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傘勤骨幹力量和傘的數量有限,我們采取了地麵訓練普遍開展,實施跳傘分批進行的辦法。在旅成立大會的第二天,便抽調了部分幹部和骨幹突擊進行傘降試驗訓練,在顧問的直接指導下,僅僅經過11天的地麵訓練,大家便掌握了跳傘的動作要領和疊傘技術。
9月29日,我們在開封市南郊組織了新中國傘兵第一個跳傘日。旅司令部作戰科長王佑民、傘兵科長何廣田等62名幹部戰士進行了首批試跳。在第一架飛機上第一個跳出的是戰鬥英雄、一營營長崔漢卿,其他幹部戰士也緊跟著勇敢地跳出,都安全著陸。在現場參觀的全旅指戰員見此情景,無比興奮;跳下來的同誌懷著勝利的激動心情,向旅領導報告:“首次跳傘成功!”旅領導親自給62名同誌佩掛了跳傘紀念章。
這次試跳,揭開了“從天而降”之謎,極大地鼓舞了幹部戰士跳傘的信心和勇氣,全旅上下興高采烈,爭先恐後要求跳傘。
1951年3月14日,還組織沈元珍、李朝旭、毛鎮夷、淩衝窪等4名女翻譯進行了第一次空中跳傘,她們便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女跳傘員。
部隊普及跳傘後,各個分隊便投入了以技術、戰術為主要內容的突擊訓練。按照由簡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先幹部後戰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互教互學的方法,較快地提高了部隊的技術、戰術水平。在完成單兵技術、戰術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了班、排、連、營的攻防戰術訓練。
4月份,在開封縣朱仙鎮等地區進行了以排攻防為主要內容的野營訓練。5月份,全旅12個步兵連分別實施了奪取、扼守開封機場的空降戰術演習。5月底,在鄭州進行了以空降敵後方,奪取與扼守機場、火車站為課題的旅、營兩級首長、司令部帶通信工具的空降戰術演習;6月份,4個狙擊營分別進行了奪取開封機場的空降戰術演習。
上述不同規模的空降戰術演習,都是臨時出情況,采取突然空降的方式進行,使各級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得到近似實戰的鍛煉。
全旅經過10個月的突擊訓練,圓滿地完成了訓練計劃,取得了顯著成績。戰鬥員不僅能隨身攜帶輕武器和裝備跳傘,而且學會了用空投袋空投重機槍、迫擊炮、無後座力炮等重裝備,著陸後能迅速從空投袋內取出的動作。根據當時的戰術、技術素質和運輸機條件,部隊的作戰能力,已達到可以擔負1個加強連,即配屬重機槍、迫擊炮、無後座力炮共200人左右的空降敵後作戰任務。
同時,部隊在正規化建設方麵也取得了較好成績,行政管理、軍容禮節、內務衛生、器械體操、球類運動,在中南軍區空軍範圍內屬先進單位。
1951年6月28日,由副旅長方銘率領狙擊一營二連,參加了南京軍事學院在安徽臨淮關組織的河川進攻聯合演習。這次演習由劉伯承院長擔任總導演。在演習中,演習分隊各級幹部指揮果斷靈活,部隊動作逼真,較好地完成了演習任務,受到演習指揮部的好評,全體同誌受到了劉伯承院長、粟裕副司令員的親切接見。
1951年上半年,部隊受領了參加首都國慶兩周年閱兵的光榮任務。經過3個月的訓練,人人達到了要求。閱兵前,朱德驅車來到空降兵方隊駐地,一一詢問了傘兵生活、訓練情況,使全體人員受到極大鼓舞。10月1日上午,這個方隊以嚴整的軍容,整齊的隊形,雄健的步伐,通過了天安門,光榮地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同時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建設中,有了空降兵這個新兵種。
1951年秋,我們旅黨委召開了一次營以上幹部參加的黨委擴大會議。會議采取整風的方法,充分發揚民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進一步從思想上解決了兩個帶根本性的問題。
這次會議對空降兵部隊後來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為開創部隊建設的新局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