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先導——印刷術1(1 / 3)

文明先導——印刷術1

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其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挑選單字並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之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畢昇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印刷術的人,比歐洲活字印書早400年。

印刷術是在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的基礎上發明的,是我國祖先智慧的結晶。印刷術的發明是世界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印刷術的曆史起源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其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祖先智慧的結晶,有著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過程。我國古代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對印刷術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我國印刷術的發展經過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但它的源起卻是來源於先秦時期的印章。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阻礙了文化的發展,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隻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

陰文是指表麵凹下的文字或圖案。采用模印或刻畫的方法,形成低於器物平麵的文字或圖案;陽文是指表麵凸起的文字或者圖案。采用模印、刀刻、筆堆等方法,出現高出器物平麵的文字圖案等。

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紮處放黏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

古代文書都用刀刻或用漆寫在竹簡或木劄上,發送時裝在一定形式的鬥槽裏,用繩捆上,在打結的地方,填進一塊膠泥,在膠泥上打璽印。

如果簡劄較多,則裝在一個口袋裏,在紮繩的地方填泥打印,作為信驗,以防私拆。發送物件也常用此法。主要流行於秦、漢。魏晉之後,紙帛盛行,封泥之製漸廢。

紙張出現之後,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

據記載在北齊時期,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做得很大,這種印章就已經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

戰國時期,我國出現了銅印。銅製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階。漢代俸祿在600石以上佩之,南朝時期諸州刺史多用銅印,唐代諸司,宋代六部以下用銅印,清代府、州、縣皆用銅印。

銅印的印麵以方形為主,也可見到極少數的菱形和圓形銅印,印紐的形狀變化較多,有瓦紐、兔紐、獸紐、柄紐、片紐等。

古代銅印從印文內容上又可分為官印、人名印、閑章、吉祥語、圖案印、齋室印、收藏印,在古代遺留下的書畫作品或其他文史資料中,人們可以常常可以看到這類印文。

還有一類是人們不太熟悉的宗教文字印,在宗教印中,最為著名、數量最多的是道教的秘密文字印。在當時,這類印文隻有道觀中的住持和少數功法極高的道士才能認得。

至清代,道教中的人開始逐漸忽視這類文字,後來幾乎就沒有人能認識這類文字了。

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在他著的《抱樸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4寸見方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術對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也很有啟發作用。刻石的發明,曆史很早。唐代初期在今陝西省鳳翔發現了10隻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秦國的石刻。

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東漢時期石碑盛行。

175年,蔡邕建議朝廷,在太學門前樹立《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7通儒家經典的石碑,共20.9萬字,分刻於46通石碑上。每碑高1.75米,寬0.90米,厚0.2米,容字5000個,碑的正反麵皆刻字。

曆時8年,全部刻成,為當時讀書人的經典,很多人爭相抄寫。

後來特別是魏晉六朝時期,有人趁看管不嚴或無人看管時,用紙將經文拓印下來,自用或出售。結果使其廣為流傳。

拓片是印刷技術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古人發現在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濕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麵文字凹下處,待紙幹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麵上就會留下黑底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

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便出現了。

印染技術對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它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我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能夠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居住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地區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線染成黃、紅、褐、藍等色,織出帶有色彩條紋的毛布。

商周時期,染色技術不斷提高。宮廷手工作坊中設有專職的官吏“染人”來“掌染草”,管理染色生產。染出的顏色也不斷增加。至漢代,染色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礦物或植物染料為主。古代原色青、赤、黃、白、黑,稱為“五色”,將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間色。

青色主要是用從藍草中提取靛藍染成的;赤色最初是用赤鐵礦粉末,後來有用朱砂;黃色早期主要用梔子,後來又有地黃、槐樹花、黃檗、薑黃、柘黃等;白色用硫黃熏蒸漂白法或天然礦物絹雲母塗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櫟實、橡實、五倍子、柿葉、冬青葉、栗殼、蓮子殼、鼠尾葉、烏桕葉等。

隨著染色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和發展,我國古代染出的紡織品顏色也不斷地豐富,出現了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等顏色。

我國在織物上印花比畫花、綴花、繡花都晚。現在我們見到的最早印花織物是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印花綢被麵。

唐代的印染業相當發達,除織物上的印染花紋的數量、質量都有所提高外,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藝。特別是在甘肅省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團窠對禽紋絹,這是自東漢時期隱沒了的凸版印花技術的再現。

從出土的唐代紡織品中還發現了若幹不見於記載的印染工藝。至宋代,我國的印染技術已經比較全麵,色譜也較齊備。

明清時期,染料應用技術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乾隆時期的染工有藍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紅坊,染大紅、露桃紅;有漂坊,染黃糙為白;有雜色坊,染黃、綠、黑、紫、蝦、青、佛麵金等。

明清時期的印花技術也有了發展,出現了比較複雜的工藝。至1834年法國的佩羅印花機發明以前,我國一直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手工印染技術。

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麵,隻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版和鏤空板紙印的佛像。

總之,印章、拓印、印染技術三者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旁注]

雕版印刷 是最早在我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刷的《金剛經》,不過雕版印刷可能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我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是我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

活字印刷 是一種印刷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曆年間的畢昇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的誕生。

六部 從隋唐時期開始,中央行政機構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其職務在秦漢時本為九卿所分掌,魏晉時期,尚書分曹治事,曹漸變為部,隋唐時期確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的六官,秦漢時期九卿之職務大部並入。

石鼓 又稱“陳倉石鼓”,大秦帝國的“東方紅”。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共10隻,高兩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10個花崗岩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在每個石鼓上麵都鑿刻大篆體“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曆史。

蔡邕 (133年~192年)東漢時期文學家、書法家。後漢三國時期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是漢代最後一位辭賦大家。其所作賦絕大多數為小賦,取材多樣,切近生活,語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於世態人情,很有藝術的感染力。

凸版印花 在木模或鋼模的表麵刻出花紋,然後蘸取色漿蓋印到織物上的一種古老的印花方法。凸版淵源於新石器時代,當時用來印製陶紋。春秋戰國凸版印花用於織物得到發展。西漢時期有較高的水平,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3塊凸版套印再加彩繪製成的。

[閱讀鏈接]

秦代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隻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後稱為“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