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霸主變幻1(3 / 3)

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周的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散居在岐山西北一帶西戎諸部落,都被周人擊敗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紛紛歸服於周。古公亶父在岐山把周發展成了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

古公亶父之子季曆繼位後,進一步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成為商王朝西麵的強族。

周人勢力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與商王朝的矛盾。商王文丁竟殺死季曆。季曆被殺後,他的兒子姬昌繼立。

姬昌連續征伐犬戎、密須、黎、邗,最後攻滅後來陝西長安西北的崇國,並在崇國的灃水西岸興造豐邑,而且把都城搬遷到那裏。這時,關中平原全部為周所有,周國已經相當強大,但在名義上仍然是商朝管理下的一個諸侯國。

麵對周人不斷壯大的勢力,商王朝君臣不安。商紂王的親信崇侯虎向商紂王進讒言,說周人勢力太大恐怕不利於商王。於是,商紂王趁姬昌來朝獻地未歸,將姬昌囚禁在羑裏。

後來姬昌的屬臣為營救他出獄,搜求美女、寶馬和珠玉獻給商紂王。於是,商紂王下令放姬昌出獄,並封他為西伯侯。

姬昌出獄後,下定決心滅商。他禮賢下士,勵精圖治,發展生產,使西周擁有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他去世後,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他的地位,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為了完成父親滅商的遺願,加緊籌備,決心滅掉商紂王。

這時的商紂王已經越來越殘暴了,他殺死了比幹,囚禁了箕子,商朝矛盾急劇激化。於是,周武王在繼位的第二年,帶領軍隊到商都附近的孟津演練軍隊,以試探商朝虛實。這就是有名的“孟津觀兵”。周武王發現時機還不夠成熟,就暫時撤了回來。

公元前1046年初,周武王認為時機已到,就率軍到了孟津,與諸侯相彙合,並發表誓詞,聲討商紂王的罪行。誓師之後,周武王率諸侯聯軍揮兵東進,與商紂王的軍隊在牧野決戰。

此役一戰定乾坤,商朝被滅亡了。

周武王攻克商都後,把商朝畿內劃分為邶、都、衛三國,就把邶國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鄘國和衛國就由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鮮和蔡叔度分別管理。然後,他帶領軍隊西歸,回到他新遷的都邑鎬京舉行盛大典禮,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並追封姬昌為“周文王”。

西周滅商後,占領了東方大片地區,建立起一個東自大海,西抵羌戎,北達鬼方,南至荊楚的龐大的奴隸製國家。

西周初年所封諸侯,均由中央控製。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起周天子統轄下的地方行政係統,從而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加強周王朝統治的作用。

分封製還為維護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一等級序列的禮製的產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周武王去世後,太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周成王年幼,就由曾經輔佐武王克商的周公旦代理朝政。周公旦製禮作樂,不僅使當時的各種儀式更加規範,也奠定了後世“禮”的基礎。

西周在周成王姬釗、周康王姬瑕相繼在位的40餘年間,形成了安定強盛的政治局麵,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刑具一直不曾動用過。後世將這段時期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在周康王之後,西周王朝又經曆了姬滿、姬繄扈、姬囏、姬辟方、姬燮、姬胡和姬靜諸王。其後即位的周幽王姬宮涅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因而導致西周王朝內外交困。

周幽王有個大臣名褒珦,他見國勢已呈衰勢,就勸諫幽王奮發圖強,以解國困。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珦的族人為了救他出來,就把名震一方的美人褒姒,獻於好美色的幽王,替褒珦贖罪。

周幽王見了褒姒,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未笑過一次。

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點燃烽火,以期引得褒姒一笑。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但昏庸的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竟然帶著褒姒登上驪山烽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衝天。

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隻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天子和愛妃高坐台上飲酒作樂,才知道被戲弄了,各個懷怨而回。

褒姒見千軍萬馬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一見之下,發現褒姒笑容似桃花盛開,立時大喜。

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

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製人,聯合犬戎兵馬,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點燃烽火。

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而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哄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

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從後門倉皇出逃,奔往驪山。逃不多遠,犬戎兵追了上來,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隻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還有傳說她也被殺。

犬戎在攻破了西周都城,殺死了幽王後退走。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公元前770年,原來的太子姬宜臼在申侯等人擁立下即位。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鎬京難保,就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重新立國,這就是周平王。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旁注]

西戎 這一稱謂最早來自於周代,周人自稱華夏,便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西戎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羑裏 古地名,也稱牖裏,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的羑裏城遺址。是“西伯,即姬昌拘羑裏而演周易的地方。後人為紀念姬昌這位偉人,在城址上修建了周文王廟,成為人們朝敬先賢的聖地。

鬼方 商周時居於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其活動載於《易經》、《山海經》、及商周甲骨卜辭中。那時,漠南地區多次發生討伐鬼方的大規模戰爭,甲骨卜辭載“鬼方易”,即鬼方向遠方逃走或遷走。史書記載,居匈奴北和康居北。

天子 西周實行分封製,周天子以“受命於天”自居,號稱“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他的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

犬戎 古族名。我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即獫狁,也稱西戎,活動於今陝西省、甘肅省一帶,獫、岐之間。在甘肅省靜寧縣威戎立都。犬戎後為秦所滅。

帝嚳 (公元前2480年~公元前2345年),姬俊,號高辛氏。河南商丘人。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黃帝的曾孫,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姬昌 (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姓姬名昌,黃帝的後裔。商紂王統治時,他被封為西伯,也稱伯昌。他治理岐山50年,使岐山的政治和經濟得到了極大發展。其子姬發得天下後,追尊他為“周文王”。孔子稱周文王為“三代之英”。

[閱讀鏈接]

周武王伐紂前,有人對他說:“商朝無道,百姓都在發牢騷,我們是否要討伐他?”

周武王說:“再等。”

後來又有人對他說:“商朝無道,百姓不再發牢騷,而是破口大罵,是否應該討伐?”

周武王說:“再等。”

後來有人又向他說:“商朝百姓都不再說話了,百姓路上見麵都低頭而過,麵帶恐懼,不發牢騷了,也不敢交談了。”

周武王拍案而起,下詔即刻討伐紂王。結果周軍所到之處,商朝兵民紛紛響應,經過“牧野之戰”,武王一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