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曆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朱記、戳子等各種稱呼。印章用朱色鈐蓋,除日常應用外,又多用於書畫題識,遂成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之一。古代多用銅、銀、金、玉、琉璃等為印材,後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後盛行石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雕版即刻書、刻版。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即雕版印刷術。
在隋末唐初,由於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文化事業也跟著繁榮起來,客觀上產生了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促進了雕版印刷的產生。
唐太宗執政時,皇後長孫氏收集封建社會中婦女典型人物的故事,編寫了一本叫《女則》的書。
長孫氏寫《女則》時非常用心,最難能可貴的是,她並不想用舞文弄墨來沽名釣譽,隻是對自己留下些許交代。
636年,長孫皇後去世了,宮中有人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裏。唐太宗看到之後,熱淚奪眶而下,感到“失一良佐”,從此不再立後。並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來。
在當時,民間已經開始用雕版印刷來印行書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則》印出來。《女則》由此成為我國最早雕版印刷的書。
雕版印刷的發明時間是在隋末至唐初這段時間。考古工作者在敦煌千佛洞裏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這是當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隻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時期。
唐穆宗時,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燁賣於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燁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由於唐代科技文化繁榮,印刷術在唐代取得了長足進步,印刷業已經形成規模。
當時劍南、兩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曆書在街上出賣。每年,管曆法的司天台還沒有奏請頒發新曆,老百姓印的新曆卻已到處都是了。
881年,有兩個人印的曆書,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發生了爭執。一個地方官知道了,就說:“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麼關係呢?”
曆書怎麼可以差一天呢?那個地方官的說法真叫人笑掉了牙。這件事情說明,單是江東地方,就起碼有兩家以上印刷曆書。
不僅當時印曆書,還在印其他書籍了。曆史學家向達在《唐代刊書考》中說:“我國印刷術之起源與佛教有密切之關係。”曆史的記載和實物的發現,都證明了佛教僧侶對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貢獻的。
唐代的佛教十分發達,曾派高僧玄奘西遊印度17年,取回25匹馬馱的大小乘經律論252夾,657部。
當時,各地寺院林立,僧侶人數很多,對佛教宣傳品需求量也很大,因此,他們是印刷術的積極使用者。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佛教印刷物,這些即是早期的印刷物。
早期的佛教印刷品,隻是將佛像雕在木版上,進行大批量印刷。唐代末期馮贄在《雲仙散錄》中,記載了645年之後,“玄奘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於四眾,每歲五馱無餘。”
這是最早關於佛教印刷的記載,印刷品隻是一張佛像,而且每年印量都很大,但遺憾的是未流傳下來。
現存最早有明確日期記載和精美扉畫的唐代佛教印刷品,是雕版印刷、卷軸裝訂的《金剛經》,其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件印刷品於20世紀初發現於敦煌莫高窟石室,由於得利於這裏的幹燥氣候,雖經千年存放,發現時仍完整如新。但它於1907年被英籍葡萄牙人斯坦因盜走,現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
這幅印刷品有明確的年代記載,證明是868年的雕版印刷品。這是由6個印張粘接起來的16米長的經卷。
卷子前邊有一幅題為《祗樹給孤獨園》圖畫。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在竹林精舍向長老須菩提說法的故事。卷末刻印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為二親敬造普施”題字。
經卷首尾完整,圖文渾樸凝重,刻畫精美,文字古拙遒勁,刀法純熟,墨色均勻,印刷清晰,表明是一份印刷技術已臻成熟的作品,絕非是印刷術初期的產物。
這也是至今存於世的我國早期印刷品實物中唯一的一份本身留有明確、完整的刻印年代的印品。
唐代印刷術的發展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印刷技術的進步起到了重大促進作用。
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在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
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至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
雕版印刷開始隻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期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現在仍然采用這種方法生產。
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即當時發行的紙幣。
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代初期,《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
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嘉靖以後,至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雕刻以杜梨木、棗木、紅樺木等做版材。一般工藝是:將木板鋸成一頁書麵大小,水浸月餘,刨光陰幹,搽上豆油備用。刮平木板並用木賊草磨光,反貼寫樣等木板幹透之後,用木賊草磨去寫紙,使反寫黑字緊貼在板麵上,就可以開始刻字了。
第一步叫“發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欄線,隨即刻字,次序是先將每字的橫筆都刻一刀,再按撇、捺、點、豎,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橫筆宜平宜細,豎宜直,粗於橫筆。
接著就是“挑刀”,據發刀所刻刀痕,逐字細刻,字麵各筆略有坡度,呈梯形狀。
挑刀結束後,用鏟鑿逐字剔淨字內餘木,名字叫“剔髒”。再用月牙形彎口鑿,以木槌仔細敲鑿,除淨沒有字處的多餘木頭。
最後,鋸去版框欄線外多餘的木板,刨修整齊,叫“鋸邊”。至此雕版完工,可以開始印刷了。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蓋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幹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成功了。
這種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清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麵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
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麵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麵一兩毫米。用熱水衝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
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麵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麵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版上揭起,陰幹,印製過程就完成了。
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至2000張,一塊印版可連印萬次。
刻板的過程有點像刻印章的過程,隻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
雕版印刷的印刷過程,有點像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
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雕版印刷的發展,為活字排版印刷的出現打下了良好基礎,此時,活字排版印刷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旁注]
《女則》 是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編寫的一本書,書中以古代後妃事跡的得失來教導自己。《女則》10篇,是長孫皇後去世後,在她的遺物中發現的。這樣一位母儀天下的賢後,她的生命及豐富的內心世界頗值得後人探討。
劍南 唐代的劍南道或稱劍南府。唐代開創了我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製。唐代初期貞觀年間,將全國劃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10道。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15道的格局。道下又設州。
玄奘 (602年~664年)唐代僧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我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曾遊學於天竺各地。所撰《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曆史地理之重要資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例如《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