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紡濫觴——上古時期2(3 / 3)

楚人還有針織絛。長沙五裏牌楚墓出土的針織絛,是我國所見年代最早的針織品,表明楚人最早使用了針織工藝。

我國所見最早的一根鋼針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包山楚墓。曾為楚國蘭陵縣令的荀子所作的《針賦》,歌頌鋼針功業甚博,其中“日夜合離,以為文章”,講的就是使用鋼針鏽製花紋,即所謂“刺繡”。

手工刺繡,沒有織機的約束,構圖設計比較自由,使用色線不受限製,刺針走線易於變化,不是織錦勝似織錦。這種絲繡產品比彩錦更為華貴,多為上流社會的奢侈品。

這種刺繡品在長沙、江陵、荊門等地的少數楚墓中有所發現,其中馬山楚墓中出土刺繡物品多達20餘件。

楚人刺繡一般都使用鎖繡針法,即用繡線組成各種鏈式圈套來刺繡花紋圖案。這種針法一直流行至漢代。此外,還有釘線繡,即按圖案的需要,用細線把粗線釘固在繡地上的一種新針法,比較少見。

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石字紋錦繡,把一道道波浪形的深棕色雙股繡線釘在錦麵石字紋上,采用的就是釘線繡。這是我國所見最早使用釘線繡的繡品。同時,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真正的“錦上添花”,楚簡稱之為“錦繡。”

楚人的刺繡多佳品。如馬山楚墓所出的蟠龍飛鳳紋繡衾麵,正中是蟠龍飛鳳紋繡,左右側麵各有兩片舞鳳逐龍紋繡,緊湊充實,色彩協調,繁富華麗。

三頭鳳鳥花卉紋繡袍麵,鳳鳥皆三頭,張翅欲飛騰,花枝招展,神異怪氣。龍鳳虎紋繡羅單衣衣麵,龍騰虎躍、鳳鳥飛翔,互相盤繞,繡工精細,色彩豔麗,是一件難得的珍品。

對龍對鳳紋繡衾麵的花紋由8幅姿態各異的對龍對鳳圖案做左右對稱排列,並以花草紋相連組成,簡練生動、色彩典雅,針法純熟,被譽為繡品中的上乘之作。

楚地豐富的蠶絲資源,為楚地絲織刺繡業的興旺發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絲織業的發達又刺激了植桑養蠶業的發展。

湖南省衡東縣霞流寺春秋桑蠶紋銅尊,腹部主紋由4片桑葉組成,葉上及周圍都是蠶,或在蠕動,或在食桑,形態生動,而尊口所鑄眾蠶則昂首相對,不食不動,大有不吐不快的意趣。

身為楚國蘭陵縣令的荀子則更有《蠶賦》,言簡意賅,表述了蠶的習性及養蠶經驗。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反映或折射出東周時蠶桑業的興旺情景。

楚地除蠶桑和絲織業外,麻、葛紡織也很普遍。一般勞動者都穿葛、麻織品所製的衣服。據《孟子》所記,楚人許行及其徒數十人為實踐其農家理論,都是穿粗麻布衣、戴生絹帽的。

楚璽中有“中織室璽”、“織室之璽”,應是包括絲織、刺繡在內的官營紡織手工業的專門管理機構的印章。

楚共王初年,楚軍東征,魯國為了同楚講和,把織工百人送給楚國。這反映了楚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兼容性,有益於楚國絲織及刺繡工藝的發展和提高。

絲織手工工藝專業性很強,楚國擁有一定數量的專業人才。戰國時代有“物勒工名”的習慣,也就是古代的責任追溯製。左家塘楚墓出土的一塊錦的邊上也墨書有“女五氏”,這些可能是能工巧匠留下的所謂“工名”。

楚國的絲織、刺繡產品不僅波及晉國等地,而且還遠傳阿爾泰遊牧地區。比如在烏拉幹河流域的巴澤雷克分別出土了彩色菱紋絲織物及鳳鳥花草蔓枝紋樣的繡品,與我國境內的江陵、長沙楚墓所出有關紋樣圖案基本一致。

這是所見內地遠傳遊牧民族的最早的絲織、刺繡品,也是楚人同遠方遊牧民族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楚繡”是荊楚大地的文化瑰寶,楚國的絲綢織造、刺繡的技藝,代表了我國絲織、刺繡工藝在先秦時期的高超水平。

[旁注]

楚莊王 (?~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又稱“荊莊王”,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寫作“臧王”。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諡號“莊”。楚莊王稱霸中原,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屈原 (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大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創造的詩歌體裁“楚辭”,在我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宋玉 又名子淵。戰國時楚國辭賦作家。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裏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曾侯乙 姓姬,據考古發掘推定,生於公元前約475年,卒於公元前約433年,現有文獻資料鮮見其生平記載。是戰國時期南方小國曾國的國君。

楚簡 楚簡屬戰國時期竹簡,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漢隸書轉折期的風格。根據出土情況,較有代表性的楚簡包括信陽楚簡、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等。

許行 楚國人,生於楚宣王至楚懷王時期,約與孟子同一時代。戰國時期著名農學家、思想家。在《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所以被歸為農家,後世也將許行視為先秦時代農家的代表人物,但因無著作流傳於世,詳細思想內容與其他事跡皆不可考。

[閱讀鏈接]

寵物一般是指為了娛樂或消除孤寂而豢養的動物,古人養的獸類寵物有狗、貓、馬、羊、驢、猴、鹿、龜等。養寵物本是為了觀賞娛樂,但曆史上卻有不少玩物喪誌的例子。

楚莊王喜愛馬,給馬穿上錦繡衣服,養在雕梁向棟的房子裏,用床給馬做臥席,用棗幹蜜餞喂養。

後來馬得肥胖病死了,楚莊王令大臣給馬治喪,依照大夫的禮儀安葬,還下令誰敢勸諫就定死罪。幸在不畏死的伶人優孟婉轉說明下,楚莊王才終止這種荒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