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得到了六十二師的讚同和上級的批準。
7月9日,艦隊和陸軍機帆船隊從海門啟航,因為遇到大風,船隊到琅璣山金清港集結待機。
10日拂曉,敵人一艘大型炮艇巡邏至琅璣山時被擔任警戒的3號炮艇發現。艇長求功心切,冒然出擊,結果被敵艦擊沉。
首戰失利,在陸軍和海軍上下引起很大震動。情況上報到軍區,軍區馬上來電,命令陸海軍部隊“立即撤回海門休整”。
然而,陳雪江認為,如果就此撤回,對我軍士氣極為不利。他對周師長說:“執行命令回去是可以的,但能不能打個勝仗再回去?這樣,對提高人員的思想情緒有好處。不然的話,今後的工作很難做。”
周師長聽了點了點頭。接著,他和陳雪江一起研究了敵情。
因為3號炮艇被擊沉,我軍解放大陳島的企圖已經暴露,所以,如果要打,就隻能選擇外圍島嶼。大陳島的外圍島嶼有兩個,一個是一江山島,一個是披山島。兩個島上的敵人兵力相同,但一江山島離大陳較近,容易得到敵人岸上部隊的支援;相對來講,披山島比較容易打。
於是,他們把攻擊的目標選在披山島,並做製定了作戰方案:並分兩路,一路佯攻大陳,牽製敵艦;一路奇襲披山。軍區最終批準了這個方案。
7月11日黃昏時分,佯攻部隊30多艘船從金清港浩浩蕩蕩地向大陳到駛去。19時,奇襲部隊4艘炮艇、兩艘登陸艇以及30多艘機帆船,搭載兩個營的步兵,直奔披山。
7月12日拂曉,艦隊駛近披山海麵,發現披山西麵錨地停泊著敵人“海鷹號”、“新寶順”號、“精忠一號”、“精忠二號”4艘炮艇和機帆船、帆船數艘。
我軍艦隊發起突然攻擊。
敵人遭到突然打擊,連起錨都來不及,慌忙砍斷錨鏈逃跑。“新寶順”號沒能跑掉,被堵在錨地裏。
炮艇大隊分隊長張家麟率領3艘炮艇奮勇追擊,將“精忠一號”圍住猛打,炮彈如下雨一樣落在敵艦上。敵人大隊長被擊斃。
失去指揮的敵人不敢再戰,打出白旗投降。
就在3艘炮艇在追擊敵人時,被堵在錨地裏的“新寶順”號雖然已經被打傷,但依然用輕武器頑抗。
我軍炮艇火炮口徑小,無法將其擊沉。在打不沉,靠不上的情況下,一〇七號艇首先開足馬力,向敵艦尾部猛撞。敵艦尾部被撞裂,一〇七號艇被卡住。
這時,張家麟率領3艘炮趕回,加入圍殲“新寶順”號的戰鬥。
張家麟指揮一〇三號艇向敵艦腰部撞去。在撞艦的一瞬間,艇員帶著炸藥包和集束手榴彈躍上敵艦,與敵人短兵相接。敵人指揮官被擊斃,其餘的19名敵人繳械投降。
接著,艇員們用炸藥包和集束手榴彈將敵艦艙底炸裂後,押著俘虜回到艇上。“新寶順”號沉入海底。
披山之戰,我軍炮艇大隊擊沉敵艦一艘,俘虜機帆船1艘,帆船兩艘,俘敵100多人,消滅敵人50多人。
陸軍登陸後,僅1小時就全殲島上守敵,俘虜敵人600多人。
1950年9月16日,炮艇大隊得到華東軍區的通令表揚。
奔襲披山戰鬥,顯示了剛建立的人民海軍的雄威。海上初戰的勝利,不僅鼓舞了一度低落的士氣,消除了小炮艇不能與敵艦作戰的顧慮,而且確立了我軍小炮艇打軍艦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