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戰神——黑火藥1(2 / 3)

乾隆皇帝觀賞煙火的禦座設在山高水長樓的第一層。在觀賞煙火時,當乾隆皇帝在歡樂聲中就座以後,晚會旋即開始。

首先是文藝節目,有樂隊合奏、摔跤表演、射擊演練、外國藝術家演唱等。

文藝節目結束後,乾隆帝親自宣布煙火戲開始,各木樁上的合子花引藥線同時引燃。頃刻間,隻見無數條金蛇風馳電掣,奇妙的焰火光芒耀眼,萬朵奇花次第盛開,夜空流光溢彩,如同白晝。

接著,身穿貂皮蟒袍的卸前侍衛每人手持合子花,連接燃放,合子內躍出各類人物和花鳥,活靈活現。

當最後一個合子花“萬國樂春台”燃燒時,布置在西廠沿河一線的所有花炮同時點著,頓時萬響爆竹齊發,彙成煙花怒放的海洋。

其實,火藥在研製發明過程中,它的實際應用先是被用於醫療,然後被用於娛樂和表演,後來才擴展到軍事領域。

煙火又稱“煙花”、“焰火”、“花炮”等。節日放煙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傳統,在新春、元宵或逢重大喜慶節日時,各式各樣的煙花如火樹銀花、魚龍夜舞。

世界上最早的煙火記載當屬西漢時期《淮南子》中“含雷吐火之術,出於萬畢之家”的說法。這便是後來煙花的雛形。這類煙火,火藥劑用量非常少,但足以供炫耀表演幻術之用。

在隋代時,煙火的製作方法已經變得更加複雜,成為宮廷娛樂中禦用的新鮮玩意兒。後來的宋代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認為:“火藥雜戲,始於隋煬帝。”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這段時期,真正意義上的火藥出現了。

唐代京都長安元夕煙火十分壯觀,當時的煙火表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不過,由於唐代的火藥製作工藝相對落後,煙花並沒有普及,而爆竹工業卻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唐代“燃竹驅祟”的方法很普遍。唐代開始有了火藥,人們把硝黃填入竹筒中引火燃燒,其爆裂的響聲更大,威力更強。

據傳,唐代的李畋就是製作硝磺爆竹的始作俑者,民間稱他為“花炮始祖”。唐代人所撰《異聞錄》對李畋其人有過記載。

李畋的驅祟辦法,不是簡單地“用真竹箸火爆之”,而是使用了“硝磺爆竹”,所以才把它當做一件新鮮事而記載下來。硝黃爆竹是爆竹的雛形,這也是“爆竹”一詞最初的來曆。

根據史學家的考證,從遠古至先秦,從漢代至南北朝,再至唐代初期所謂“爆竹”,都還不是用火藥為原料製造的,隻有到了唐代的李畋時期,用火藥為原料的爆竹才開始出現。不過,這還不是紙卷火藥的爆竹,而是用真竹填硝黃製作的。

正如清代人翟瀕在《通俗篇》中寫道:

古時爆竹,皆以真竹箸火爆之,故唐人詩也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又曰爆仗。

翟瀕這段話,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我國爆竹發明的來龍去脈。

至北宋時期,煙火文化初具規模,已經出現了煙火專業作坊和煙火技藝師,煙火技藝經過發展衍化日臻成熟。

藝人們用竹片紮成卷筒,或紮成人或物,將紙卷裹煙火藥劑,用引線點燃,在地上、水上乃至低空幻化為各種五彩繽紛的形象。這種娛樂方式,是民俗節日、戲曲文化娛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宋代皇帝也很欣賞煙火、爆仗與戲曲融為一體的聯袂表演。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皇宮在重大節日前總要買進爆竹煙火。

每當元月十六之夜,煙火燈彩令汴京成為了一座不夜城。繁華景象讓人向往而流連忘返。遊人能在臨安觀賞到“煙火、起輪、流星、水爆”等表演。

《後武林舊事》記載有宋孝宗觀看海潮放煙火的情景,書上說: 宋孝宗觀看八月十八的錢塘江大潮,水軍演習時,點放五種色彩的煙炮等到煙花燃燒的煙散去後,江上已經看不到一艘船了。由此可見,當時的煙火表演規模是十分宏大的。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詞人,他曾經寫過一首詞《青玉案·元夕》,其中有一句描繪元夕夜燈彩煙火的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這句話把火樹寫成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煙火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

令人讀後充滿想象: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

煙火在元代雜劇與詩文中也不乏描寫,最有名的數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一詩,其中有一句“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詩人觀賞了各色煙火,感到美不勝收,以“巧奪天工”稱譽煙火技藝師,確實是恰如其分。

