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40多天的“順天爐會”,將“三綱五常”、“仁義道德”與欺男霸女、謀財害命熔於一爐,培養出一批精於此道的骨幹分子。然後,這些骨幹分子被派往各地,“開荒”辦道。張五福便是在這次“爐會”後,被“師尊”親命為北平道長的。
張五福將總壇設在德勝門內興華寺街15號,並在南長街及後廠平庫開辦“樹民小學校”,以“樹民小學校董事會”的公開身份做為辦道的掩護機關。
不久,張五福又在琉璃廠開設一處“中華善書局”,設專人在此管理道中人員總冊和收支賬目,並印製發放經書道卷及各類文件,充當輿論宣傳機構。
一貫道在當時的北平地區發展之所以十分迅速,關鍵是得力於日偽政權的鼎力扶植。
一貫道上層道首為了與日偽當權者秘密勾結,積極吸收大批敵偽人員充當骨幹。依靠這些人的勢力,加之當時社會動蕩不寧、民生艱難困窘的形勢,一貫道得以大肆膨脹,短短幾年間便在城區、郊區以及外縣建立大小佛堂不計其數。
1943年,北平一貫道的發展達到曆史最高潮,在北平市內的近18萬道徒中,約有三分之一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入道的。
01945年末,張光璧將北平市道壇分為“孝、佛、忠、信、禮、義、廉”七善壇,設置善長,管理數個大壇,並委派陳明源、王秀貴、王維忠、王勳臣、馬書魯、米國權、安惠霖,以及後來的王鍾麟等人為八大中心代表,協助張五福管理道務。北平地區張五福主管的“信一壇”全力加速發展。
1946年,張五福為了便於統轄管理道務,又將其龐大組織進行重新規劃,分為外四組、內四組兩大塊:
外四組是以北平以外的重慶、西安、多倫等地區進行劃分;內四組則分別以北平前門大街、中山公園為界,分為外東、外西、內東、內西四大組,每組各由八大代表中的兩人執掌。
此時,北京一貫道已發展到全盛時期,僅中層以上壇就將近1400個,家庭佛壇無數,道徒20多萬人,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反動封建會道門組織。
1947年8月15日,張光璧猝死,他的老婆劉率真、兒子張英譽即與孫素珍爭奪道權,由此一貫道便分裂成兩大陣營:“師兄派”,又稱“正義派”;“師母派”,又稱“金錢派”。
“師兄派”以杭州為基地,主要活動於山東、上海等城市和東北、東南地區;“師母派”以四川成都為基地,主要活動於北平、天津、山西等華北和西南地區。北平道長張五福等人歸依在“師母派”孫素珍門下。
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一貫道因對抗解放大搞破壞活動而被部分取締,但殘餘勢力仍然很大。
1949年,隨著各地新政權的建立,在山西、河北等某些解放區,陸續展開取締一貫道的工作。大批一貫道頭子被依法懲辦或收容管製。
北平解放後,張五福召集內四組負責人在王府井大街福豐西服莊樓上秘密集會,宣稱“天時緊急,我將不出麵了,以後道中事務統由王鍾麟負責,單線傳布。”緊接著,他又以孫素珍的名義發布“慈諭防魔考”,以東北等地一貫道被大規模取締為鑒,要求道徒們“不忘弘願忍辱待時”,遇“考”時,一定要“咬緊牙關,虛虛實實,承認錯誤,不承認罪惡,賬目絕不承認”等等,為此,他們密謀了19條對策。
同年夏天,孫素珍自四川潛回北平,為籌措長期隱蔽活動經費,發起“度大仙”活動。在短短的時間內,全市各壇以度“楊六郎”、“白鳳仙”、“黑色大仙”等各種神仙為名,騙取道徒大量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