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宏揚——踐行楷模1(2 / 3)

陸九淵 (1139年~1193年)。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與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朱熹齊名,史稱“朱陸”。是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祖。與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發並稱為“陸子”。

[閱讀鏈接]

吳與弼曾經在贛閩一帶遊學,學習傳統文化,傳播儒家思想。他秉性剛健強勁,以儒家精神規範自己的言行,時刻提醒自己遠離醜惡的人和事。

有一次,吳與弼在途中打算在一家旅店投宿。旅店主人見他是外地人,就比其他人多要住店的錢,並說出各種理由,百般索取。吳與弼剛直在心,堅決不給,見旅店主人如此唯利是圖,黑心索客,幹脆挑起擔子,離開這裏,冒著星星繼續趕路。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吳與弼剛進不懈和一以貫之的精神。

道德教育大家王守仁

如果說吳與弼推動明代儒學走向社會下層民眾,那麼,王守仁則完成了第二次文化下移。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心學集大成者。作為道德教育大家,他的教育思想體係核心“致良知”,極大地豐富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內涵。

王守仁是明代浙江餘姚人。據有關史料記載,幼年的王守仁由於母親早亡,父親又忙於科舉考試,非常受祖母溺愛,對他幾乎沒有約束,使得他所接受的是近乎放任式的教育。

童年時期的王守仁頑皮異常,經常逃課,不肯認真讀書,尤其喜歡玩軍事遊戲,製作大小旗幟居中調度,左右旋轉,頗有戰陣之勢。

王守仁少年時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托自己的誌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裏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王守仁12歲正式就讀師塾。當時朝政腐敗,義軍四起。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這件事情在王陽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

不久,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誌。王守仁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術、射術、兵法,日趨精通。1499年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

在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王守仁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王守仁。

有一次,張忠強令王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讓王守仁出醜。不料王守仁提起彎弓,輕易拉滿,“刷刷刷”3箭,三發三中,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

王守仁做了3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歸,結廬於會稽山龍瑞宮旁之陽明洞。故世稱“陽明先生”。王守仁病愈複職後,因反對宦官劉瑾,於1506年被貶謫貴州龍場驛丞。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仆寺少卿。

其時,軍事家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王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擢右僉都禦史,繼任贛南巡撫。王守仁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後來,王守仁拜江西巡撫,再調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

王守仁從34歲開始,就從事講學活動,直至去世。其中絕大部分時間均是一麵從政,一麵講學。他所到之處,講學活動不斷,並熱心建立書院、興辦社學、建立學校,對明代中期講學之風的興起和書院的勃興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作為道德教育大家,王守仁解讀和批判“格物致知”說,主張“心即理”,首創“知行合一”說,對《孟子》中“良知”的說法進行發揮,提倡“存童心”,強調萬物一體。其中的“修齊治平”思想頗值得玩味。

王守仁對格物致知說的解讀和批判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從道德修養的角度解讀其理論的內在矛盾;一是從朱熹身後的影響來批判格物致知說的“學術之弊”。

從前一個方麵看,由於王守仁年輕時期曾一度篤信朱學的格物說,然而當他用這種方法去進行個人的道德修養時,便發現無論是物去窮理,還是循序而讀書,都不足以解決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王守仁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他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鑒於朱學格物致知的教訓,王守仁主張心即理,並據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號,決心創立良知之學,用一種注重身心修養的學說來取代朱熹沉溺辭章、博而寡要、支離決裂的格物致知說。

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王守仁在“致良知”的體係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主張。王守仁認為,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夠靜下心來,摒棄自己的私心雜念。光是自己坐在那裏想還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裏“冥思苦想”,坐久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喜歡安靜,討厭活動”,甚至成為“癡呆漢”,因此人還要多多“事上磨煉”,做到“知行合一”,這才是道德的完成。

他認為,人在道德修養上要多多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實踐,倘若隻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亂了,不去努力實踐,那平時所想的功夫,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王守仁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當有一個人看見一個小孩子掉到井裏麵,必然會動惻隱之心,倘若順著這種惻隱之心的自然發展,他必定會奔走呼救,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王守仁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但是,倘若這個人此時轉念,畏懼艱險,或者因為和孩子的父母關係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無行”了。

在王守仁所處的年代,兒童教育存在諸多弊端。如隻注重教會兒童一些章句之學,隻知道對兒童進行鞭打、體罰等粗暴的管教等。王守仁不僅對這種教育方法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而且也提出了他的兒童教育主張。

他認為,教育兒童時要努力適應兒童的“童心”,順應兒童的性情,鼓舞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樣才能夠使兒童覺得學習是有意思的,從而自覺接受教育。

其實,王守仁的這種兒童教育主張仍然是他“致良知”心學思想的體現,他提倡通過“存童心”,也就是順應兒童的性情發展進行教育,來喚起兒童心中所固有的“良知”,從而實現“致良知”的目的。

王守仁是宋明時期的儒學大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明中後期的思想界曾經風靡一時,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學的地位,左右我國思想界長達百年之久。

[旁注]

科舉 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製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製度從隋代至清代在我國實行了整整1300年,對隋唐時期以後我國的社會結構、政治製度、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塞外 “塞”指長城要塞。“塞外”,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稱塞北。包括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等省、自治區的北部。不過從古至今,說法也是不一的。南方的暖濕季風吹不到,西伯利亞的幹冷空氣首當其衝,氣候都比較幹燥寒冷。

陽明洞 位於貴州省修文縣城東棲霞山。因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謫為龍場驛丞時曾居於此洞而得名。王守仁在此3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寫出的。洞旁現存清代建築數座,石刻題詠甚多。

程朱理學 也稱“程朱道學”,是宋代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其由北宋時期湖北人“二程”即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至南宋時期朱熹集為大成。

[閱讀鏈接]

王守仁17歲時,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裏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至第二天嶽父才把他喚回去。

王守仁與夫人諸氏歸餘姚,船過廣信,去拜謁著名理學家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朱熹“格物致知”之學。從此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理學理。經過深入研究分析,後來,王守仁創立了自己的“心學”學說。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之責

古代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發展到明末清初,更加強調經世致用。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理念,當時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其意義和影響極為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談到“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他說的“亡國”,是指改朝換代,一個王朝的滅亡;“亡天下”,是指整個國家民族的淪亡。維護一個王朝的政權是君臣者的事,保衛整個國家民族,則是全國人民都有責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