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1360年~1424年),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原廟號太宗,後由明世宗改為成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他統治期間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後世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明成祖也被後世稱為永樂大帝。
[閱讀鏈接]
朱元璋是我國曆史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明朝第一個皇帝。有人說朱元璋在參加紅巾軍以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其實,朱元璋無非是元朝末年黑暗統治時期的一個清苦的農民而已。
朱元璋年輕時就失去了父母親,由於吃不上飯,他還曾經做過和尚。朱元璋當時深感元朝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於是,他投奔郭子興,參加了農民起義軍。
也許正是因為時代的造化,一代偉大的政治家就此誕生了。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並統一了全國。
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戰
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戰,是明末清初鄭成功收複被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台灣的戰爭。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他收複台灣的軍事鬥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嚐試。
此戰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統一,具有極其重大的曆史意義。
台灣是我國領土,位於我國東南的海中,在台灣海峽的另一側,南接東山、海南、南海諸島,北連馬祖、大陳、舟山群島,被稱為七省之藩籬,東南之鎖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早在東吳王時期,吳王孫權便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餘,航海到達台灣。元代在澎湖設巡檢司,管理台灣與澎湖列島。
17世紀上半葉,荷蘭殖民主義者大規模侵掠亞洲,數度入侵台灣。鄭成功便考慮收複台灣,準備渡海東征台灣。
鄭成功要收複台灣,需渡海作戰,背水攻堅,為此進行了充分周密的準備。除通過各種偵察手段不斷了解敵情和多方籌備糧餉外,他把準備的重點放在練兵造船上。為了提高渡海作戰的能力,鄭成功主要在以下3個方麵進行了準備:
一是改編部隊。鄭成功對部隊進行了改編整頓。編製采用五五製,重組作戰主力部隊。設總督五軍戎政一員,總製五軍。每軍設提督一員,負責該軍的征戰事宜。另設總理監營一員、左右協理監營各一員,協助提督工作。水軍是鄭軍中的骨幹力量。
水軍成員多係漁民出身,不畏風浪,作戰英勇頑強,在其父鄭芝龍手下時,就曾經屢敗荷軍水師於海上。鄭成功正是依靠這樣一支軍隊,取得了台灣登陸作戰的勝利。
二是督造戰船。鄭成功按照作戰任務和大中小相結合的原則,配套建造戰船。計有大煩船、水船、犁繒船、沙船、鳥尾船、烏龍船、銃船、快哨等8種。
戰船上的武器配備是,大煩炮、靈煩,均為銅製,安裝在船首;連環煩、百子炮在船的兩舷中部,這些都是重武器。輕武器則有神機銃、千花銃、百子花釺銃、鳥槍、鹿銃、連珠火箭、噴筒、火罐、倭刀、雲南大刀、不空歸木棍等。
當地人民聽說要收複台灣,也紛紛前來獻船、獻料、獻工,趕造戰船。隻用了兩個月時間,就修造戰船300餘艘,加上原有船隻,基本上滿足了渡海作戰的需要。
三是加強訓練。鄭成功在廈門等地設置水操台、演武場和演武池,親自督導操練,並製定和頒布了“各鎮合操法”和“水師水操法”,令全軍遵照執行。經過嚴格訓練的水軍將士能在驚濤駭浪中跳躑上下,矯捷如飛。有了這樣一支戰鬥力強的水軍,渡海登陸就有了勝利的保障。
鄭成功基本完成戰前準備工作後,遂從廈門移師金門。鄭成功命其子鄭經及部分將領留守廈門、金門,以防清軍乘虛襲取;自率馬信、周全斌、肖拱宸等進軍台灣。
