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創造大師1(1 / 3)

中古時期——創造大師1

秦漢至隋唐是我國曆史上的中古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漸趨成熟,各個學科湧現出許多精英:有總結農耕技術的氾勝之和賈思勰,有展示傳統醫學成就的張仲景和賈思勰,有取得天文曆法成果的劉洪、劉焯和一行,有作出巨大數學貢獻的劉徽和祖衝之,有奠定地理、水文學科基礎的酈道元。

這些身處前沿的治學奇才,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其非同凡響的學科構建,支撐起我國中古時期的學科大廈,使華夏文明放射出燦爛的光華。

我國第一位農學家氾勝之

氾勝之,生於西漢時汜水,即今山東省曹縣北。漢代農學家,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農學家。

所著《農書》,總結我國古代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經驗,記述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是我國傳統農學經典之一。它奠定了我國傳統農學作物栽培的基礎,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氾勝之的先人本姓凡,在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往氾水,因此改姓氾。

氾勝之在漢成帝時出任議郎,曾在包括整個關中平原的三輔地區推廣農業,教導種植冬小麥,而且頗有成效,許多熱心於農業生產的人都前來向他請教,關中地區的農業因此取得了豐收。他在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了農書18篇,這就是著名的《農書》。

《農書》在《隋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舊唐書·經籍誌》和《通誌》中都有著錄,以後失傳,隻有《齊民要術》、《太平禦覽》等北宋以前的古書摘錄了此書中的內容。經19世紀前半期至20世紀50年代輯集之後,整理出約3700字,這就是今天見到的氾勝之的《農書》,它展現了農業生產的技術與創新。

《農書》強調,農作物栽培要遵循基本環節。西漢時期,人們已經認識到農作物的生產是多種因素的綜合,是各種栽培技術的綜合。在整個作物栽培過程中,要注意6個不可分割的基本環節,即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和早獲。

趣時就是不誤農時,栽培作物要不早不晚,與氣候時令同步。和土就是使土壤疏鬆,有良好的結構。土壤好,莊稼就長得好;土壤不好,莊稼當然就長得差。務糞和澤,就是注意及時施肥和灌溉。早鋤和早獲,就是及時鋤草,及時收獲。

《農書》注重應用綜合農作物栽培技術,講到了糧食和飼料等12種作物的栽培方法,以及從整地、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環節的操作要領。書中強調了栽培方法要根據作物而定,不同作物必須有不同的栽培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每種作物的栽培方法都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這是因為作物生長期有長短,成熟有早晚,有的需要水多,有的耐旱,有的春種秋收,有的秋種夏收,有的抽穗結實,有的在地下結果。作物的生長方式不同,栽培技術自然也不同。

另外,麥、稻中耕除草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冬小麥和水稻的栽培方法就不一樣。

首先是播種時間不同。在關中地區,冬小麥在夏至後70天播種,水稻是冬至後110天播種。其次是麥、稻的需水量相差很大。如果秋天有雨,地裏墒情好,麥地就不用澆水;水稻則不同,從播種到成熟,都不可缺水。

由於稻田裏水的溫度對水稻生產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製水溫。

氾勝之的辦法是在田埂的進、出水口上。當需要水溫高一些時,就把進、出水口上下相對地開在一條直線上,使水局部地在這一直線上通過,就可以避免整塊田的水溫下降;當需要降低水溫時,就把進、出水口錯開。這樣,新進來的低溫水在流經整塊稻田的過程中帶走熱量,使稻田裏的水溫降低。

關於整地改土技術,《農書》認為,通過整地達到和土保墒,改良土壤的目的,這是該書作者氾勝之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新貢獻。

《農書》要求,整地要提前進行,春種地要進行秋耕和春耕,秋種地要進行夏耕,使整個耕作層有良好的土壤結構。為了防旱保墒,要特別注意選擇耕地的時間,避免秋冬幹耕,春凍未解就早耕,冬季要積雪保雪。

《農書》還提到耕完之後,要讓耕地長草,然後再耕一次,將草埋在地下。這種做法是就是應用綠肥的開端。既利用了有機質,又消滅了雜草,這是我國利用綠肥改良土壤的獨特技術。

對於選種留種技術,氾勝之已認識到母強子良,母弱子病的種苗關係。有好種才有好苗,有好苗才能高產。為了獲得良種,必須懂得選種留種技術。

氾勝之認為,選種的標準是生長健壯,穗形相同,籽粒飽滿,成熟一致。選種的時間是在作物成熟後、收獲以前到田間去選。選好的種子不能跟非種子混雜,要單收、單打、單藏。

收藏種子要防止黴爛,防止蟲害。因此在收藏前要把種子曬幹揚淨。特別是要保存過夏天的麥種,更要用藥防蟲。

對於施肥技術,《農書》也作了總結。施肥技術在我國發展很早,據說殷商時已有施肥的記錄。然而明確認識施肥是為了供給作物生長的養分,改善作物所需要的土壤條件,又將肥料分作基肥、種肥、追肥和特殊的溲種法等,這都是秦漢時才有,由氾勝之在此書中作了總結。

