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又寫了一篇近2000字的對策,在策問中,他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政治觀點。然而在字裏行間,無處不充溢著孔孟的儒家思想。這一篇文章更詳細、更係統地提出了為君之道和治理天下的方法,對漢武帝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在策問中,董仲舒敘述了自堯以來,直至周文王的幾位君王的所作所為,得出結論說:“由此看來,帝王治國的道理是一致的,然而之所以有‘勞’和‘逸’之分,主要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的緣故。”這實際上是回答了漢武帝有關“勞”和“逸”的問題。
君王的“勞”和“逸”是因為時境的變化。對於“奢”和“儉”的問題,他引用孔子的話回答說:“所以孔子說:‘奢則不遜,儉則固。’”用以說明“儉”是自古治國的一項重要原則,對國家的興亡有著深遠的意義。
隨後,董仲舒又用大量篇幅向漢武帝建議實行有為的政策。他認為曆史上有為的帝王能做到“有為而治”的話,便天下升平;相反,如果做不到的話,便會天下大亂。而能做到有為的帝王,正是與儒家的主張相符合的;不能做到的帝王,則與儒家的主張相背離。
他還引用曾子的話說,希望漢武帝尊崇適合於他自己的思想,並做出相應的行動,自然可以成為與前代賢明聖主相並肩了。接著,董仲舒順承他在頭一次奏章中的提議,建議漢武帝興辦太學。
董仲舒的兩次“對策”逐漸深入而明確地提出了尊儒興教,德刑並施的主張,贏得了漢武帝的充分信任。但漢武帝意猶未盡,又下第三道策問: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的治國思想不一樣?
董仲舒的回答是:是因為天性完整而人性不足。針對當時的治國問題,董仲舒指出,大漢建國至現在已經70多年了,不如回頭來進行改革,改革了就能好好治理,國家治理好了,災害就會一天天消除,福祿也就會一天天到來。執政能適合人民,自然會得到天給予的福祿。
《天人三策》的三問三答看起來就像一個渴望知識的後生請教一個學有所成的智者,這裏麵可以看出董仲舒高屋建瓴的理論水平和漢武帝超人的智慧。
董仲舒以其滔滔不絕的口才和充足的理論準備,借助於可以自由闡發的春秋公羊學,投漢武帝之所好,公開援道入儒,在融合儒道、用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資料充實、發揮儒家義理的基礎上,建構了一個讓武帝心醉的“三綱五常”政治儒學體係。
在3次策問中,董仲舒既回答了皇帝的提問,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麵對董仲舒的回答,漢武帝滿意了。
但董仲舒並未就此擱筆,緊接著他又寫了一些文章,極力讚美儒家思想。他把《春秋》作為儒術的象征提了出來,而且還把它提高到上察天道,下察人事的神聖地位。然後,他又表達了獨尊儒術的主張。他說: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宜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治製數變,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為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這段話,學界多年以來一直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8字加以概括。
董仲舒所總結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得到了漢武帝的認同,漢武帝由此施行了一係列措施,對當時的社會和曆史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董仲舒以“君權神授”這一基本思想和模式,也為“大一統”的我國古代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成功範式,影響、造福中華民族近2000多年。
[旁注]
黃老之學 戰國時期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因尊奉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故名。主張“無為而無不為”,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待時、因時而動,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對策 漢代出現的察舉製度的一種考試方法,又稱“策試”。公元前178年,漢文帝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並親自加以策試。察舉對策製度自此而成立。所謂對策,就是把策題書於簡冊之上,使應舉者作文答問。對策兼有征詢政見與考核才識的雙重意義。
太學 是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時期。漢代始設於京師。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我國教育史上的奇葩。
皇後竇氏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竇漪房,漢文帝之後,西漢景帝之母,漢武帝之祖母。清河郡人,出身於良家子女,呂後時被選進宮。她是西漢王朝最後一位信仰“黃老思想”的管理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陰陽家 是流行於戰國末期至漢代初期的一種學派,齊人鄒衍是其代表人物。大體而言,鄒衍的陰陽家思想表現在將自古以來的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並試圖進一步的發展,用來建構宇宙圖式,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
[閱讀鏈接]
在西安南城牆東段內側,有一條小街道,叫“下馬陵街”。它東至和平門,西通柏樹林街南口的碑林博物館。在這條街偏東北側就是董仲舒墓所在。董仲舒墓也叫下馬陵。
董仲舒去世後,漢武帝親自為他選擇安葬之地,並在陵前修建董子祠。出於對董仲舒的尊敬,據說漢武帝每次經過他的陵園時,30丈之外,便下馬步行,隨從臣子照例這樣做。從此後也便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騎馬者,乘轎者,凡經過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來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