鄭成功根據敵情、地形,提出如下作戰方針:首先收複澎湖,以之為前進基地,然後乘漲潮之機,通過鹿耳門入港,實施登陸,切斷台灣城和赤嵌樓兩地荷軍的聯係,予以圍殲,最後收複台灣全島。
鄭成功攻台作戰主要經過穿越鹿耳門登陸禾寮港、水陸戰台江迫降赤嵌樓、海戰破荷艦攻台獲全勝等階段,最終擊敗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
1661年3月初,鄭成功在金門舉行了隆重的“祭江”誓師儀式,表達收複台灣的堅定決心。3月23日,鄭成功率領第一梯隊從金門料羅灣出航,領航的是澎湖遊擊洪喧。鄭軍船隊浩浩蕩蕩,向澎湖進發,於次日清晨越過風浪險惡的黑水溝,駛抵澎湖。
鄭軍各部分別駐紮澎湖各島,等待風順時再向台灣開進。島上的老百姓聽說是鄭成功收複台灣的軍隊,便帶著魚蝦豬羊前來慰問,並自願作先鋒船的向導。
水軍行至柑橘嶼海麵時,遭風雨所阻,被迫折回。在候風期間,鄭成功視察各島地形,最後當機立斷,決定冒雨開船。3月30日晚,鄭軍渡過了海峽。
鄭軍船隊抵達鹿耳門港外,他換乘小船,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踏勘地形,派出能潛水的士兵進入台江,進行偵察。根據該地的潮汐情況,鄭軍決定從澎湖冒風浪出航,順利地通過鹿耳門,進入台江。
荷軍以為鄭軍會從南航道實施正麵進攻,所以隻在南航道岸上架設了大炮。鄭軍出其不意地從鹿耳門開進台江後,荷蘭殖民者麵對密布在江上的鄭軍戰船驚慌失措,忙派夾板船阻擊,並以赤嵌樓炮台發炮攔擊。
鄭軍突破荷軍的火力攔阻,隻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在禾寮港登陸,紮下營寨,準備從側麵進攻赤嵌樓。同時,在鹿耳門也登陸紮營,以防北線敵軍進攻。
台灣的漢族和高山族人民見鄭軍到達,爭先恐後地出來迎接,用貨車和其他工具幫助他們登陸,正是由於台灣人民的大力支持,鄭軍得以順利登陸,而且造成對敵分割包圍的有利態勢。
鄭軍順利登陸後,荷蘭侵略者的要塞赤嵌樓、台灣城以及一些戰艦,便處於分隔被圍狀態,荷軍官兵的戰鬥力也不強。但荷蘭侵略軍企圖憑借船堅炮利和城堡堅固,乘鄭軍立足未穩,實施反擊,將鄭軍趕下海去。
4月初的一天一晚,鄭成功見赤嵌樓之敵炮擊鄭軍禾寮港營塞,引起街市起火,急派戶部都事楊英持令箭,督飭部隊救火,搶運倉庫物資,保護居民住宅。
與此同時,調整了兵力部署:令左護衛王大雄、右虎衛陳蟒率銃船控製鹿耳門海口,以便接應第二梯隊登陸;令宣毅前鎮陳澤率兵防守北線尾一帶,以保障主力側後安全,並置台灣城荷軍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另派兵一部進入台江,切斷赤嵌樓與台灣城的聯係。這樣就為從海、陸兩麵打敗荷軍的反擊做好了準備。
在海上,當荷軍的4艘艦船企圖阻擊鄭軍時,鄭成功以60艘戰船由陳廣和陳衝指揮,把荷艦包圍起來,展開了激烈的炮戰。荷軍最大的“赫克托”號戰艦首先開炮,其他荷艦也跟著開火。
鄭軍戰船上的水兵們十分勇敢,從四麵八方向“赫克托”號進行猛烈轟擊。頓時,安平港外,濃煙彌漫,炮聲震天,激起無數巨大的水柱。不久,“赫克托”號即被擊沉。其他荷艦企圖突圍逃遁,又被鄭軍靈活的戰船包圍。
鄭軍以6艘戰船尾追“斯·格拉弗蘭”號和“白鷺”號,很快追上敵艦。鄭軍士兵奮不顧身地同敵人展開了接舷戰、肉搏戰,同時又用火船去燒敵艦。鄭軍用鐵鏈扣住“斯·格拉弗蘭”號的船頭斜桅,並登上甲板,與敵人進行白刃格鬥。
有的荷艦被熊熊烈火吞滅了,有的荷艦不敢再戰而逃回台灣城邊。敵通信船“馬利亞”號在戰鬥失敗後逃往巴達維亞。
在陸戰中,荷軍也遭到慘重失敗。戰鬥是在北線尾和赤嵌樓附近進行的。
鄭軍登陸北線尾後,荷蘭艦長貝德爾率領240名士兵,乘船急駛北線尾,上岸後即分兩路向鄭軍反擊。
鄭軍在北線尾的部隊約有4000人,鄭將陳澤以大部兵力正麵迎擊,以七八百人迂回到敵軍側後,進行前後夾擊。
荷軍腹背受敵,手足無措,爭相逃命。貝德爾上尉被擊斃,荷軍被殲180多人,其餘的人逃回台灣城。
這時,荷軍總督揆一應被圍的赤嵌樓守軍的請求,命阿爾多普上尉率200名士兵渡海增援,企圖解赤嵌樓之圍。鄭成功出動“鐵人”迎擊。
這些“鐵人”雙手揮舞大刀,頭戴鐵盔,身著鐵鎧甲,腳穿鐵鞋奮勇向荷軍砍去。200名荷軍士兵,隻有60名上了岸,其餘都被“鐵人”消滅了。阿爾多普見勢不妙,趕緊率殘部逃回了台灣城。
荷軍在連遭失敗之後,被迫龜縮在赤嵌樓和台灣城,再也不敢出戰。鄭軍乘勝圍攻赤嵌樓,並切斷了荷軍水源。
揆一負隅頑抗,拒絕投降,並妄圖以年年納貢並奉送勞師銀10萬兩為條件,誘使鄭軍撤出台灣。對此,鄭成功予以嚴辭駁斥,並強調指出:“台灣為我故有,應當還我!”
