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創造大師1(2 / 3)

其所著《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張仲景兒童時就很聰穎,成年後拜同郡張伯祖為師學醫,頗有造詣,時人稱讚他的醫術已超越老師。

在那個戰爭頻繁的年代,疾病流行。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就有徐幹、陳琳、應場、劉楨因傳染病死去的,可見疾疫流行的嚴重程度。當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卻是錯誤的,一些患病之家迷信巫神,總是企圖用禱告驅走病魔。

醫生得不到臨床實踐機會,所以很少研究醫術,而終日卻以主要精力結識豪門,追求榮勢,這樣醫學當然很難得到發展。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張仲景深有感觸,決心解決危害人民的疾病問題。為此,他從閱讀《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等前代古籍入手,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經過臨床實踐的驗證,最終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

《傷寒雜病論》原書16卷,因戰亂關係,書籍曾經散失,現存張仲景著作是經西晉太醫王叔和整理過的。計整理出《傷寒論》10卷、《金匱玉函經》8卷、《金匱要略方》3卷。上述書籍,《金匱玉函經》在北宋以後流傳並不廣泛,研究者很少,《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則流傳日廣。特別是《傷寒論》,在北宋時研究者就開始增多,其主要學術內容是多方麵的。

首先,《傷寒論》確立了辨證施治基礎。

《傷寒論》發展了《內經》學說,確立以“六經”作為辨證施治的基礎。“六經”辨證原是《素問·熱論篇》根據古代陰陽學說在醫學中運用而提出的辨證綱領。

“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按照外感發熱病起始後,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症狀,並結合患者體質強弱的不同,髒腑和經絡的生理變化,以及病勢進退緩急,加以分析綜合得出的對疾病的印象。

太陽、陽明,少陽是指表、熱、實證;太陰、少陰、厥陰是裏,寒、虛證。

凡病之初起,疾病在淺表,出現熱實現象的,如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屬於陽證的便稱太陽病。凡病邪入裏,病情屬於陽證,並表現胃中燥實,大便幹燥、發熱譫語、口渴、舌苔黃厚等屬熱實在裏,稱陽明病。

另一種既非表證,又非裏證,症狀表現為口苦、咽幹、目眩、胸脅苦滿、寒熱往來的半表半裏狀態,也屬陽證範圍,稱少陽病。

所謂三陰病,一般多是三陽病轉變而來,特點是不發熱,症狀表現虛寒現象。如腹滿、嘔吐、腹瀉、口不渴、食不下等稱太陰病;如疾病出現脈象微細、四肢厥逆、怕冷、喜熱飲,說明氣血虛弱,稱少陰病;還有一類疾病多因誤治,呈現上熱下寒,忽厥忽熱,饑而不思食,或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呈現寒熱錯雜現象的稱厥陰病。

上述按“六經”症候的分類並不是孤立的6種證候群,而是它和人體髒腑、經絡、氣化各方麵都有機地聯係一起進行觀察認識的。從總的方麵說,三陽表示肌體抵抗力強,病勢亢奮。三陰病表示肌體抵抗力弱,病勢虛弱。

“六經”辯證的治療,各有一定治則。如太陽病按證候又有中風、傷寒、溫病之分。

凡無汗、脈緊的,屬表實,方用麻黃湯發汗,開腠理,驅寒邪。如脈浮緩,有自汗,屬表虛,則用桂枝湯解肌發汗。其他按證立方。

屬於陽明病的,主要指胃有實熱或邪熱蘊裏,又有陽明經證和陽明腑證之分。前者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者,治療以白虎湯清熱保津為主;後者,證見身燒壯熱,或潮熱,手足有汗,繞臍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故治療以用三承氣湯攻下燥結為主。

少陽病邪在半表半裏之間,故以大、小柴胡湯為主方。至於三陰病,因屬虛寒、虛熱之證,疾病起因多屬寒邪直中少陰,以及年老虛弱抗邪乏力之人,病情均較險峻。

另一種則為傳經之邪,因誤治而呈現身體蜷縮,手足厥冷、昏沉萎靡或下利不止,脈象不清等,是危重之象。法以理中湯、四逆湯或附子湯為主方,取溫通中陽和回陽救陰之效。

張仲景“六經”證治,乃是在當時疾病流行之時,通過醫療實踐總結的一個熱病治療的總規律。

其次,《傷寒論》創造了“八綱”辨證的診斷方法。

《傷寒論》在辨證論治方麵也有重要創造,這就是診斷疾病時,以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為綱,通稱“八綱”,“八綱”中陰、陽為總綱。

