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曆經30年,製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翟金生又印了許多書。
後來的研究者在涇縣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製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5種型號。翟金生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昇的發明泥活字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萬至200萬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我國古代傳統印刷術呈現出不同的麵貌。在這之中,揚州對傳統印刷術的傳承獨具特色。
揚州剪紙傳承人張秀芳,揚州玉雕傳承人江春源、顧永駿,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張宇、趙如柏,他們是揚州民間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其中著名的是揚州雕版印刷“杭集刻字坊”第三代傳人陳義時。
杭集鎮,是揚州最為著名的雕版印刷之鄉,早在清光緒年間,陳義時的爺爺陳開良即開辦了杭集鎮最大規模的刻字作坊,當時的嫻熟藝人達30人之多。
後來,陳義時的父親陳正春再接拳刀,接刻了《四明叢書》、《揚州叢刻》、《暖紅室》等揚州曆史上一批著名的古籍,再次將陳家“杭集刻字坊”的牌子做響。
陳義時從13歲時起正式跟父親學習雕版刻字。當時陳家在杭集開刻字作坊,陳父則是遠近聞名的雕版師。他們家曾修補了《四明叢書》、《揚州叢刻》、《暖紅室》等著名的古籍。
陳父在彌留之際,把陳義時叫到床邊,叮囑他:“一定要將祖傳的雕版絕技傳下去。”陳義時含淚允諾。
陳義時後來來到了廣陵古籍刻印社,專門進行雕版刻字。一盞台燈、一隻時鍾、一桌一椅、一把刻刀、一把鏟鑿,這就是陳義時工作的全部。經他的巧手刻補,許多古籍重現生機。
陳義時一生都和雕版打交道。在刀刻的一筆一畫中,他感受到了我國文字藝術的無窮魅力。
作為一位我國當代雕版大師,也是全國唯一一位雕版國家級工藝美術師,陳義時有信心讓這朵“廣陵奇葩”綻放於文化百花園中。
[旁注]
王禎 (1271年~1368年)元代農學、農業機械學家,著成《王禎農書》或《農書》。《農書》附撰《造活字印書法》,記述其木活字版印刷術,為我國古代印刷術在發展中完善作出了貢獻。
方誌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誌。有全國性的總誌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製兩類。總誌如《大清一統誌》。以省為單位的方誌稱“通誌”,如《山西通誌》,元代以後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誌,如《南潯誌》。方誌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曆史及曆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姚樞 (1201年~1278年)元代初期重臣和著名理學家。姚樞本是金代人,天資聰穎,誌向遠大,以勤奮好學著稱於世。他為蒙軍的揮師南下,為保存弘揚中原傳統文化,特別是為程朱理學的恢複、傳播並使之發揚光大,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
徐誌定 清代磁版印刷術創造者。清代中期前印書,均以棗、梨木版刻字印刷,版易為蟲蛀,不易久存。他潛心研製磁土雕版成功。磁版印刷著墨均勻,筆畫清晰,而且版質堅硬,經久耐用。他用磁版印刷《周易說略》、《蒿庵閑話》兩書。現兩書存北京,為海內孤本。
翟金生 (1744年~1822年)清代嘉慶年間秀才,以教塾館為業,好學善詩。酷愛金石,能雕刻治印。讀沈括《夢溪筆談》後,萌生效法畢昇鑄活字版印書之念,製成堅硬如骨的5種規格膠泥活字10 萬餘個。又用膠泥聚珍版印成《水東翟氏宗譜》。
陳義時 出身於雕版世家,13歲起隨父學藝,在廣陵古籍刻印社從事雕版數十年。通過幾十年的潛移默化,學習俯仰,真正掌握了一整套的雕版技術,具體在:毛筆寫樣後,上漿、發刀、挑刀、修邊等,使之線條流暢,行行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和內容體現了雕刻技藝的傳承。
[閱讀鏈接]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革新,對我國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北宋時期畢昇發明的印刷術到元代尚未得到推廣,當時仍在使用雕版印刷術。這種方法不但費工費時,而且所刻雕版一旦印刷完畢大多廢棄無用。
王禎為了使他的《農書》早日出版,便在畢昇膠泥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試驗研究,終於取得成功。這一方法既節省人力和時間,又可提高印刷效率。轉輪排字法,是王禎的另一發明,為提高揀字效率和減輕勞動強度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