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降魔——舞獅文化2
富有特色的各地獅舞
我國幅員遼闊,風俗習慣不盡相同,因而各地舞獅習俗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舞獅在廣東陽江稱為舞獅子。其中“舞”字,陽江話讀“懵”音,“獅子”則念“是子”,詞義一樣。這是避諱,因“獅”陽江音同“輸”,不吉利。
舊時陽江,大凡有喜慶必放炮竹舞獅子,尤其是春節賀歲。大年初一清晨就有獅子拜屋。民間認為,獅子在門前張口伸舌搖頭擺腦一番,那些躲在屋角旮旯中的惡鬼邪魔就會一掃而光,因而視此有“旺屋”作用,均恭敬而莊嚴地給舞獅者奉送紅包。
剛建新屋的人家,會特意邀請舞獅者進入屋中,逐層樓房舞拜。新婚夫婦想早生男孩,還會請獅子進入臥房中,讓它在自己的睡床上翻滾一番。因為陽江話中獅子與是子諧音,獅子上床也就暗喻 是子上床的好兆頭。
有錢人家和商鋪會請舞獅隊作專場表演。一般在空曠的場地上表演。舞獅通常還有各種武術表演,高潮就是獅子采青。
主家在樓上用竹竿高高地挑起一個大紅包,旁邊捆著一棵青菜,舞獅隊就地搭起人梯,讓獅子邊舞邊沿著人梯向上爬,攀登至頂端,張口把那紅包和青菜吃進口中。
河北徐水縣北裏舞獅,可說是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北獅獅舞之鄉的美稱。明清時期就以花會的形勢在張家廟會逢年過節,重大事件等場合中演出。全村上至古稀老者,下到兒童,人人披掛,個個練習,創造出許多絕活。
獅舞分為文獅和舞獅,文獅表現獅子的靜態和性格溫柔的一麵,恐嚇時的怕,互相親密時的吻,期待時的盼,以及搔癢、舔毛、伸腰、打滾、掏耳朵、打舒張等,形態細膩逼真,憨態可掬,真是惟妙惟肖。
舞獅正是技高一籌,通過獅子的翻山越澗、登山直立,跳、轉、騰、撲等動作,表現獅子的動態和性格凶猛的一麵,尤其是梅花樁、三獅踩球的表演,更是獨具匠心,精、險分成,令人歎為觀止。
田陽壯族舞獅,有高難、驚險、奇美的特點,體現濃鬱的民族特色。
有史料記載以來,田陽舞獅已經流傳了450多年,並逐漸由以拜年、慶典、助興為主的地麵舞獅,發展到擁有“獅子上金山”、“獅子過天橋”、“刀尖獅技”、“高樁飛獅”和“金獅雄風”等一係列絕技的高空表演譽滿天下。
田陽壯族舞獅套路多,節目豐富,技術精湛,融武術、舞蹈、雜技於一體。從性質上,舞獅可分為地獅和高空獅兩種。地麵舞獅屬文派舞獅,以活潑可愛的頑皮形象為特點,主要在地麵表演閃、撲、挪、騰、滾或滑稽動作逗引人們。
獅子由戴著頑皮馬騮和滿臉笑容的大頭佛麵具的隊員一前一後帶路引逗,在爆竹聲和鑼鼓打擊樂的配合下表演,一般用於節日慶祝、拜年、祝賀、集會、婚慶、參軍等活動中。
高空舞獅屬武派舞獅,主要特點是把武術、雜技、舞蹈動作融進舞獅中,以高台表演為主,一般由一名手持獅珠的引獅者帶路、逗引獅子表演各種扣人心弦的造型動作,可攀上20多張高凳疊起的金山上施展雄姿,可在半空高懸的鋼索繩子上翻滾跳躍,如履平地,可在刀尖上表演頂肚旋轉等。
關於壯族舞獅還有一個傳說:相傳遠古時候,人們生活在丘陵和深山密林地帶,野獸出沒,壯族先民們常受其騷擾,農作物被破壞。