表、熱、實屬陽;裏、寒,虛屬陰。凡外感疾病,對身體壯實的人來說,多邪從陽化,形成表、熱、實證。而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病邪多從陰化,成為裏,寒、虛證。

“八綱”辨證的診斷方法是應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觀察病人麵色、形體、舌質,聆聽病人聲音,嗅聞排泄物氣味,詢問病史,現有病情,以及通過切脈、診肌膚,了解病情的諸方麵,從而取得疾病的深淺程度,病象的寒熱、盛衰印象,然後分別疾病所屬三陽,三陰的某一類型。

張仲景《傷寒論》非常重視疾病的變化和假象。如一些症狀,類似實熱證候,而脈象卻呈現沉細無力的,或如四肢厥逆者,而脈象卻呈現沉滑有力的,都是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現象,《傷寒論》有多條例證。

另外,張仲景認為在診斷病情時,脈象和征候要互相參證取得病情依據,有時要根據症狀診斷病情,有時要根據脈象診斷病情。

最後,《傷寒論》給出了用藥方法。

《傷寒論》在用藥方法上是多種多樣的,可歸納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8種方法。也可說是按照病情用藥時的8個立方原則,通稱“八法”。針對不同病情,可分別采取汗下、溫清、攻補或消補的給藥方法,也可分別並用。

凡寒證用熱藥或熱證用寒藥,為“正治法”。如疾病出現前麵所說的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現象,可采取涼藥溫服,熱藥冷服,或者涼藥中少佐溫藥,溫藥中少佐涼藥。這稱為“反治法”。

《傷寒論》一書所體現的治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是依據臨床實際製訂治療方案的。有時先表後裏,有時先裏後表,或表裏同治,極為靈活變通。後世總結該書共包括397法,113方。其中“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育陰清熱”、“溫中散寒”等治療方法,對後世學者有很大啟發,得到廣泛應用。

《傷寒雜病論》成書以後,對後世醫學之發展影響極大。其中,“六經”辨證論治的體係,具有極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其係統的辨證施治思想不僅對外感熱病的診治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廣泛適用於中醫臨證各科。

“八綱”辨證是在《內經》理論的指導下,對“六經”辨證內容在另一個理論高度上加以係統化、抽象化,是“六經”辨證的繼承和發展;髒腑辨證為後世髒腑辨證理論體係的最終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溫病學說實為傷寒學說之發展和補充,二者相互補充,使中醫外感病症治療體係趨於完善;本草學說為後世本草學之研究,開創了一個新局麵;方劑學成就基本包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故被譽為“方書之祖”。

總之,《傷寒雜病論》所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和收錄的著名方劑等,向為曆代醫家奉為圭臬,因而該書實為後世臨證醫學之基石。

[旁注]

建安七子 建安年間,即196年~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他們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作者。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髒腑 指人體的內髒器官,為五髒和六腑的統稱。古人把內髒分為五髒和六腑兩大類:五髒是心、肝、脾、肺、腎;六腑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此外還有一個心包絡,它是心的外衛,在功能和病態上,都與心髒相互一致,因此,它也是屬於髒。

證候 中醫學的專用術語。證的外候,即疾病過程中一定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勢及機體抗病能力的強弱等本質有機聯係的反應狀態,表現為臨床可被觀察到的症狀等。

脈象 中醫診斷學名詞。脈動應指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髒腑氣血關係密切。

寒證 中醫認為,寒邪侵襲,或陽虛陰盛,以惡寒,或畏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麵白踡臥,分泌物、排泄物清稀,舌淡苔白,脈緊或遲等為常見症的寒性證候。

熱證 中醫認為,熱邪侵襲,或陽氣亢盛,以身熱煩躁,麵目紅赤,唇紅而幹,咽燥口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為常見症的熱性證候。

方劑 在辨證、辨病,確定立法的基礎上,根據組方原則和結構,選擇適宜藥物組合而成的藥方和製劑。我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

張伯祖 東漢醫家。南郡涅陽,即今河南省南陽人,篤好醫方,精明脈證。其療病每有奇效。張仲景聞其名而拜為師,盡得其傳,為醫中之聖。

王叔和 (201年~280年),名熙,西晉高平,即今山東省鄒城市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他作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

[閱讀鏈接]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應接不暇,於是他幹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

後來,人民為了懷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