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王朝興衰1(3 / 3)

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此後,隨著曹魏、蜀漢和孫吳3個政權的建立,華夏大地三大區域同時經曆了對峙與發展的時期。

220年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這就是魏文帝。三國時期開始。曹魏政權在經曆了魏明帝曹叡和齊王曹芳後,至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

曹操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先後消滅關西十一部、張魯等割據勢力,占有隴西之地。但因曹操年事已高,終其年隻控製了中原、隴西一帶。曹魏政權建立後,為了謀求發展,在很多方麵頗有建樹。

曹魏政權所采取的治國方針、政策和措施,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影響了曆史的走向。

在文官製度上,曹魏政權順承曹操“唯才是舉”的原則,盡力招攬更多的人才,魏文帝時就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其做法是:

郡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小中正采擇輿論,按人才優劣定品第高下,上報大中正;大中正核實後上報司徒;司徒再加審核然後交尚書選用。

還規定,郡人口10萬以上,特別優異的不受戶口限製。還設立春秋穀梁博士,提高了官員的素質保證。九品官人法在我國古代政治製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我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製度之一。

在地方製度方麵,曹魏河南郡治洛陽,為京師所在,稱司州。又設王國並置相,與郡同等。縣製方麵有公國、侯國、伯國、子國和男國之封。

在法律製度方麵,曹魏在秦漢舊律重新定律,製訂《新律》18篇、《州郡令》45篇、《尚書官令》、《軍中令》,合180餘篇。這是在秦漢律由簡到繁以後,我國封建刑律由繁到簡的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晉律和唐律的產生具有直接的影響,在我國法律製度史上居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在軍事製度方麵,曹魏時期的中央軍,分為中軍和外軍。中軍擔負著宿衛皇宮、拱衛京師的任務;外軍留屯各地,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

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製。士家有特別的戶籍,男丁世代當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於平民,士逃亡,妻子沒官為奴。冀州士家有10萬戶以上。

曹魏和外族進行了30多次戰役,例如:河西之戰,消滅烏桓,擊敗鮮卑,討氐羌,破東濊、平濊貊、滅韓濊等,絕大多數都取得了勝利。甚至後世有人認為,曹魏政權是我國古代對外族勝率最高的。

在經濟方麵,曹魏為了恢複和發展北方的經濟,推行了屯田製度。組織流民耕種官田,屯田地域,西北起河西,東南達淮南,東北自幽燕,西南至荊襄。這使得社會秩序恢複,增強曹魏實力。

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辟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3000多頃鹽堿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

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也都十分發達。

在文化方麵,曹魏雖然是以軍力起家,但曹氏一族在文學上具有相當成就,如曹操和其子曹丕和曹植都善於寫詩,時稱“三曹”,後世稱“建安文學”。其代表人物三曹父子、“建安七子”,都曾長期生活在河洛大地。

曹操的詩文,深沉慷慨;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純粹的七言詩;曹植的《洛神賦》、王粲的《七哀詩》、蔡文姬的《悲憤詩》,都是傳頌千古的佳作。

魏都洛陽,大批文人雲集,在哲學、宗教、文學、科技等方麵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在哲學方麵,繼兩漢經學之後,一個對我國曆史、我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玄學誕生了,這是我國哲學思想的重要成就。同時,西域僧人東來洛陽,譯經弘法,佛教進一步發展。

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複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蜀漢後期,諸葛亮治國,恢後期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

263年,魏軍三路攻蜀,同年冬,魏國大將鄧艾攻入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蜀漢兵製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置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蜀漢政權的社會經濟有持續穩定的發展。蜀漢十分重視農田水利灌溉事業,繼續維護都江堰等水利設施,水旱由人,使成都平原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蜀地本來就“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之饒,加上諸葛亮的精心治理,農業產量很高。處於都江堰灌區的綿竹、廣漢一帶的水田,保持著畝產的記錄。

此外,鹽、鐵、織錦業也很發達。特別是織錦業,蜀錦的產量就相當可觀,馳名全國,遠銷吳、魏,其收入成為蜀漢政府軍費的一大來源。由於蜀漢自然條件好,加上諸葛亮及其繼承者們的悉心經營,直至亡國,社會經濟也有發展勢頭。

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鼎立之勢正式形成。

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政權建立晉朝後,279年冬,晉軍出兵攻吳,於280年3月攻下建業,吳帝孫皓降,吳國亡。三國時期結束。

東吳在政治上大體跟東漢相近,地方上仍實行行州郡製,中央方麵也是同樣。唯一不同者,則是東吳主要受江南本地豪族影響,單是在朝的朝臣,有不少外姓人士,如顧姓的顧雍,朱姓的朱桓,陸姓的陸遜和張姓的張溫,就是後世稱為吳四姓,這些世族都是漢朝時長居江南的望族。

東吳的軍隊以舟師為主,步兵次之。孫吳水軍發達,設有水軍基地和造船廠,所造名為“長安”的戰船,可載士兵千餘人。其精銳軍隊有車下虎士、丹陽青巾軍與交州義士等。還有設有山越兵、蠻兵、夷兵等少數民族部隊。

東吳的經濟有顯著發展。當時因為戰亂,北人南來,加上山越人接受孫權安撫,從山區移居平地,使得東吳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就是後來江蘇常州、鎮江、無錫一帶最大。

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所以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

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盛,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230年,東吳的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即今我國的台灣省,這是祖國大陸與台灣聯係的最早記載。吳國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扶南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陸績、韋昭。

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形,至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魯投降曹操後,五鬥米道流傳到江南一帶。

“赤壁之戰”後出現的“三足鼎立”局麵,經過魏、蜀、吳區域的局部統一、相互相持和積極發展後,至西晉又歸於全國的統一。

[旁注]

鮮卑 我國北方阿爾泰語係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我國古代遊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拉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並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

氐羌 羌族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群體,它們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黃河上遊及渭水上遊一帶繁衍生息。後來它們向四方遷徙,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新的族群。由於自然條件艱苦,這一支發展緩慢,從而形成諸羌。

建安七子 是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7個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玄學 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和文化思潮。可以說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

山越人 越人是舜的後人。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消滅。大量的越國貴族四散而逃,主要的沿海逃散,還有的逃到東南沿海地區的山地。那些逃到山地的人就是山越。三國時期,東吳圍剿山越,山越從此消失。

扶南 稱作夫南、跋南。意為“山嶽”。轄境約當今柬埔寨以及老撾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公元1世紀建國,與我國聯係密切。三國時,其國王範旃遣使至吳,吳也派康泰、朱應出使其國,此後兩國來往頻繁。7世紀中葉,為北方屬國真臘所滅。

交趾 又名交阯,我國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交趾”一名在南越時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

魏文帝 (187年~226年),曹丕,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去世後廟號高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由於文學方麵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

司馬炎 (236年~290年),字安世,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祖父。河內溫,即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君主。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他采取一係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

[閱讀鏈接]

麥熟時節,有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沒有一個敢回家收割小麥的。

曹操得知後,立即派人挨家挨戶告訴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討伐逆賊為民除害的。現在正是麥熟的時候,士兵如有踐踏麥田的,立即斬首示眾,請父老鄉親們不要害怕。

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

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