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洞天福地是生態自然保護,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無一不是植被豐富,林木幽深,物種豐富。這一切都體現了道教愛護自然、崇尚自然和致力於人間仙境建設的可貴精神,體現了道教為人類生態自然環境保護所做的卓越貢獻。
正如道教所闡述的五行循環理論,自然萬物也和人的肌體一樣,需要良性循環。如果破壞了自然環境,也和人一樣,難以恢複元氣。反思曆史悠久的我國本土道教,無疑為後人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仍然是後人獲取知識的寶貴資源。
[旁注]
昆侖仙境 昆侖,即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傳說中的昆侖,既高且大,為中央之極,也是連接天地的天柱,仙人萬一還想上天,這是絕妙的歇腳之處。昆侖又是黃河之源,黃河是母親河,包括道人士在內的古人出於這種崇拜心理,將昆侖由神山轉化為仙山便順理成章。
五嶽 古代道家名山。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泰山和嵩山曾經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嶽景色各有特點,受到許多遊客的青睞,許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詩文作品。
道法自然 老子的哲學思想。“道法自然”語出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裏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無狀之狀”的自然。人受製於地,地受製於天,天受製於規則,規則受製於自然。在治理國家時,老子主張用自然法來治理天下。
[閱讀鏈接]
春秋時期的道家創始人老子是道教“三清”之一,通曉政治、曆史、禮樂、天文、地理、人倫等。儒家創始人孔子曾經兩次拜見老子,向老子請教道和禮。老子在送別孔子時,曾指著河水給孔子講“上善若水”的道理,孔丘聞言,恍然悟道。孔子回來後告訴他的弟子們說,老子就像一條龍。
老子的“上善若水”,體現了道家的自然觀和社會觀。後世的道教對老子的思想最為欽服、推崇,認為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
體現和諧的道教名山
道教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營建了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道教四大名山。在這些名山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道教注重生態保護的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龍虎山,原名雲錦山,坐落於江西省貴溪縣西南部,是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它是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的祖庭,是我國道教發祥地。其山的形狀若龍盤,似虎踞,風景秀美,集天地靈氣,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我國道教第一仙境。
當年張道陵為了尋找修道寶地,帶著弟子雲遊各地,無意間踏入了雲錦山。隻見這裏猶如99條龍在此集結,山丹水綠,靈性十足,他大喜,視為修道福地,於是在此設壇修煉。
傳說張道陵在雲錦山修煉九天神丹,神丹煉成之日,有一條青龍和一隻白虎同時出現在空中護衛,於是他把神丹取名為“龍虎神丹”,也把雲錦山改稱為龍虎山。張道陵吃了神丹,從此成了神仙。後來他便開始雲遊四海,講道布教,人們稱他為“張天師”。
張天師的子孫便長期定居在了龍虎山,在此創建壇宇招徒傳教,也同時開啟了龍虎山道教文化的曆史。
在龍虎山諸多道觀中,大上清宮是最早建成的道觀,是由唐武宗在841年至846年間所建。
大上清宮坐落於龍虎山腳下的上清鎮東邊,源於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時居住的“天師草堂”。大約在215年至220年期間,第四代天師張盛從陝南漢中遷回江西龍虎山承啟道教,在此建造了“傳籙壇”。
唐武宗執政時,他曾召見第二十代天師張湛,並賜銀讓他在傳籙壇舊址上建造道觀,還賜匾額“真仙觀”。從此,龍虎山道教曆史上的第一個道觀便建成了。
真仙觀建成之後,又經曆了多次更名。北宋時宋真宗召見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吏部授篆,敕改“真仙觀”為“上清觀”;宋徽宗召見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設法壇做法事,把“上清觀”升格為“上清正一宮”。元武宗再次把“上清正一宮”更名為“大上清正一萬壽宮”。清代康熙皇帝為了弘揚正一道,為上清宮禦書宮額,更名為“大上清宮”。
龍虎山之所以成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龍虎山在風水學上,堪稱是獨一無二的經典。
風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環境的選擇,而風水的理想環境主要由山和水構成,其中尤以水為生氣之源。龍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的太極陰陽教理,具有風水吉象。
比如盧溪河畔,這裏山環水抱,溪水與山勢,正好形成一個陰陽太極圖。從盧溪河畔的地形圖就可以發現,在這一段,溪水為陰魚,魚眼鼓出在頭部。山勢為陽魚,魚眼也鼓出在頭部。這樣一個太極就呈現出來了,自然天成,鬼斧神工,蔚為大觀。
如果說太極山勢是龍虎山的靈魂,那麼龍虎山的山身更具有風水的內涵。在龍虎山正一觀後麵的山脈是象山餘脈,本來這個餘脈一直向西,但是到了此地突然折回,形成了兩峰對峙的龍虎形狀,不能不說這裏是修道的寶地。