鄭成功親自督師,圍攻台灣城,並粉碎了荷軍的反擊,在台灣沿海立住了腳。
在鄭軍進逼下,台灣城一片混亂。荷蘭侵略者在街市區放火,妄圖把全市燃成灰燼,被鄭軍撲滅。鄭成功一麵準備攻城,一麵兩次給揆一寫信,令其投降,遭到拒絕。於是,鄭成功以28門大炮猛轟台灣城,摧毀了城上的大部胸牆,擊傷許多荷軍。
鄭成功鑒於台灣城池堅固,強攻一時難以奏效,為了減少部隊傷亡,進一步做好準備,決定改取長圍久困,且耕且戰的方針。他一方麵派提督馬信率兵駐紮台灣街圍困荷軍,一方麵把各鎮兵分散到各地屯墾,以解決軍糧不足的困難。
5月初,鄭軍第二梯隊黃安、劉俊、顏望宗、胡靖、陳瑞、陳障等率軍六鎮,統船20艘,兵6000人,抵達台灣,並從台灣城南麵逼近該城城堡。
鄭軍在兵力得到加強,供給有了補充之後,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都築起防柵,並挖了一道又寬又深的壕溝,以利對荷軍的圍困。同時,還準備了攻城器械和炮具。6月初,鄭成功又三次寫信給揆一諭降,但荷軍等待巴達維亞派兵增援,仍拒絕投降。
鄭成功在台灣作戰期間,被鄭軍擊敗的“馬利亞”號通信船,經過50多天的逆風行駛才逃到巴達維亞,報告了荷軍在台灣戰敗的消息。巴達維亞當局立即調集700名士兵、10艘戰艦,在雅科布·考烏的率領下,赴台灣增援,7月到達台灣海麵。
困獸台灣城的荷蘭侵略者得到增援之後,力求迅速改變台灣城的被圍狀態,決定用新到的艦船和士兵,把鄭軍驅逐出台灣街市區,並擊毀停泊在赤嵌樓附近航道上的鄭軍船隻。
雙方在海上接戰。鄭成功令黃安抗擊陸上進攻的荷軍,親統宣毅前鎮陳澤及戎旗左右協水師陳繼美、朱堯、羅蘊章等所率戰船,在海上迎擊荷艦。
荷艦企圖迂回鄭成功水軍側後,焚燒鄭軍船隻,卻反被鄭軍包圍。鄭成功水軍一部隱蔽在岸邊,當敵艦闖入埋伏圈後,火炮齊發。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擊毀、燒毀荷艦2艘,俘小艇3艘,使荷蘭援軍損失了一個艇長、一個副官、一個軍曹和數百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負傷。其餘來援的荷艦逃往遠海,再也不敢靠近台灣城。
被圍荷軍糧草匱乏,士氣低落,不少士兵吃了發黴的食物而中毒,有一些還患有各種疾病,戰死、病死、餓死者達1600多人。荷軍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了。
鄭軍圍困台灣城8個多月,並進行了充分準備之後,便開始發起總攻。主攻目標是烏特利支堡。該堡是台灣城周圍的外堡之一,坐落在台灣城南側一個小山上,位置險要,是控扼台灣城的鎖鑰。
12月的一個清晨,鄭成功下令炮轟烏特利支堡。經兩小時激戰,在南部打開了一個缺口,當天占領了該堡。鄭軍立即將此堡改建成炮壘,居高臨下地向台灣城猛烈轟擊。
荷軍困守孤城,已是水陸援絕,力竭難守。揆一慌忙召集緊急會議,與會者惶惶無主,亂作一團,對當時形勢已完全絕望。
總督揆一見大勢已去,決定由評議會出麵同鄭成功談判,並簽訂了18款投降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揆一於1662年2月1日率部投降。
至此,淪陷了38年的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的偉大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旁注]
鄭芝龍 (1604年~1661年),號飛黃,小名一官,有“飛虹將軍”的稱號,福建泉州府人,明末清初最大的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先後歸附明清兩朝為官,為台灣鄭氏王朝開創者鄭成功的父親。
安平港 我國台灣省重要漁港、工業區。位於台灣本島西南岸。明末清初時,原為台灣進出主要門戶,1624年荷蘭入侵後,在沙洲島上建築城堡,名“熱蘭遮”。港口北側有沙洲島名北線尾;又北,隔鹿耳門水道為加老灣沙洲島。
胸牆 即齊胸高的矮牆,是為了便於射擊和減少敵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損害﹐在掩體前麵和戰壕邊沿用土堆砌起來的矮牆。修築工事的時候,用泥土或石頭築成的用以保護士兵的防護牆。一般位於戰壕、掩體的上沿。
巴達維亞 即今日的雅加達。又名椰城。1619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爾斯遜·昆開始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巴達維亞城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帝國的總部,成為荷蘭統治爪哇以至整個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政治基礎。
台灣城 荷蘭人修築的城堡,是荷蘭殖民者在台灣的統治中心,城堡堅固,防禦設施完整。城周長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層,下層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比石頭還堅固。
鄭成功 (1624年~1662年),名森,字明儼,幼名福鬆,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是17世紀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1661年率軍收複台灣。他死後,台灣民間設有廟宇加以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