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新解——正統思想2
董仲舒追求的儒學思想
董仲舒文幸而人不幸,在對策後,他並沒有在朝廷任職,而是被漢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裏當國相。
劉非是漢武帝的哥哥,此人是一介武夫,但因為董仲舒當時聲望很高,是舉國知名的大儒,所以對董仲舒非常尊重。劉非把董仲舒比作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的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像管仲輔助齊桓公一樣來輔助自己,以篡奪中央政權。
但是,董仲舒是主張“大一統”的,因此,對於劉非的發問,他借古喻今進行了規勸,指出:“仁人者,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意思是說:正人君子,應當端正與人相交往的態度,不要為了能夠從他人那裏獲取某種好處或達到某種目的,才決定和他人結交。
董仲舒的這句話,實際上是暗示劉非不要稱霸。推而廣之,是希望劉非說任何話,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是為了匡扶正義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董仲舒為江都易王相6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澇之類的活動。在這個階段,有一件事對董仲舒的一生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元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發生了大火,董仲舒認為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帶病堅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對漢武帝發怒。
結果奏章還沒上,正巧朝廷大臣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見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給了漢武帝。漢武帝看後大怒,決定將董仲舒斬首。後憐其才,又下詔赦免,但江都王相卻被罷免。
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說災異之事,而是幹起了老本行,從事教學活動,又教了10年的《公羊春秋》。
公元前125年,丞相公孫弘又推薦董仲舒做膠西王劉瑞的國相。劉瑞也是漢武帝的哥哥,他比劉非更凶殘、蠻橫,過去不少做過他國相的人都被殺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劉瑞對他還比較尊重。
董仲舒在劉瑞這裏一直小心謹慎,心神不安,唯恐時間長了遭到不測。遂於公元前121年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從此以後,也就結束了他的仕祿生涯。
董仲舒雖然結束了仕祿生涯,但真正的儒者不會因為官場失意而意誌消沉,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低穀或許更能錘煉強健的人格。
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史記》說“董仲舒為人廉直”。是真儒,其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明道”、“行義”;是純儒,其事君的準則就是“廉直”、“勿欺”。既是廉直勿欺,就注定了他不會阿附取容,以博高位。
董仲舒罷相家居,已經年逾古稀,但他並沒有高蹈肥遁,不問世事,而是魂牽斯文,憂國憂民。朝廷凡有大事,常下詔垂問,甚至有的刑事案件也派使者和延尉張湯前往董宅,問其得失。
董仲舒引經據典,一一作答,皆有條理,共決大案要案232件,後編為《春秋董仲舒決獄》一書,成為漢晉之間司法斷案參考的經典文獻。
他還常常就重大時政發表看法,上疏獻計獻策。當時關中民不好種麥,他建議多種冬小麥,以避饑荒。還針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建議限民占田,抑製土地兼並。
當時漢武帝外事四夷,特別是與匈奴的戰爭,使天下虛耗,戶口減半。目睹那一場一場痛苦的較量,董仲舒也進行了自己的思考。
他認為:“義動君子,利動貪人”,對於像匈奴這樣的貪人,主張“與之厚利以沒其誌,與盟於天以堅其約,質其愛子以累其心”,使其進有所貪,退有所忌,庶幾可達到“胡馬不窺於長城,羽檄不行於中國”,與鄰為睦的目的。
董仲舒曆經仕途沉浮,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他的道德修養。作為一個典型的憂患型人物,他進亦憂,退亦憂,就像後來的北宋文學家範仲淹說的那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種人格,是自孔子以來就形成的古代儒者的人格,當然也是被譽為“統儒”的董仲舒的天性。事實上,這種忠君、憂國、愛民的憂患意識,一直伴隨董仲舒終生,直至死而後已。
董仲舒代表著一個階層,這個階層就是“士”。士,原本是邦國時期最低一級的貴族,其上依次是大夫、諸侯和天子。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他們都是“領主”。士卻沒有領地,頂多有一塊沒有主權和治權的田地。沒有領地,所以沒什麼家產。
事實上,在我國古代,士的安身立命之本,無非就是修齊治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第一件事是士自己的,後麵三件事則分別是大夫、諸侯和天子的,但需要士來幫忙。
也就是說,士,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強道德修養,學成文藝武藝,這就是修身;然後幫助大夫打理采邑,這就是齊家;輔助諸侯治理邦國,這就是治國;協助天子安定四海,這就是平天下。
在家裏,董仲舒總結了自己50餘年治學的心得體會,加上對《春秋公羊》等的研究,寫成了17卷82篇《春秋繁露》。
他仍繼續從事對《春秋》微言大義的研究,從《春秋》的某些語言作出很神秘而又實有所指的注解。這就是漢代興盛的“今文經學”的初期,他寫了許多有關“今文經學”的文章。所謂今文經學是指用秦漢時期流行的隸書寫的解釋《春秋》的文章,首先做這種文章的就是董仲舒。
除了研究這類經學的文章以外,董仲舒還整理了各次上疏的文章和其他一些議論性的文字,據史書記載,他一共寫了123篇這類文章,然而到現在,大部分已經遺失,流傳下來的隻有10多萬字。
董仲舒並沒有把自己寫的書命名為《春秋繁露》。相傳他成書之前,夢見有龍入懷,於是創作了這本書,這當然隻是傳說。然而他寫了好幾十篇文章,分別叫《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等,卻沒有把他們編撰成書。一般認為是後人輯錄編纂而成的。因為這些文章是一部連貫的儒學之書,於是給它們冠名為《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大致上體現了董仲舒的思想。然而他在書中摻雜了不少關於神學的內容,從頭至尾都貫徹著他的神學觀。他還強調了天的至高無上。在《五行相生》篇中,他又重複了自己關於陰刑陽德的說法。
董仲舒從儒家思想出發,在書中表達了“仁義”的改良主張。在《仁義法》篇中,他解釋“仁義”為“愛人”、“克己”。在《製度》篇中,他還指出土地兼並是社會等級破壞、農民貧困作亂的原因,還主張廢除奴婢製。在《身之養重於義》中,他說以“利”“養體”,是人之天性,因此要用“禮”來防範老百姓,引導百姓如何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