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新解——正統思想2(3 / 3)

戴德一聽是兄長之子,真是又驚又喜,忙說:“孩子,我是你的叔叔呀!”

小孩曾經聽母親說有個在朝做官的叔父,今天終於見到了,當然高興,急忙下跪。

戴德高興得哈哈大笑,隨之詢問了一些情況,小孩一一作了回答。

祭祀完畢,戴德帶侄兒回到家中。過完年後,戴德將侄兒帶到任上,取名戴聖,供其讀書。

戴聖天資聰穎,又肯吃苦,進步很快。後於朝廷選賢考試中名列榜首,本應委以重任,但當時漢代規定,一家人不準同時在朝奉君。

戴聖據理力爭,陳述了“國家興旺之道,在於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道理,並辯解說:“我與戴德不是一個戴家人,他是大戴,我乃小戴。”後被錄用,與戴德同朝居官。

自從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西漢朝廷把5種儒家經典著作《易》、《尚書》、《詩》、《禮》、《春秋》作為學校講授的主要內容,這5種著作即稱為“五經”。漢武帝還為此專設五經博士進行講授。

在這之後,解說五經者越來越多,但也出現了經越說越細碎,歧見異說越來越多的情況,使學員不知所從。為此,漢宣帝在公元前51年,於石渠閣親自主持禦前會議,“詔諸儒講五經同異”,評定其正誤。

“二戴”作為禮學專家,將古今記述、論述解釋禮儀的文章收集起來,加以整理,編成《禮記》一書。

本書內容主要是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其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曆史、祭祀、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麵,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中的《大學》有兩個版本體係:一是古本《大學》,即戴德、戴聖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原文;二是後來經南宋理學家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傳的《大學章句》本。

《大學》從成篇直至北宋儒學複興之前的千餘年間,作為經學化的《禮記》中的一篇,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此間雖有鄭玄為之作注,孔穎達為之作疏,卻都是並《禮記》而行。雖然如此,《大學》所秉承的往聖先賢德性倫理政治之道,卻並未中絕。

事實上,在“二戴”按次排序完成古本《大學》之前,遠古先民就已經進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二戴”正是在豐富史料的基礎上,對源遠流長的大學之道進行了概括。

據《尚書·虞書·堯典》記載:古代傳說中的帝堯,嚴肅恭謹,明察是非,善於治理天下,寬宏溫和,誠實盡職,能夠讓賢,光輝普照四麵八方,以至於天上地下。

他能夠明察有才有德之人,使同族人親密團結。族人親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協調諸侯各國的關係,民眾也隨著變得友善和睦起來了。由此可見,帝堯修德行仁的從政方式。而帝堯的後繼者們,同樣遵循先賢道統:

舜慎重地讚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常法,人們都能順從。舜總理百官,百官都能承順。舜在明堂四門迎接四方賓客,四方賓客都肅然起敬。

大禹強調君主能重視做君主的道理,臣下能夠重視做臣下的職務,政事就能治理,眾民就能勉力於德行了。

商湯不親近歌舞女色,不聚斂金錢財物。勉勵品德之人給予官位,勉勵功績之人給予獎賞。任用別人就像任用自己一樣深信不疑,改正過錯後就無遺憾。能夠寬厚能夠仁愛,對億萬人民明確地顯示了誠信。

周文王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周武王完成了周文王的事業,不敢丟棄周文王的善德,謀求順從周文王寬容的美德;周公同心同德輔佐天子,考察記載成績突出的人,用自強不息的道理來訓誨下級官員。官員們敬天順民、恒守常法,安撫百姓,用德政給人民帶來富足與安寧的生活。

這種源遠流長的德性政治實踐傳統,被“二戴”以前的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概括為理論性教言,從而凸顯了從內在成德到外在立功之先後次序的記述和論說。

以《大學》為儒學進路的從主體終生不輟的德性修養到由近及遠地成就其社會政治事功的大學之道,乃是儒家先賢之垂範而一以貫之的實踐和學思傳統。這恰恰就是由“二戴”《大學》所經典表述的大學之道得以形成的深厚思想資源。

“二戴”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個人修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認為,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體,選擇離群索居是不可取的。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價值逐漸實現的過程,而不是外在強加給人的義務。

2000多年來,我國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崇高的指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鑄造了強健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旁注]

戴德 西漢時期梁國睢陽人,郡治現在的河南商丘,漢代禮學家,今文禮學“大戴學 ”的開創者,作《大戴禮記》。宣帝時立為博士,稱“大戴”,也叫“太傅《禮》”。

戴聖 西漢時期梁國睢陽人,與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後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今本《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為聖編。

石渠閣 閣名。西漢時期皇室藏書之處,在長安未央宮殿北。石渠閣由漢初丞相蕭何主持建造,修建的目的是為了收藏蕭何收集秦代的圖籍檔案。之所以叫“石渠閣”,是因為建築特點得名,在閣周圍以磨製石塊築成渠,渠中導入水圍繞閣四周,對防火防盜十分有利。

德性 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誠之性。語出《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事實上,“德性”一詞在道德思想史上頗受爭議。其確切定義、種類,及道德經驗中其他因素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都是爭論的焦點,都表現為強調道德主體的趨勢。

[閱讀鏈接]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至西漢前期《禮記》共有131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85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49篇,稱為《小戴禮記》。

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製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