明代煙火文化最豐富,雖然當時的煙火還是以單個施放居多,但煙火名目繁多,而且多以花卉命名。同時,明代煙火技藝的高超發達,在世界工藝史上堪稱一大創造發明。

明代官員沈榜曾詳盡披露燕城即現在福建省永安市煙火的製作方法:“用生鐵粉雜硝、磺灰等為玩具,其名不一,有聲者曰響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帶炮連聲者曰三級浪,不響不起旋繞地上者曰地老鼠。”

明代還發明了更為複雜的煙火戲,即利用火藥燃燒的力量推出一些小型木偶運動,甚至還演出一折折故事情節。

後來,明代中葉又創新了合子花,這種煙花方便保管、便於運輸,使用靈活,成為清代高檔煙花中的主要品種。還出現在水中燃放的,那是製成防水型的各類水鳥形狀。

明代的煙火戲技藝為現代火箭複雜程序的設計提供了實用參考模式。現代火箭複雜程度的設計原理,脫胎於明代煙火戲技藝,兩者都是利用燃燒速度控製程序。

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沿革,至清代,煙火技藝已經更加精妙,幾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清時已有作坊場所製造各色煙火,競巧爭奇,有盒子、煙火杆子,線穿牡丹、水澆蓮、金盤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腳、飛天十響、五鬼鬧判官、匣炮、天花燈等種類。還有炮打襄陽、火燒戰船等,展示出兩軍交戰拚殺、炮箭交馳的場景,令人驚心動魄,眼花繚亂。

清代宮廷喜慶煙花規模龐大,場麵壯觀,代表了當時煙火設計、生產、演技的最高水平。

每年從正月十三至十九,連續幾夜燃放,正月十九晚是放煙火的高潮,內廷王公大臣、在京外國貴賓均被特邀觀賞。

清代的京城固然是煙火繁盛的地方,但南方的蘇州城也毫不遜色。城郊、鄉村社廟元宵煙火會,保存了樸實的民俗活動風貌,別有一番節日的熱鬧和歡喜。老百姓們在這一段時間傾家出動,趕赴社廟煙火會。

春節期間,大凡賓客進門、出門,人們都要以鞭炮歡送歡迎,皇帝更是講究。

民間雖然沒有這樣在舉步之間燃放鞭炮的習俗,但春節期間頭一次來家拜年的親人或朋友,主人家也要鳴放鞭炮,用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祝福。尤其是對春節時拜訪嶽丈的新女婿和外孫、外孫女,鞭炮放的更為熱烈、喜慶。

於是,鞭炮把寒冷的冬天煽動得熱鬧而富有親情,如溫暖的春風沁人心脾,使人倍感愜意。

[旁注]

蟒袍 又被稱“花衣”,因袍上繡有蟒紋而得名。蟒袍在明代是官員的朝服,至清代才放寬限製,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隻在顏色、蟒數上有區別限製。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我國曆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

元夕 即元宵節,其時間為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農曆裏正月為元月,然而古人稱夜晚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這一天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李畋 (621年~?)唐代人。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

辛棄疾 (1140年~1207年)南宋時期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善於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趙孟頫 (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畫家,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閱讀鏈接]

唐代的李畋天資聰慧,隨父練就一身武藝,曾被多處聘為武術教習。父母去世後,他搬至獅形山上,與采藥人仲叟為伴。

一天,兩人上山采藥,偶遇風雨,回家後,仲叟一病不起。鄉人言稱為山魈邪氣實為瘴氣作怪,將危害一方。

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親曾說燃竹可壯氣驅邪,即試之,頗具聲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膽地在竹節上鑽一小孔,將硝藥填入,用鬆油封口引爆,效果極佳。

鄉鄰效仿,一時山中爆聲四起,清香撲鼻,瘴氣消散,仲叟病愈。

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

在火藥發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種拋石機拋擲石頭和油脂火球,來消滅敵人;火藥發明之後,利用拋石機拋擲火藥包以代替石頭和油脂火球。

根據史料記載,火藥首次用於戰爭是在唐代。自從火藥被用於軍事後,對戰爭的勝負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萬戶是明代人,他熱愛科學,尤其對火藥感興趣,想利用這種具有巨大能量的東西,將自己送上藍天,去親眼觀察高空的景象。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1483年的一天,萬戶手持兩個大風箏,坐在一輛捆綁著47支火箭的蛇形飛車上。然後,他命令他的仆人點燃第一排火箭。

隻見一位仆人手舉火把,來到萬戶的麵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說道:“主人,我心裏很害怕。”

萬戶問道:“怕什麼?”

那仆人說:“倘若飛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難保。”

萬戶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你不必害怕,快來點火!”

仆人們隻好服從萬戶的命令,舉起了熊熊燃燒的火把。隻聽“轟!”的一聲巨響,飛車周圍濃煙滾滾,烈焰翻騰。頃刻間,飛車已經離開地麵,徐徐升向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