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源流——精神核心2(3 / 3)

仲尼的“仁”的理論豐富了仁的內涵和外延。僅在《論語》一書中,談“仁”的條目就有100多處。仲尼的“仁”又成為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即所有人都從“愛人”的原則出發,從積極方麵講,要幫助別人立起來和發達起來;從消極方麵講,是不要把自己厭惡的東西推給別人。

仲尼還提出對執政者個人修養的要求,要求他們“率己正人”,做社會的表率、百姓的榜樣。“德治”是治理者的內在德性、人格修養在國家治理中的體現,即所謂的儒家理想人格的最終目標:“內聖外王”之學。因此,就有了仲尼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作為教育家,仲尼的理想人格楷模是做一個仁人君子。在他看來,仁人君子不僅要有宏遠的理想和對於這種理想的執著追求,而且更要通過長期不倦的自身修養實現崇高的君子人格。

仲尼所說的仁人君子忠於自己的理想,相信自己的價值,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使自己的行動符合仁義的原則。

仲尼既反對誇誇其談,自吹自擂,言而無行,言過其行,要求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切切實實幹出成績;又反對頑固不化,盲目蠻幹,不撞南牆不回頭,明知不對也硬幹的作風。要求君子謹慎求實,隨時準備修正自己的言行,老老實實地改正錯誤。

君子一定要敢於堅持真理,也必須隨時修正錯誤。要求君子盡量與社會上的各類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廣泛論述了君子與國君、朋友、父母、兄弟以及其他人相處的關係,特別強調“禮”對這種關係的約束。

這就要求,對親族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兒女要厚道,對國君和上級不僭越、不獻媚,對下級不盛氣淩人和威脅利誘。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進別人的壞事。

“中庸”是仲尼的重要理論之一。他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是至高無上的啊!老百姓缺乏這種道德已經很久了。”中庸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中庸的意思就是使事物矛盾對立的雙方都在一定限度內發展,從而使事物保持自己質的穩定性,永遠處於一種統一和諧的境界。

仲尼意識到了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重要性。仲尼看到,在社會生活中,君臣、臣民、官民、列國、父子、夫妻、兄弟等,都是對立的一對矛盾。為了保持彼此之間統一和諧的關係,彼此的行動都要有一個“度”,超過或不足都會破壞這種統一和諧的關係。

仲尼的中庸學說是一種治國的藝術、處世的藝術和自我修養的藝術。中庸學說推進了禮學的深化,並使仲尼的正名說向前發展了一步。其中心目的不外乎要求人們正視自己的等級名分,一切都在禮的框架內活動,以求得上下關係的和諧與社會的安寧。

除了“仁”這一治國思想外,仲尼所創立的儒家思想,還包括教育和美學兩方麵的內容。

在教育方麵仲尼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仲尼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仲尼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仲尼的弟子子路請教先生:“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仲尼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曆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裏能馬上就著手去做呢?”

冉有也以相同的問題請教先生:“聽說一個人的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仲尼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

公西華看到同是一個問題而先生給出的答複卻不同,他覺得不可理解。仔細思索了一番,仍然是想不出所以然來,便去向先生求教。

仲尼說:“冉有這個人遇事常常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則遇事輕率,常常魯莽行事,所以要叮囑他處事慎重。”這就是仲尼因材施教的一極好的例子。

人與人的個性是不同的,顯然處事的方法和結果也不一樣。作為一個老師,就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施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

在美學方麵,仲尼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仲尼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做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仲尼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仲尼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氣質,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漸形成的。儒家思想規定了我國文化的特質,造就了中華民族的風骨,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麵貌。儒家思想對我國社會的鞏固、發展和延續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旁注]

竹簡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劄”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這極大地限製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至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論語》 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僭越 超越本分,古時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器物等,尤指用皇家專用的。表示臣下身居卑位敢於指點君王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犯上行為的謙辭。現在指無權冒用或要求,盜用,非法霸占。可與越俎代庖對照使用。

[閱讀鏈接]

有一次,孔子路過了一個小村莊,村路七岔八岔,一時找不到去路。他看見路旁邊,有一個小孩子正蹲在樹上。他走到樹下,抬起頭來,剛要問路,但這個孩子異常淘氣,對著孔子撒尿,弄了孔子一身。

按照常理,遇到這事,肯定是讓人氣不打一處來的。可是孔子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麵色和藹地對小孩子說:“你從樹上下來,我有好吃的東西送給你。”

小孩子一聽說有好吃的東西,趕緊從樹上下來。孔子果真給了他一些好吃的東西。

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孔子是多麼仁愛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