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南鎮反運動1
●鄧小平說:“剿匪已成為西南的中心任務,要迅速淨化四川土匪。”
●劉伯承說:“要以主要精力抓剿匪。剿匪也和打仗一樣,要集中兵力。”
●土匪們打著“反共救國軍”、“人民自救遊擊隊”的旗號,建立“江外反共基地”,妄圖實現其反革命的夢想。
● 西南鎮反運動
鄧小平、劉伯承部署兵力
1950年2月,鄧小平親自草擬上報中央的《關於西南情況和工作方針》的報告。
鄧小平在報告中寫道:
鑒於西南匪患的猖獗,剿匪已成為全麵的中心任務。不剿滅土匪,一切無從著手。當時,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封建地霸武裝,沆瀣一氣,妄圖顛覆新興的人民政權。
鄧小平的報告以加急電報的形式上報了黨中央,上報給了毛澤東。
2月6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西南軍區政委鄧小平同誌親自主持會議,並對剿匪工作進行重要指示。
鄧小平用濃重的四川口音斬釘截鐵地說:
剿匪已成為西南的中心任務,必須貫徹中央“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群眾”三結合的方針,正確執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在剿匪步驟上,要求首先殲滅腹心富庶地區之匪,然後推展至邊沿貧瘠山區,特別要迅速淨化四川股匪。
為了加強軍事領導與部署,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主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的領導機關為基礎,迅速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迅速開展西南地區的軍事鬥爭和鎮反運動。
2月9日,西南軍區在重慶舉行成立儀式,在會上,宣讀了中央軍委的命令:賀龍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劉伯承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陳賡、周士第、李達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員,李達兼參謀長,張際春兼政治部主任。
新組建的西南軍區,下轄川東、川南、川西、川北、西康、貴州、雲南軍區及以後成立的西藏軍區,直接執行該地區的軍事任務。
2月15日,西南軍區發出第二號剿匪令。指示各部隊根據鄧小平在西南局會議上報告的精神,布置剿匪工作,確定一個較長時期的剿匪方針。
在兵力部署上,西南軍區要求各地要有重點有計劃地將部隊分布於適當地區,切忌無重點地平分兵力,以致到處單薄,這樣才便於集中力量打擊敵人有生力量,確保每次戰役的勝利。
2月21日,西南軍區又發出第三號剿匪令,要求確定先大力肅清交通要道與經濟富裕地區,尤其是四川境內的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峨江沿岸,成渝、成萬、渝萬與浙築、昆築各公路沿線地帶之匪特,以保障交通安全順暢,同時要求各有關軍區與軍分區必須密切協同動作,防止此剿彼竄的現象,必須幹淨徹底地進行清剿,絕不讓敵人逃竄,絕不留下後患。
2月25日,川西軍區集中第六十二軍4個團,警備司令部3個團,第十八軍主力,第七軍第十九師和軍工兵師各一部,及溫江、眉山軍分區部隊,結合當地黨政機關,開始向匪患最嚴重的灌縣、崇寧、新繁、彭縣、鄲縣、崇慶、溫江、成都間,華陽、雙流、新津、大邑、新津、彭山、蒲江間,鄧睞、名山公路兩側及金堂以東地區,采取進剿及部分地區駐剿的方式,分別進行有重點的分區剿匪行動,重點清剿匪患集中的地區。
2月26日,西南局、西南軍區向黨中央、中央軍委請示:第十八軍推遲進藏時間,以便以一個月時間徹底剿滅進軍沿線匪特,掃清進軍障礙。這個請示得到了黨中央的認可。西南局、西南軍區於是集中力量,進行清剿匪特工作。
川西地區的匪患非常猖獗,這裏曾經是國民黨正規軍潰敗地區,匪特勢力特別強大。他們利用川西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多民族的特點,不斷發展壯大。
西南軍區第十八軍主力在川西軍區統一指揮下,在成雅公路西側及新津、眉山地區展開剿匪鬥爭,與匪特在崇山峻嶺之間展開了鬥智鬥勇的遊擊戰。
3月1日,蔣介石在台北宣布“複職”,自任所謂“中華民國總統”,又自我任命為“行政院長”及“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各部會首長”,大肆叫囂“反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