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一、二、三、四……張小博已經習慣於在上下樓的時候數著台階,也習慣於聽著那幾秒鍾才響一下的笨拙的腳步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分明地感到自己行動的吃力,甚至連一碗飯、一杯熱水都端不了。洗臉、洗腳、洗澡,在家裏媽媽爸爸幫他,在二姨媽家,姨夫幫他洗。有一次,他去姨媽家樓下的公共廁所,蹲下後兩腿發軟站不起來,他不得不用做小孩子時候的爬行方式,在廁所的髒地上爬了幾米遠,扶著牆壁,才慢慢直起腰站起來。
2OO5年中考的前一個月,張小博去上學,路上莫名其妙地跌倒了。這一次摔得比較重,他在地下坐了足足有十多分鍾,這才拖著疼痛難忍的右胳膊,慢慢地艱難地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又向前走去。像往常一樣,他沒有把跌倒受傷的事情告訴姨媽、父母,忍痛照常上課,晚上照常複習。也許是長時間的苦痛已經麻痹了他的神經,他竟沒有覺得他受了嚴重的傷。直到四五天後胳膊腫得抬不起來,他才告訴了媽媽,送醫院拍片後發現,右臂骨頭竟裂了一條大縫子!
張小博住進了富平骨科醫院,這一住就是近一個月。張小博怕耽誤學業,硬纏著家人將他的課本帶到醫院自學和複習。一有空閑,他就坐在病床上,用左手在書上勾勾畫畫。眼看離中考隻有兩三天了,他的傷還沒有好,出不了院。照顧他的姨媽勸他說,你已經耽誤了這麼長時間,課程跟不上,考試成績肯定上不去,還是放棄了,蹲一級。媽媽也向學校申請不參加考試,免試上高中。張小博聽說後急了,說:“我要考試,哪怕躺在病床上也要考,我要憑我的能力考上高中。”
沒有人能說服這個倔強的孩子。張小博按時回到校園,手臂上綁著夾板參加了考試。五門科目考下來,右胳膊被夾板磨出了一個大血泡。成績揭曉,他考了550分,名列全縣第11名,被縣一中免費錄取。
張小博的哥哥2OO5年考進陝西中醫學院了,一向愁苦的爸爸媽媽臉上綻開了笑容。但是,巨額的學費也讓爸爸媽媽發愁了。給小博看病,他們已經欠了別人的錢,現在孩子要上大學,沒有辦法,他們隻得把住房賣了,給兒子湊夠了上學的錢,又在親戚的資助下,開了一個小糧油部,賺點兒小錢度日。
張小博在學校裏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他進入高中以後,逐步對人生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張小博在日記中寫道:我想,人生應該是一杯咖啡,初入口,微苦,咽下去,香氣四溢,再喝就不苦了;人生應該是一次飛快的旅行,走過了,再不能回去;人生應該是一場再也不會播放的電影,需要你用心去品味、去珍惜。
張小博寫了一篇隨筆《陽光的味道》。這篇作品在《高陵報》上刊登,獲得“達利杯”校園作品大賽一等獎。張小博說,這篇文章是他不小心寫出來的,說這句話的時候,張小博的臉上現出一副自信和驕傲的表情。是的,他還是個孩子呀!他應該驕傲,也值得驕傲。張小博解釋的理由也很簡單:“我當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我想寫作文了,就想起了陽光,因為擁有陽光,我才覺得幸福,才覺得快樂。每次放學的時候,我頂著陽光,緩緩邁著步子,都覺得自己十分幸福。我覺得我擁有的陽光絕非表麵,而在內心。”
他現在並不覺得生活有什麼值得憂鬱的地方。也許是病痛曆練了張小博,他的成熟已經超出同齡人許多。在這篇文章中,張小博以豁達的精神風貌把從心底裏湧出來的語言付諸文字,並從心裏喊出一個聲音:我相信奇跡會出現!