有人、有山、有魂,構成了我國風水的綜合吉象,這就是天地人合一。人為天師,山為龍虎,神為太極,再經過幾千年來積澱而成的豐厚的道教文化,成就了龍虎山在我國道教史上顯赫的祖庭地位。
齊雲山,古稱白嶽,坐落於安徽省休寧縣城西,有“黃山白嶽甲江南”的美譽。它以“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間以幽洞、曲澗、碧池和青泉彙成勝境。因為它的最高峰廊崖有“一石插天,與雲並齊”的景觀而得名“齊雲山”。
齊雲山全山有宮、殿、院、壇和閣等108處,道觀27處,道房12家,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還有四川鶴鳴山並稱為四大道教聖地。山中的道教繪畫、摩崖石刻和碑刻數以千計,幾乎峰峰有題詞、洞洞有刻銘。因此後來被清代乾隆皇帝讚譽齊雲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的道教屬於張道陵所創建的正一道,道教文化曆史十分悠久,其道教活動開始於唐代。宋代朝廷下令在齊雲山正式建築道院,齊雲山道教逐步有了的發展。明代時,明宣宗在1429年下令建造“三清殿”於拱日峰下,從此齊雲山道教興盛起來。至清代,齊雲山道教繼續發展,至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還稱它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
道教不僅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同樣注重人與社會的和諧。齊雲山中的道院和一般民宅沒有太大的區別,除了一般道教宮觀都有的雕梁畫棟、錯落有致、與自然峰岩渾然一體的特點外,齊雲山的道院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民居,而且大多數的道院和山中的民居是不相分隔的。
齊雲山的宗教信仰活動,也是齊雲山道教致力於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內容。徽州地區的百姓所供奉的神有很多,有祖先神、行業神、自然神和鄉土神等,是一個擁有多神崇拜的地域。並且與此相關的廟宇也到處林立,終年香火嫋嫋,一到道教節日的時候,到齊雲山進香的人總會絡繹不絕。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古時稱“玄嶽”、“太嶽”,坐落於湖北省的西北部。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經讚歎此山出於五嶽之上。此山四周有“七十二峰”聳立,“二十四水”環流,危岩奇洞深藏,白雲綠樹交映,十分蔚為壯觀。
武當山古建築群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宗教的建築文化和藝術成就,代表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
宋代時,宋徽宗在武當山大頂之北創建了紫霄宮祭祀真武大帝,使武當山成為了道教名流向往的道教聖地,後來明成祖朱棣封它為“紫霄福地”。
紫霄宮位於天柱峰東北方向的展旗峰下,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
紫霄宮內主要有龍虎殿、十方堂、紫霄殿、佳音杉、父母殿、東宮、西宮和太子岩等。宮殿周圍的山岡峰巒延綿不絕,形成了一幅二龍戲珠的場麵。
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麵對照壁、三公、五老、蠟燭、落帽和香爐諸峰,宮殿的右邊是雷神洞,左邊是蓬萊第一峰。在宮殿的近前還有禹跡池和寶珠峰等。紫霄宮整座宮殿雄偉壯麗,氣勢恢宏。
自東天門入龍虎殿,之後是循碑亭、朝拜殿、紫霄殿和父母殿,層層殿堂依山疊砌。其餘的殿堂樓閣,鱗次櫛比。兩側為東宮、西宮,自成院落,幽靜雅致。再加上四周鬆柏挺秀,竹林茂密,名花異草,相互掩映,使這片古建築更顯得高貴富麗。
紫霄大殿是紫霄宮的正殿。也是武當山存留下來的唯一一座重簷歇山式木結構的殿堂,是我國古建築中屈指可數的抬梁式大木結構的道教建築。
紫霄大殿的結構和布局科學合理,藝術風格協調統一,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獨具風貌。並且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彙集了曆代工匠的技術和智慧,集中體現了我國建築的輝煌成就。
最為奇妙的是紫霄大殿的內部。大殿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裝修古樸典雅,陳設莊重考究。大殿內設神龕五座,供有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大多為元明清三代塑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造型各異,生動逼真,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除此以外,宋徽宗還下令建造了紫雲殿、老君庵和仙關台等。宋元交兵之際,武當山的所在地均州也遭到了兵災,所以山上的宮觀受到嚴重的破壞。後來,明成祖朱棣和清仁宗顒琰又對紫霄宮進行了擴建和修葺,使它恢複了往日的繁榮。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祥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的西南部,古名“丈人山”、“石城山”。以“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和“一百零八景”著稱。它的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因它滿山翠綠,遠遠望去就像一座翡翠城郭而得名“青城山”。
青城山的環境之所以鬱鬱蔥蔥,還有著大禹的功勞。大禹治洪水、疏九河的傳說在我國可以說家喻戶曉,但他治理青城山的故事,知道的人卻不多。
相傳青城山在堯舜禹所在的上古時期叫“石城山”,因為那時它的山峰光禿禿的,不能存水,動物和植物都很難生存。後來,經過大禹的治理石城山變得樹木蔥蘢。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山名也改為了青城山。
