士去世也被稱為羽化。

五家七宗 我國南宗禪各派的總稱,又稱五派七流。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合稱為七宗。禪宗分為六祖惠能的南宗禪及神秀的北宗禪。此中,北宗禪主張漸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禪主張頓悟,在中唐以後漸興,成為禪宗主流,而傳衍出五家七宗諸派。

神樂觀 官署名。明洪武年間的1378年置,屬太常寺,掌祭祀天地、神祇及宗高、社稷時樂舞,由提點、知觀等官主管。清初沿置,乾隆年間改觀為所,知觀為知所,後又改所為署,改提點為署正,知所為署丞,屬樂部。

[閱讀鏈接]

北京白雲觀一直以《全真正韻》之發源地和正宗而著稱。清代初期,受清皇室支持,全真第七代祖師王常月奉旨公開在北京白雲觀舉行傳戒的法會。一時之間,全真著名齋醮大家雲集北京,登壇演法,全真科儀、經韻等得到全國性的演練與統一。

白雲觀的道教音樂用的是韻腔,屬於全真正韻的《十方韻》。據傳,清末白雲觀主持孟永,為留住過往雲遊的道家高士,共禮三清,光大白雲觀,他把道家通用的音樂進行了修訂,加入北京地方的特色,把《十方韻》改為《北京韻》後,從此聞名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