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先導——印刷術2(2 / 3)

印刷術幫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們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如在早期德國的教會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鐵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師。這充分說明,印刷術能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會處境的機會。

總之,我國發明的印刷術不僅傳遍世界,而且為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旁注]

金屬活字 按照韓國的文獻記載,朝鮮銅活字名為“鑄”字,13世紀開始鑄字印書。據記載:1234年晉陽公崔怡在江華島用鑄字印成《詳定禮文》28本。韓國現存最早鑄字本是1377年清州牧興德寺印的金屬活字本《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民族文學 以民族劃分。如蒙古族文學,其代表作為曆史敘事長詩《嘎達梅林》。再如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譚》等。民族文學就是來源於生活,來自於人民的一種文化底蘊,它屬於這個民族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一種標誌,起到決定性作用。

教士 也叫做“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著“絲綢之路”送出它的信仰。

牧師 一種職業,是在一般基督新教的教會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人。《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與天主教中神父的不同在於牧師可以結婚,女性也可以成為牧師。在三級聖品製裏,牧師上一級是主教,低一級是會吏。

[閱讀鏈接]

約翰內斯·古騰堡是德國發明家,常被稱為印刷發明家。實際上,早在北宋時期我國就發明了活字,發明者的名字叫畢昇。古騰堡的貢獻是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的印刷機,從而使多種多樣的文字材料得到迅速準確的印刷。

古騰堡使用金屬的字母排列成印刷的書頁,而且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過去的木刻的底板無法重新使用,它們隻能印刻在上麵的那一頁,而無法用來印其他的頁了。直至今天為止古騰堡的做法還是印刷藝術中的一份珍寶。

印刷術的完善與傳承

在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後,經過曆朝曆代的努力不斷發展,活字原料又有擴展,製作工藝不斷提高,印刷品日益豐富。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印刷技術也迅速地改變著麵貌。在這一過程中,揚州對傳統印刷術的傳承獨具特色。

王禎是元代初期農學家,他結合北宋時期畢昇試驗過的木活字經驗,在安徽旌德招請工匠刻製木活字,最後刻成30000多個。

1298年,王禎用木活字將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縣誌》試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印了100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的方誌。

王禎創製的木活字,被他記錄在所著的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中,書中記載了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由於在原有印刷的揀字工序中,幾萬個活字一字排開,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於是他設計出轉輪排字盤,從而為提高揀字效率和減輕勞動強度創造了條件。

王禎用輕質木材做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7尺,輪軸高3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

字盤為圓盤狀,分為若幹格。下有立軸支承,立軸固定在底座上。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裏。

排版時兩人合作,一人讀稿,一人則轉動字盤,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內。印刷完畢後,將字模逐個還原在格內。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

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學家姚樞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

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昇原有技術。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時期傳統技術。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餘錄》、嘉靖年間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

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萬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古代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清代磁版印刷術創造者徐誌定,於1718年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煆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采用的仍然是畢昇用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