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宏揚——踐行楷模1(3 / 3)

這句話在人們傳習和引用過程中,後被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概括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顧炎武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想?這就得從他的成長和他所處的時代談起了。

顧炎武誕生於明萬曆年間的1613年。那個時候,由於明代封建王朝衰敗,國力削弱。東北滿族領袖努爾哈赤乘機而起,不再接受明代朝廷的統轄,先於1616年建立地方性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後來其子皇太極將“金”改稱為“清”。明王朝為了同實力不斷擴大的後金作戰,導致國內矛盾加劇。

顧炎武的童年時代,所麵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嚴峻的社會現實。他從9歲起,便不間斷地讀我國古代的曆史名著如《史記》、《左傳》、《戰國策》、《國語》、《資治通鑒》等,還認真地讀了像《孫子》、《吳子》一類古人談軍事的書。這對於顧炎武成長後注重經國濟世的實學,學術上孜孜於進行新的探索,關心國家大事和民族命運,都有明顯的影響。

11歲那年,他的祖父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他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隻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

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以至於後來的他成了一個在學術上很有成就之人。

顧炎武已經是14歲的少年,進入昆山縣的官學,取得了秀才的資格。這時顧炎武在許多同學少年中,交上了一個名叫歸莊的好朋友。他們互以名節相砥礪,性情都耿直狷介,不肯隨俗浮沉,以致被人稱為“歸奇顧怪”。

當時這兩個年輕人稱得上是優秀之才。他們對社會現狀有著同樣的看法,對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都深惡痛絕,真可說是誌同道合。他們還參加了當時江南一帶知識分子的進步組織複社,同各地來的讀書人一道,既論文又議政,抨擊朝廷中的貪官汙吏,議論國家大事。

1639年,27歲的顧炎武又一次參加了為取得舉人資格而進行的考試,仍遭到了失敗。13年的親身經曆,使他深刻地認識到科舉製度的危害性。嚴峻的社會現實,更促使他做出了同科舉製度決裂的抉擇。此後,他便把全副精力用到挽救社會危機的探索中去。

顧炎武的家中收藏有很多圖書,他日以繼夜地從這些書籍中去搜集有關農業、水利、賦稅、礦產、交通等方麵的材料,打算編成一部分量很大的書。這部書雖然因為天下大亂沒有能夠編寫成功,但是,基本材料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

後來,顧炎武把這些重要資料一分為二,其中有關經濟資料的彙編叫《天下郡國利病書》,有關地理資料的彙編就叫《肇域誌》。這兩部資料彙編性質的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直至今天,對於我們研究我國古代尤其是明代的經濟史和曆史地理學,都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當顧炎武把自己的探索日益深入的時候,清軍很快進占北京,建立了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亡清興,改朝換代,麵對這樣的局麵,顧炎武為了實現拯救蒼生之誌,從1645年至1654年的10年間,一直在大江南北考察。後來又下決心遠離家鄉到北方去。

東漢王朝的伏波將軍馬援,早年處於艱難的環境之下,曾在北方邊地經營農田和畜牧。馬援當時說:“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這正是顧炎武要效法馬援的誌趣所在。

1657年春天,45歲的顧炎武從南京返回昆山。他將家產全部變賣,同好友歸莊等人依依惜別,踏上了到北方去的旅途,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萊州府。在這以後的三四年間,顧炎武逐漸把自己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整個山東、河北、北京,結交不願為清王朝做官的學者,同他們互勵氣節,研討學問。

1658年至1659年之際,顧炎武來到古稱燕、代的今河北北部地區,曆抵北京、薊州、山海關、十三陵等地。他在居庸關考察了曆代派兵戍守的下口,東望明帝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不禁感慨萬千,以詩記之:

燕代經過多感慨,不關遊子思風煙。

顧炎武不是一個漫無目的的旅行家,他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學者。這種襟懷在他同時所寫的另一首五言《秋雨》中反映得十分清楚,詩中寫道:“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顧炎武正是要通過在“四海”的實際考察,去探求曆史興亡變遷的原因。

山海關,北依角山,南臨渤海,為東北與華北交通的重要關隘。明代以來,這裏更是一個軍事要塞,明清代的興亡,就是從這裏揭開戰幕的。顧炎武登臨山海雄關,憑欄遠望,往事曆曆在目。