為了趕走野獸,確保人畜安全、糧食豐收,壯族先民們想出了以獸趕獸的辦法,仿製獸中之王獅子,鳴鑼擂鼓,舞動獅子,夜間還燃起火把,以驅趕群獸。 於是,獅子就成為了壯族先民眼中的功臣和吉祥象征,逢年過節都舞起獅子慶賀祝願。
福建福清舞獅有著悠久的曆史,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福清的城鎮和鄉村,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鬱的歡樂氣氛。
在南少林的發祥地福清,非常流行南派舞獅,它與傳統武術聯係緊密,舞獅由習武者演練,種種複雜的動作也隻有會武功的人才能完成。
福清獅子舞較為特色的有龍田、海口等鄉鎮的麒麟獅,在獅子的外形分類有大頭獅、雞公獅、鴨嘴獅等。
獅皮乃麻絲之類等所製,麒麟獅外殼是竹篦結構,砂紙粘貼、箔綢作裏、獅頭塗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活像一頭威武雄壯的獅子。前額還裝上一麵鏡子等,頭上吊起四隻繡花球,眼睛安上玻璃球,更加顯得閃閃發光,光彩奪目。
福清獅子舞一般都是通過睡獅、出洞、采青、吃青、醉青、醒獅等步驟,獅子由一人扮成的小獅和兩個配合的大獅,大獅內一人托獅頭,另一人雙手抓住前者的腰部俯身向前,舞獅時,持彩球者在前麵引獅出場,有一球 一獅,也有兩球兩獅,或一球兩獅加一小獅等。
有閉目睜眼、搖頭擺尾、抓癢、打滾、跳躍、舔球、戲球、滾大球、雙獅爭球、跳桌、過跳板、過高樁等高難度動作。舞獅還不離踤步、馬步、弓步、虛步、行步、插步、麒麟步、內外轉身擺腳等。
舞獅的動作生動活潑,令人喜愛,造型套路甚多,喜則歡而碎步,怒則氣衝牛鬥,哀則閉眼穩步,樂則躍而跨步。舞獅時配以打擊樂,放鞭炮焰火等。
據文獻記載,舞獅屬於雜技一種,到了清代舞獅就與武術開始聯係起來,習武練藝,成為一種提倡尚武精神的風氣。
每逢新春佳節,廣西漓江沿河的水上人家,包括船民和漁民,都有舞獅的習俗。
水上舞獅與其他地方不同,多是舞瑞獅。在舊時,老一輩舞獅武藝高超,多數是能爬上木帆船的桅杆或上四層人梯。
所謂人梯是用人來搭上,第一層為12個人圍成做底層,第二層用6個人踩在第一層的人肩上,第三層是用2個人踩在第二層的人肩上,最後一層是1個人,那就是青猴踩在第三層兩人肩上。4層人梯足有八九米高。
青猴從第一層上到第三層後進行“取青”。所謂取青,就是紅包、水果、食品之類的東西。青猴在取青時,還要在人梯上表演一番,動作十分驚險。
取青到手後,然後從八九米高的人梯上翻跟鬥下來。緊著瑞獅在沙洲上“踩堂”一場,擺在沙洲中的八仙桌,那就是舞獅的拿手好戲。
瑞獅隨著鑼鼓的節奏聲躍上八仙桌麵,從八仙桌的第一個角開始,每一個角都要舔過,表示向大家拜年致意,舞姿動作十分精彩逗人。
同時還有笑臉羅漢伴舞,瑞獅舞罷,各種武術表演出場,從猴拳、單棍、雙棍、到雙刀、三杈、板凳、大刀等器械武術表演,使人難以忘卻,不願離去。一趟踩下來需要個把小時,場麵極為熱烈,情趣盎然。
瑞獅頭兒也忙得七上八下,首先在舞獅之前,每家都要發出帖子,意思是瑞獅要到你家拜年,各家各戶做好準備,迎接瑞獅,迎接新年瑞氣,給你帶來吉祥如意和安康。
瑞獅到各家各戶拜完年後,由頭兒再發“謝貼”表示感謝,同時祝願新年瑞氣盈門、四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