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可插拔數據庫技術 甲骨文瞄準DBaaS
大數據
作者:邱燕娜
“DBaaS(數據庫即服務)是數據發展的重要趨勢。”甲骨文公司(簡稱甲骨文)係統技術高級副總裁羅萬安在10月23日舉辦的甲骨文雲數據庫與集成係統創新技術日發表主題演講時說。DBaaS避開了傳統數據庫部署在服務器、軟件等方麵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和後期維護成本高昂等問題,使雲計算模式下企業級數據庫部署變得簡單、標準和靈活。
甲骨文麵向雲設計的數據庫產品Oracle數據庫12c的很多特性都對DBaaS模式提供支撐。甲骨文副總裁及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喻思成表示:“Oracle數據庫12c采用多租戶管理的概念,通過可插拔式的結構實現數據庫集群結構。這是甲骨文對數據庫架構最大的改變。”
采用新的多租戶架構
據悉,Oracle數據庫12c是全球首款麵向雲設計的數據庫,它采用了多租戶架構,通過對不同租戶內的數據內容進行分別管理,能夠保障各租戶所需的獨立性與安全性。
相比采用傳統的數據庫架構每個數據庫都要獨立的內存、進程和數據庫文件,Oracle數據庫12c在保留各租戶自有功能的同時,能實現對多個數據庫的統一管理,提高服務器的資源利用效率。
采用革命性的可插拔數據庫
借助可插拔數據庫技術,Oracle數據庫12c在數據庫層而非應用層支持多租戶。借助可插拔數據庫技術,企業可以在單一實體機器中部署多個數據庫,而且每個數據庫都能以動態插拔的方式,在多租戶架構下擴充、整合、升級與備份。
這一特性還可顯著提高獨立軟件開發商(ISV)的應用部署效率。喻思成介紹,ISV隻需將用戶的應用以可插拔數據庫的形式插入多租戶數據庫後,即可在新平台上運行應用,從而避免了傳統應用部署所需的冗長步驟,並降低運行成本。
可插拔數據庫技術通過將數據庫和數據庫後台的隔離,大大降低數據庫部署對硬件資源的需求。
喻思成指出,與傳統數據庫相比,采用可插拔數據庫所需的硬件資源是傳統數據庫的1/6。OLTP(聯機交易處理)基準測試結果顯示,使用傳統的數據庫架構,50個可插拔數據庫僅需3GB內存,而50個獨立數據庫則需要20GB。同時,可插拔數據庫最多可以擴展到250個,而獨立數據庫實例最多隻有50個。
實現自動的數據優化
雲計算帶來了海量數據存儲問題,傳統的數據庫存儲結構已不能滿足海量數據的查詢需求,數據庫係統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複雜。針對這個問題,Oracle數據庫12c最新添加了熱圖和自動數據優化功能。利用Oracle數據庫12c提供的智能壓縮和存儲分層功能,數據庫管理員可基於數據的活躍性和使用時間,輕鬆定義服務器管理策略,自動壓縮和分層OLTP、數據倉庫和歸檔數據。
在數據分析方麵,Oracle 數據庫12c通過SQL模式加上麵向大數據的數據庫內MapReduce功能,最新的數據庫內預測算法,以及開源R語言與Oracle數據庫12c的高度集成,幫助數據專家可以更好地進行大數據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在Oracle數據庫12c上運行的每一個應用都能自動和透明地利用Oracle數據庫內存選件。Oracle獨特的內存優化可針對即時交易數據進行實時、專門的分析,加快O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