1662年,50歲的顧炎武決定把自己的活動範圍擴大至西北去,以便更廣泛地求友訪學,同時實際地了解那裏的國計民生狀況。

20多年來,顧炎武刻苦研究古代音韻學的專著《音學五書》,經過曆年來反複認真的修改,也已接近完成。從此,他開始了生平最主要的著作《日知錄》的撰寫。

1664年初,顧炎武結束在山西、陝西的考察,經由北京繞道河南,回到了山東。在山東章丘縣大桑家莊,他購置了一份田產,寄居下來。

幾年來,在山西、陝西、山東的遊曆中,顧炎武陸續結交了那裏的著名學者傅山、李顒、閻若璩等人。他們與顧炎武誌同道合,都成了他晚年最要好的朋友。

顧炎武定居西北,已屆垂暮之年,但決心在這裏探討“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十分可貴的是,顧炎武並沒有停留在對社會問題的暴露上,而且還進一步提出了許多積極的改革主張。

顧炎武首先把立足點放在發展生產上,這就是他一再強調的“厚民生”。他從西北地區的實際狀況出發,主張在這裏開墾荒地,而且還親自經營過墾荒事業。他認為應當在這裏發展紡織業,主張“每州縣發紡織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給裏下”,同時從外地招聘紡織工匠前來傳藝。

他從多年的實際調查中,了解到西北是發展礦業和畜牧生產的好地方,他在給自己的學生潘耒的信中,曾經寫道:

大抵北方開山之利,過於墾荒;畜牧之獲,饒於耕耨。使我有澤中千牛羊,則江南不足懷也。、

他還認為,要在西北地區發展生產,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必須進行賦稅征銀製的改革,以便減輕西北以及類似的一些落後地區人民的經濟負擔。他反對賦稅不加區別地一律征收白銀,主張:

凡州縣之不通商者,令盡納本色,不得已,以其十之三征錢。

顧炎武淵博的曆史知識和一生在各地的實際考察,他不僅把自己的看法寫進了《日知錄》,而且還專門寫了《郡縣論》、《錢糧論》、《生員論》等著名政論文章。這些著作,在我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是很值得重視的。

1682年2月14日清晨,顧炎武似乎覺得身體好了一些,準備出門去看望幾個朋友。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竟連上馬的力氣也沒有了,一失足栽倒在地上,從此便永遠起不來了。第二天淩晨,我國曆史上的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卓越的思想家,悄悄地離開了人世。

顧炎武作為開創一代學術的文化巨人,他的大量著作是留給後人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他提出並積極實踐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誌士。

[旁注]

梁啟超 (1873年~1929年)。清代光緒時期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是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我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歸莊 (1613年~1673年)。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顧炎武摯友。善草書、畫竹,文章胎息深厚,詩多奇氣。有《玄弓》、《恒軒》、傳世者名《歸玄恭文鈔》和《歸玄恭遺著》。

傅山 (1607年~1684年)。明清之際思想家、書法家。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長於書畫醫學。著有《霜紅龕集》等。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

李顒 (1627年~1705年)。李顒在理學上的造詣,被稱為“海內大儒”。李顒和眉縣李柏,富平李因篤統稱為“關中三李”。李顒的著作在康熙、雍正年間均有刻本,光緒時期補入《四書反身錄》等篇。

三藩之亂 是指清代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發動的叛亂。其中吳三桂勢力最大,不僅在經濟上是朝廷沉重的負擔,而且威脅到清代朝廷。平定三藩,對於清代朝廷來說,是真正完成統一、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誌。

[閱讀鏈接]

顧炎武小時候在嬸嬸的悉心教育下,學了不少的知識,不禁有些飄飄然。嬸嬸及時發現了這種思想苗頭,讓他背誦宋代劉基寫的《賣柑者言》這篇文章,然後問他這篇文章的意思。顧炎武說,文章揭露了某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華而不實。

嬸嬸意味深長地說:“如果一個人有了一點進步就驕傲自滿,這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又有什麼區別呢?”

顧炎武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顧炎武謙虛謹慎,經過長期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