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建中財委4

應邀到京的華北機械公司經理沈鴻說:

北平解放以後,我在1949年2月隨華北工業部來北平任華北機械公司經理。大約在當年5月間,周太和同誌打電話來,要我去中南海見陳雲同誌,我按時而去。一見麵他就說:4年不見了,我們山溝裏的老辦法已經不夠用了,現在要管全國的大事了。你就來中財委工作吧。我欣然受命。10多年前讀過的《蘇聯五年建設計劃》那本書,又在我腦子裏回旋起來。就這樣,我就任中財委重工業處處長。

從1949年7月到10月,陳雲曾3次電請中央,調配幹部到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工作。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閑置黨外的財經人才,陳雲知道,周恩來與黨外朋友交往多,熟悉黨外朋友的情況,他便致信周恩來:

請你告訴我可以吸收哪些人來辦些事,各人的政治態度如何?

馬寅初就是在周恩來的推薦下,在陳雲一再敦促之下,擔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

在陳雲的極力邀請下,著名化學家、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侯德榜,擔任了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的高級技術顧問。

此外,陳雲還大膽吸收原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的10多名高級專家學者,如:孫越崎、孫曉村等。陳雲還從上海、南京等地吸收了10多名舊職員、大學教授和青年學生到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工作。

對於選用這些人才,陳雲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隻要這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要用,隻有這樣才能成大事業。我們不能說隻有某某人才是了不起的人才吧?不見得吧?社會上的人才不知有多少,許多人都不是這個‘員’那個‘員’。所以我們要有大的氣量,善用各種人才。單槍匹馬,革命到底是幹不成功的。”

章乃器、千家駒、沈誌遠等人是陳雲進北平後很快注意到的懂經濟的黨外民主人士。陳雲經常同他們交談,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章乃器、千家駒、沈誌遠提出:向香港商人購買棉花應盡快著手。陳雲就請章乃器代他起草給香港錢之光的電報稿,以便落實在香港購棉。

章乃器、千家駒、沈誌遠提出:上海解放後,外幣應禁用禁持。陳雲就請千家駒寫個禁用禁持外幣的意見。

陳雲在抓緊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隊伍及其他自身建設的同時,為了延長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工作職能,他還組建了一些歸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直接領導的外圍組織。包括建立全國性的花紗布公司,將中紡公司劃歸紡織工業部統一領導;建立全國性的土產公司,負責推銷各地土特產品;將華北貿易總公司改組為11個專業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