對於中耕除草與嫁接技術,氾勝之講,中耕除草有間苗、防凍、保墒、增產這4個作用。

以小麥為例,當麥苗顯出黃色時,那表明太密了,要通過中耕除草把麥苗鋤稀些。秋鋤後,要用耙耬把土壅在麥根上,這樣可以保墒、保溫、防凍。麥苗返青時要鋤一次。榆樹結莢時,地麵幹成白色,又要鋤一次。小麥經過三四次中耕除草,會使產量成倍地增加。

氾勝之又以種葫蘆為例,記述了西漢的嫁接技術。當葫蘆苗長到2尺多長時,便把10根莖蔓捆在一起,用布纏繞5寸長,外麵用泥封固。不過10日,纏繞的地方便合為一莖,然後選出一根最強壯的莖蔓讓它繼續生長,把其餘9根莖蔓掐去,這樣結出的葫蘆又大又好。

對於輪作、間作與混作技術,《氾勝之書》中記述了西漢農作物的輪作、間作與混作技術。如穀子收獲以後種麥;瓜田裏種韭菜、小豆;黍與桑葚混播,桑苗生長不受妨礙,還能多收一季黍。這些技術的采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增產增收的目的。

對於創新區種法,《農書》也作了說明。區種法是一種高產栽培方法,主要是依靠肥料的力量,不一定非要好田。即使在高山、丘陵上,在城郊的陡坡、土堆、城牆上都可以做成區田。

《農書》依據不同的地形,采用了兩種區田布置方法,一是帶狀區種法;二是方形區種法。兩種布置方式都要求等距、密植、全苗、施肥充足、澆水及時,以及精密的田間管理。這樣,據說小麥畝產可達4187斤。這個數字顯然誇大了,但它卻給後世指出了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麵積產量的方向。

《農書》所記載的農業科技成就,顯示了秦及西漢時期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對北方旱作農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氾勝之的《農書》以後,有關區田的著作有10多種,曾有人將這些書籍為《區種五種》和《區種十種》出版。對此書中的區田法,其影響還尤為深遠,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黃河流域推行。明清時代也有不少人倡議實行。現代陝西、山東等地所采用的“掏缽種”或“窩種”,其原理與區田法是一致的。

氾勝之《農書》所列舉的作物栽培方法,奠定了我國傳統農學作物栽培總論和各論的基礎,而且其寫作體例也成了我國傳統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範本。從《齊民要術》到《王禎農書》,再到《農政全書》莫不如此。凡此種種,足以證明農學家氾勝之對我國農學的巨大貢獻。

[旁注]

氾水 古水名。故道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20千米和定陶縣分界處。從古濟水分出,東北流至定陶縣北,注入古菏澤。漢代有氾勝之在此發展農業生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氾水之畔的定陶即位,古跡現有定陶縣仿山鄉薑樓村的官崮堆。

時令 泛指季節。古時按季節製訂有關農事的政令。我國大多數習俗都與時令有關。比如“春分不砍柴”,“春分”是農業二十四節氣的第四節,人們說這天是百鳥分山的日子,如打動草木,莊稼必遭鳥害。今天很多地方仍保留此習俗。

墒情 作物耕層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情況。在我國,通常是指在北方旱作農業區土壤的含水狀況。為了保墒,就要設法減少耕層土壤水分損耗,使存貯在土壤中的水分盡可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比如在農田表麵鋪設覆蓋物,如秸稈、塑料薄膜等。

綠肥 是用作肥料的綠色植物體。綠肥對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比如:為農作物提供養分,其養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減少養分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可改善農作物茬口,減少病蟲害;提供優質飼草,發展畜牧業。

殷商 又稱殷、商,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我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朝是處於奴隸製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漢成帝 (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即劉驁。漢元帝長子,母王政君。西漢第十二位皇帝。諡號“孝成皇帝”,葬於延陵,廟號統宗。統治時期,政治腐敗,成帝縱情聲色,大地主、大官僚兼並土地,導致銅車起義等農民起義爆發,漢朝從此衰落,病入膏肓。

[閱讀鏈接]

氾勝之具有突出的重農思想。

他說:“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夫穀帛實天下之命。”把糧食布帛看做國計民生的命脈所係,是當時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共識。

氾勝之的特點是把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途徑。他曾經表彰一名佚名的衛尉:“衛尉前上蠶法,今上農法。民事人所忽略,衛尉勤之,忠國愛民之至。”

在這裏,他把推廣先進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生產提高到“忠國愛民”的高度。

世界級醫學偉人張仲景

張仲景(約154年~約219年),名機,字仲景。生於東漢時南陽郡涅陽縣,即今河南省鄧州市和鎮平縣。東漢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被奉為“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