青城山作為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建築古跡非常的多,存留下來的完好的道教宮觀就有數十座,由此可見道教曾經在青城山的興盛程度。
除了道教建築外,青城山的其他道家文化還有很多,例如道教名人、道教養生、道教音樂和道教武術等。其中青城山的養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
青城山道教的養生主要為醫藥養生。隋唐時期,青城山道家已將藥功與養生相結合。後來在唐代,孫思邈曾來到青城山,著《千金要方》,在書中辟有專卷論養生。
在後來的唐武宗時,青城道士邢先生,精於醫術。當時,武宗患心熱之疾,眾醫診治無效。邢先生來到宮廷,從肘後青囊中取出青丹兩粒,絞梨汁進服。武宗的疾病很快就被去除。
青城山道家的“藥功”流傳到清代以後,已積累了許多用藥獨特、療效突出、副作用少的藥方和醫術,其範圍涉及內科、外科、傷科、婦科、兒科等門類,而以骨傷科最為神奇有效。例如對活血祛瘀卓有特效的川芎的培育,便是青城山道家對我國藥學的一大貢獻。
青城山道醫結合的傳統,一直流了下來,後來在上清宮還設有“濟貧醫社”,以中藥及針灸為山民治病,得到馮玉祥將軍的稱讚,並為匾題字“醫國濟民”。
青城山道教養生主要有守一、存思、導引、吐納、胎息、服食、外丹、內丹、房中、起居等10個方麵的內容。
守一,即在身心安靜的狀態中,將意念集中於對“一”,以求得長生的養生方法。
存思,即在高度入靜的情況下,將意念存放在體內或體外的某處,以求得到長生。這種方法在魏晉時期,曾廣泛流行。
導引,即伸屈、俯仰、行臥、倚立等各種人的肢體運動。它與氣息調節相配合,可以求得血脈暢通、延年益壽和祛除百病。大約在秦漢時已經流行。其後,導引之勢越來越多,並與氣息調節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成為後來的內丹修煉的一個內容。
吐納,即在呼吸調節中,吐出胸中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以求長生延年。大約秦漢時已在流行。後來的內丹功夫也十分重視氣息,強調在呼吸中獲得先天之氣以補後天之氣。
胎息,即在呼吸調節達到一定程度時,神氣相結,鼻息若有似無,呼吸似在臍部進行,如同胎兒在母腹中一樣。大約秦漢時已在流行。魏晉以後,逐漸同吐納、導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調節呼吸達到似胎息之狀,成為後來內丹功法的一個重要環節。
服食,即通過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藥物,來求得長生成仙。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並流傳,在魏晉和唐代曾兩度成為養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對象大致又有兩類,即草木藥和金石藥。草木藥的功效在於補救“虧缺”,就是中醫家們常說的補養元氣,調理五髒,滋養精血,治療疾病的意思。金石藥石因為采自天地之間,古人以類附比認為服金石藥即可長存不朽。
外丹,即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煉製不死丹藥,以求長生。大約形成於西漢時,到唐代達到鼎盛。由於服食丹藥致死者甚多,因此一直受到朝野的批評,唐以後即衰微。
內丹,即把人體比作爐鼎,以人的精氣神作為對象,運用意念,經過一定步驟,以求精氣神在體內凝聚成“丹”,以求長生。內丹與外丹相對。內丹之說大約始於南北朝的後期。在外丹術衰微以後,內丹術逐漸成為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
房中,即指男女性生活的節製和諧,還精補腦等房事方法,以求長生。戰國時期,房中術已經形成。兩漢時就已有較係統的理論。早期道教並不禁欲,還將房中術納入道術之中。後因流於淫靡,在南北朝時期被斥除出道術。
起居,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要求,包括飲食、言語、作息、穿著、房舍等,要求取法自然,適應變化,順乎天時地利,以求健康長生。
青城山及道教的養生方法,有些像靜心、守一等都包含了許多科學知識,對人類養生非常有好處。至於那些服用丹丸之類,對於人的長壽延年是沒有意義或者意義極微的,有些則是有毒的,服用過量即可致死。但它在道教養生術的發展史上,為我國古代化學和古代醫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旁注]
人文環境 相對於自然環境而言。它是專指由於人類活動不斷演變的社會大環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社會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人為因素包括人的態度、觀念、信仰係統、認知環境等。人文環境是社會本體中隱藏的無形環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民族靈魂。
道觀 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在什麼地方修建道觀和修道是緊密相連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道化成的,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道觀是要保持的清靜、整潔和莊嚴。修道的方法眾多,就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安靜自然為本。
自然神 是把自然現象視為神靈加以崇拜。這也是一種最古老的信仰,並且在民間廣為流行。並不是所有的自然現象都是神靈,而是與人類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自然神崇拜的對象一般包括日月等天體、風雷雨雪等自然現象、山水神等無生物、龍虎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