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的同誌們就是憑著這股勇敢頑強的精神,粉碎了“聯合國軍”多次進攻,堅守住了祝靈山陣地。
戰後,二三六團七連榮獲誌願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的“祝靈山阻擊戰鬥英雄連”光榮稱號。指導員房光超獲得“二級人民英雄”榮譽稱號。
25日,二十六軍轉移到仙岩山、七峰山、海龍山、旺方山、暈嶽山一線開始二線防禦。
二十六軍二三二團一連七班奉命堅守212高地。上午8時,美三師乘坐裝甲車、汽車、坦克沿公路由南向北開來,七班趁對方立足未穩,突然開火。全班在打退對方兩個加強連的連續進攻後,就剩下秦建彬一個人沒有負傷。
傍晚時分,美軍又組織了5個加強排,向212高地發起第三次進攻,秦建彬龍騰虎躍,西邊打一陣,東邊又打一陣,弄得敵人不知陣地上還有多少人。用手榴彈再次把對方打退了。
這時,陣地上一片寂靜,隻有秦建彬來回走動的腳步聲。他要監視對方,又要搜集彈藥,又要安慰傷員,他把黨證、日記和一些心愛的紀念品用油布包好,埋到地下。做完這些,他把手榴彈拉出弦,一個人守在那裏。
太陽下山了,山下的美軍士兵以為山上沒有人了便蜂擁而上占領陣地。
一個美軍士兵爬到離工事有10多米時,發現秦建彬握著手榴彈瞪大了眼睛站在那裏,不敢上來,隻是招著手叫他投降。
秦建彬當時想用手榴彈消滅他,但對方人很多,一個手榴彈不解決問題,他順手從掩體中拔出炸坦克的爆破筒,拉了導火索就向對方投去。“轟”地一聲巨響,美軍就被炸得粉碎了,秦建彬也被震得昏了過去。
等他蘇醒過來發現,美軍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陣地是我們的,我們勝利了!”他步履蹣跚地跑向負傷的班長報喜。
戰後他所在的七班全體立了一等功,秦建彬也在全軍英模大會上以96%的票數當選為“一級人民英雄”稱號。
二十六軍在二線防禦作戰中,打得最為激烈的是七峰山阻擊戰。
28日,美第二十四師、二十五師分別以大約兩個營的兵力對我第七十七師、七十六師之二二六團陣地發起攻擊。
美主力第三師及空降兵一八七團配合坦克10O餘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重點向我第七十八師防禦陣地七峰山、海龍山、旺方山發動猛烈攻擊。
誌願軍堅守七峰山、海龍山的部隊與對方反複爭奪11次,對方便以坦克40餘輛楔入基村西側,企圖分割我軍七峰山與2782高地之間的聯係。
然後,對方以一個團的兵力在炮兵、航空兵、坦克火力支援下向我七峰山衝擊,我堅守七峰山的第二三四團三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連續打退美軍7次衝鋒,斃傷美軍1O00餘人。最後,隻剩下副營長以下16人仍堅持戰鬥。
三營九連四班在抗擊對方向148高地進攻之時,創造了用反坦克手榴彈擊毀美軍坦克11輛、吉普車一輛,自己無一傷亡的戰例。
戰後,該班被命名為“反坦克英雄班”,班長雷寶森榮獲“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3月31日,在二十六軍大量殺傷對方,爭取時間,勝利完成了在“三八線”以南地區阻止對方至3月底的防禦任務後,當晚奉命除留小分隊遲滯對方外,其餘部隊轉移至都賢浦、內石橋、永平、土橋地帶繼續組織防禦,阻止對方從漣川、釜穀裏、中裏向鐵原方向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