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姬命喪吳戈 蘇郡鍛造精良(1 / 1)

劍氣千年王虎丘,

盤根特為傳君留。

孫公更說生公法,

赦到青山木點頭。

蘇州城建好後,穩定的社會環境,首先促進了蘇州城內工業的發展,而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冶金業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蘇州社會的穩定,並為日後蘇商的崛起作了物質技術方麵的準備。

早在2000多年前,蘇州的冶煉業已經可以用十分發達來形容,這尤其表現在鑄造兵器方麵。“吳王劍”、“吳戈”,在當年享有盛名。屈原在《楚辭·九歌》中,用“操吳戈兮披犀甲”來描寫楚國軍隊裝備之精良。這充分證明楚國的軍隊是靠吳國的盔甲武器裝備起來的。有史書說,一把吳國生產的好劍,有“市之鄉市,駿馬千匹,千戶之都二”的價值,簡直是價值連城了。吳國的劍器之所以如此珍貴,是因為它良好的性能。《戰國策》載:“吳王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裏,吳王劍被描繪為“湛湛然黑色也”,從文字上看,那時的吳王劍已經有了鋼鐵的特征,劍的表麵呈現出水波狀的花紋,這是一種淬過火的痕跡,或者是經過某種化學處理的結果。已經出土的吳王光劍,盡管被埋在地下達2500年之久,卻依然保持著湛湛然的金屬光澤,鋒利得可以切紙,由此可見當時蘇州冶煉鍛造技藝的發達。

蘇州鍛造兵器技術的發達羽化了蘇州人尚武的特質。從春秋到秦漢,蘇州人一直以武器精良、勇猛善戰而著稱於世。西楚霸王項羽起兵之際,專門在蘇州招募了八千江東子弟。就連那個與楚霸王演出一段千古絕唱《霸王別姬》、最後舞劍自刎的女主角虞姬也是一位風華絕代的蘇郡女流。虞姬是常熟人,常熟稱虞,故名虞姬。當年項羽在長江邊操練兵馬時,她慕名而往,參兵起事。這充分說明蘇州人對武義的崇尚。正是蘇州人這種尚武的特性孕育了蘇商幹練敏銳、處事不驚的優秀商業素養。而說到蘇州人尚武,我們又不能不提到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孫武。孫武並不是蘇州人,他是齊國人,其父也是個軍事家。孫武因避亂世而流寓於蘇州,常年隱居在穹窿山中。就連他那本舉世聞名的兵書《孫子兵法》也是在此時橫空出世的。後來他與伍子胥一見如故,相知相惜。當時的伍子胥正在輔佐吳王,他為了讓孫武為吳國效力,曾創造了一天向闔閭舉薦孫武七次的記錄。吳王闔閭自然很重視賢臣的舉薦,同時他也想試試孫武的本事。孫武自然也不想辜負好友對自己的期望,便請求吳王隨便給他一隊人,他可以當場把他們訓練成為強兵幹將。吳王見孫武很是嚴肅,便想與他開個小玩笑,就隨手指定以宮女為兵卒,以兩個愛姬為隊長,稀裏嘩啦地武裝成一隊,命孫武操練,看孫武如何應對。孫武領王命之後,首先向這隊女兵們立明了軍紀軍規、嚴明了軍法,然後又認真地向宮女和隊長講解操練要領。之後,他便以擊鼓為號,命令她們前進後退,左轉右轉。而這些宮女和寵姬們一直以為是在做遊戲,根本沒把孫武的軍令當回事,個個笑得東倒西歪,潰不成隊。孫武便再次宣明軍令,並且親自擊鼓,號令進退。哪知宮女們仍然嬉笑不止。孫武終於大怒,認為軍令既早已嚴明,有令卻不從,乃是隊長治兵不嚴之過,於是喝令將吳王的兩個愛姬當場斬首,以嚴軍令。吳王見孫武真要殺他的兩個愛姬,慌忙傳話為其求情。孫武不聽,說出了那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言,竟然真下令將吳王的兩個美姬正法了。吳王大怒,不想再任用孫武,後來經過伍子胥多次勸說才把孫武留在了身邊。孫武的到來為吳國帶來了治軍的大計。正是在這種嚴明的軍紀下,吳國的軍隊迅速強大起來,最終成就了吳王的千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