奇跡!是的,奇跡是會出現,張小博已經17歲了,距離醫學的預言不到一年了。但是,由於堅持治療,由於豁達的心態,張小博並沒有在12歲時癱瘓在床,他還能夠走路,而且比以前走得更好。他還可以過幾乎與同齡孩子一樣的生活。這些可能都是上天賜給他生命和賜給他病痛時所料想不到的。
張小博的理想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學。他想,如果他成功了,愛他的爸爸媽媽、姨夫姨媽、舅舅舅媽、老師同學都會為他高興。因為這個,小博對時間抓得很緊,每天早上5點20分,張小博不用人叫,都能按時起床。爸爸也與他一同起床,幫他洗臉、上廁所,送他上三輪車——每天4元的三輪車費用是固定的。到了一中,他用十分鍾時間爬完三層樓梯,就開始了緊張的學習。早上和下午各四節課時間,他從不上廁所,強忍到放學,把節約的時間留給學習。
他又給媽媽帶回來一個好消息:在年級團支部改選中,他被選為支部副書記。學校專門給他配備了一個休息室。為他上廁所方便,還破例給了他一把教學樓廁所鑰匙,張小博成了縣一中老師和同學們關注的焦點。
他在大家的關心下更快樂地生活著。張小博曆數了這些年來關心他的老師,其中有武建菊、毛紅豔、宋麗萍、李振江、丁健康、王飛、張華、孫祥明、曹慧霞、趙海琴……
上初二時,張小博就加入了共青團,成為當年學校唯一一個入團的學生。上初一時,他寫了入黨申請書,高三成為預備黨員。校辦公室主任李振江和校政教辦主任王飛是他的入黨介紹人。
李振江在當張小博介紹人的時候感慨地說:我為能當張小博的入黨介紹人感到榮幸。一個老師、一個校領導為能當學生的入黨介紹人而感到榮幸,這也是少有的。
張小博好像已經忘記了死亡的威脅。媽媽要給他買輪椅,他堅決不讓。張小博說,如果我坐輪椅,就是屈服了命運,我不能向命運低頭,要向命運挑戰,要向生命挑戰。
其實,張小博也有發生嚴重情況的準備。他說,上蒼隻要再給我三四年的生命,讓我將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遞到媽媽手中,我就滿足了。如果老天寬容一點,再給我二三十年的生命,我就能幹更大的事,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對活著,張小博充滿信心。他在一篇隨筆中寫道:我一直在告訴自己,我和其他的病人不一樣,我活得很正常,我的病情並不像理論上所說的那麼嚴重,我要活到100歲。
如果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按現在的生活水平和條件,活100歲並不是很奢侈的事。然而,患病的張小博要活100歲,而且信心十足,這就顯得有點兒奢侈了。但是,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心情是決定生命存在的關鍵。記得一位名人說過一句話:有些人活著,但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死亡並不是一件大事,關鍵看一個人活著的質量和價值。
因為上大學選擇專業的事,張小博已經和爸爸媽媽商談了好多次。他喜歡文科,在文科上也很有造就,幾年來所取得的榮譽曾經讓他自豪過。但是,現在的張小博對榮譽已經很淡然了,文章當然還要寫,但是,他還想做比寫文章更大的事,來證明自己活著的價值。
一位前來采訪的市報記者勸他學文,在文科上繼續深造,他搖搖頭說不。一位老師勸他學微電子,他也拒絕了。他的目標是學軟件開發,像美國的比爾·蓋茨一樣,而且意誌堅定,信心百倍。
他對媽媽說,你出錢讓我上軟件開發專業,我掙了錢以後養活你。
媽媽哪能忍心拒絕兒子這個不算太高的奢望,但是,媽媽聽說上軟件專業比其他專業要多花不少錢,不知該怎麼辦。小博很快就要參加第二次高考了,這次測驗考試,張小博在感冒高燒39.5°的狀態下獲得全年級第三名,單科成績好幾門都在一二名。所以,對考上一流大學,張小博充滿了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張小博以高出一本分數線57分的成績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專業錄取。
張小博在一篇日記中寫道:
我活得值,有些人比我健康卻很愚昧,他們隻是拖著肉體旅行。我的生命是快樂的,我是堅強的,我為自己而自豪……我會堅強地走完剩下的路程,我要讓媽媽為我而驕傲!
漫漫人生路,張小博像一個苦行僧,在鼓足勇氣艱難地跋涉,雖然旅途充滿了艱辛,但是他的心裏有一個美好的憧憬,這個美好憧憬誘惑著他、激勵著他不斷向上攀登。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站在高處,極目四海,一覽眾山小。
(耖軍 楊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