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2(3 / 3)

劉少奇回答說:“我們目前集中力量解放華南各省,解決那裏的問題。至於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可能計劃在明年1月,或許是1月1日。”

“我想提請你們注意,國際上的敵人會不會利用所謂‘中國的無政府狀態’進行幹涉,甚至是聯合幹涉。這是敵人最毒辣的一著。”

蘇方還通報:美國密謀策劃把西北的馬鴻濱、馬鴻逵的部隊撤到新疆,與當地的大伊斯蘭主義、大土耳其主義者聯合宣布新疆獨立,成立“伊斯蘭共和國”,美國將立刻予以承認。斯大林特別提醒劉少奇必須防止帝國主義利用中國國內的無政府狀態進行幹涉。

劉少奇立即將這個重要情報和斯大林的意見電告毛澤東和中共中央。

美帝國主義的陰謀沒能阻止中國人民前進的腳步,反而堅定了毛澤東加快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決心。於是決定: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製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49年秋天,在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那段日子,一天,周恩來把參加政協的名單送到毛澤東的案頭。

毛澤東一邊翻看名單,一邊點著頭,笑著對周恩來說:“可以看出,你們拉這個單子是費了一番苦心啊。”

周恩來站在毛澤東的書桌前回答說:“我們要考慮各種因素,還要照顧到方方麵麵,總之要有利於成立聯合政府。”

毛澤東說:“是的,我們請人家來參政,就是要讓人家有事可做,我們共產黨絕對不搞一黨專製,要讓世人看見。”

“這隻是個初定稿,請主席審定。”

毛澤東笑著說:“這是一份‘聖賢榜’,也是一部‘天書’哩,各方麵的力量都包納進來了,很好,很好。”

新中國的第一屆中央政府,正是聚集了全國的“聖賢”。

在毛澤東構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過程中,曾有民主人士問毛澤東如何解決政權不穩,頻繁改朝換代的曆史慣性問題呢?

這是一個困擾中國很久的曆史問題。

自秦朝以來,統治者都逃不過這樣一個規律,開國欣欣向榮,建國兢兢業業,但曆經幾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繁榮往往被幾個“敗家皇帝”揮霍一空。

難道所有的統治者都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嗎?

對此,毛澤東堅定地說:“我們有人民代表大會和民主集中製兩個法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占大多數的人民掌握政權,讓人民當家作主。使我們的政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隻有這樣,才能穩步地實現民族的昌盛和國家富強。”

為了實現這個構想,毛澤東在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上語重心長地告訴全黨同誌:我們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須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須把黨外大多數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幹部一樣,同他們誠懇地坦白地商量和解決那些必須商量和解決的問題,給他們工作做,使他們在工作崗位上有職有權,使他們在工作上做出成績來。

毛澤東進入北平後,曾多次對大家說:“我們不能再長征了,我們要千秋萬代坐北京,沒有黨外人士進入政府就不行。”

在組建中央人民政府的過程中,各路英豪都齊聚北平共商國是,充分說明了新政權得民心,順民意。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眾多能人賢者的支持和參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是指日可待了。

1949年下半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北戰場和華北戰場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數百萬國民黨軍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偉大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已經被推翻,新中國急需一個全新的政權。在這樣的形勢下,新政協籌備會議便加緊進行。

1949年6月5日,在北平的中南海勤政殿裏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這裏隆重召開。

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發起者中國共產黨,以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共計23個單位,134人。大家齊聚在此,共謀建國大事。

經過熱烈討論,會議組成了以毛澤東為主任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周恩來任大會臨時主席,並致了開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