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之友——指南針2(1 / 3)

水上之友——指南針2

指南針與羅盤一體化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出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

指南針與羅盤的結合,是我國古代利用磁針的一大進步,使指南針的使用功能更加健全。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我國古人很早就用羅盤來分辨地平方位。

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秘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複雜的指針係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

我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製,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

於是,人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幹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

羅盤是風水師的工具,可以說是風水師的飯碗。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風水師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

在古代,如果一個風水從業人員,不管是名師也好,或是新入道的風水學徒,如果沒有接受師之衣缽,就不具備師承之關鍵技術秘術,通常不具備嫡傳傳承資格。

當然,這些經驗是否全麵和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羅盤上所標示的信息卻蘊含了先民大量古老智慧。

羅盤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天池、內盤和外盤。每一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天池也叫“海底”,就是指南針。羅盤的天池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圓柱形外盒、玻璃蓋組成,固定在內盤中央。

圓盒底麵印中央有一個尖頭的頂針,磁針的底麵中央有一凹孔,磁針置放在頂針上。指南針有箭頭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

天池的底麵上繪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在北端兩側有兩個紅點,使用時要使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

內盤就是緊鄰指南針外麵那個可以轉動的圓盤。內盤麵上印有許多同心的圓圈,一個圈就叫一層。各層劃分為不同的等份,有的層格子多,有的層格子少,最少的隻分成8格,格子最多的一層有384格。每個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

外盤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在四邊外側中點各有一小孔,穿入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於讀取內盤盤麵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剛買的新羅盤使用前都要對外盤進行校準才能使用。

羅盤有很多種類,層數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52層,最少的隻有5層。各派風水術都將本派的主要內容列入羅盤上,使我國的羅盤成了我國古代術數的大百科全書。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至唐代,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

唐僖宗期間國師楊筠鬆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係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幹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係統,用於表示方位。

於是,地平麵周天360度均分為24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15度,三山為一卦,每卦占45度。

二十四山從唐代創製後,一直保留至現在。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後天屬坎卦,先天屬坤卦;東北三山醜、艮、寅,後天屬艮卦,先天屬震卦;東方三山甲、卯、乙,後天屬震卦,先天屬離卦;東南三山辰、巽、巳,後天屬巽卦,先天屬兌卦;南方三山丙、午、丁,後天屬離卦,先天屬乾卦;西南三山未、坤、申,後天屬坤卦,先天屬巽卦;西方三山庚、酉、辛,後天屬兌卦,先天屬坎卦;西北三山戌、乾、亥,後天屬乾卦,先天屬艮卦。

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筠鬆創製的,楊筠鬆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隻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

楊筠鬆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幹、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麵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筠鬆晚年創製的。

楊筠鬆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麵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原來的方法過於粗糙。他通過反複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幹,用納音五行來表達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

楊筠鬆作為贛南楊筠鬆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

天盤也是楊筠鬆創製的。楊筠鬆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創製了天盤雙山。羅盤中隻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

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係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係統,為陰。由於天地左右旋的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位移影響,所以天盤理應右移,故楊筠鬆將其在地盤的方位上向右旋轉移位7.5度。

宋代時引進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於消砂出煞。人盤的二十四山比地盤二十四山逆時針旋轉了7.5度。人盤又叫做“賴盤”。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方位盤仍是24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隻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

南宋時期,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了有關這方麵的文獻:“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地羅,也就是羅經盤。文獻中已經把磁偏角的知識應用到羅盤上。

這種羅盤不僅有子午針,即確定地磁場南北極方向的磁針,還有子午丙壬間縫針,即用日影確定的地理南北極方向。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就是磁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