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華川水庫閘門,用大水來減緩美軍北進的速度,是我軍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三四四團幹的。他們於9日4時在師作戰科副科長沈穆帶領下,來到大壩,讓看守水庫的朝鮮工人把10個泄水閘門全部提了起來。洪水不但衝走了美軍的一個炮兵陣地,把公路也衝垮了。
美軍陸戰一師七團對“水庫”這個詞特別敏感,他們對不久前在長津水庫遭到的厄運至今心有餘悸。但是,也許就是在這樣的回憶中,他們居然想學習一下誌願軍的戰術,對華川水庫來了一個突然的襲擊。
李奇微親自審查和批準了陸戰一師的作戰計劃。
襲擊部隊以七團為主,特別又配備了一個特種兵連。
這次行動,美軍一改乘坐汽車白天行軍的慣例,攜帶著個人補給品和彈藥,開始利用黑夜步行前進。
美陸戰一師的襲擊部隊想突然占領水庫,然後把水閘關上。
襲擊部隊到達水庫邊,在他們乘坐橡皮舟渡水庫的時候,被誌願軍士兵發現了,立即遭到射擊。七團留在北岸的兩個連也同時遭到誌願軍的猛烈反擊,美軍部隊陷入危機之中。
沒有大炮的支援,山高霧大,飛機也支援不了,美軍士兵不知道該怎麼打仗了。
陸戰一師一營奉命強渡水庫,但是他們找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他們認為合適的渡口,斷崖上全是誌願軍堅固的陣地。正當李奇微的“狂暴作戰”計劃在逐步實施的時候,他突然接到命令,由他取代麥克阿瑟的職務,就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一職。對於李奇微來講,這無疑又是一件大好事。
正當李奇微趾高氣昂地向“三七線”以北挺進時,彭德懷已經開始構思第五次戰役了。
彭德懷在誌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
我們必須在4月20日左右舉行戰役反擊,消滅敵人幾個師,粉碎敵人的計劃,把主動權奪回來。
實施反擊的主要方向是西線汶山至春川一線,該線敵人有南朝鮮第一師、英第二十九旅、美第三、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師、土耳其旅和南朝鮮第六師。由於敵人連續的北進作戰,其縱深小,援兵主要依靠橫向運動,所以我軍在戰役指導上,實施戰役分割與戰術分割相結合,戰役迂回包圍和戰術迂回包圍相結合的方針。在兵力布置上,擬從金化、加平一線的山區劈開一個戰役缺口,將東西兩線的敵人分割開,同時以三兵團由正麵突擊,以九兵團和十九兵團從東西兩翼實施戰役迂回。
北朝鮮人民軍分別向當麵敵人發起攻擊配合作戰。
彭德懷要求大家立即抓緊時間進行政治動員和戰術教育,組織第一批參戰部隊的幹部向新參戰的部隊介紹作戰經驗,並向新參戰部隊派出顧問,立即開展戰役偵察和戰術偵察。
同時,對後勤工作的要求是:加強囤集糧彈物資,保證參加這次戰役的每個戰士能自帶5天的幹糧,後勤分部同時準備可供部隊5天的幹糧隨部隊前進。
要克服三八線一帶150公裏無糧區的困難,不允許戰士挨餓的情況發生,如果一兩天斷糧,再好的作戰計劃也沒有用。
衛生部門做好4至5萬傷員的收容治療準備。
工兵部隊立即開始修築熙川經德峴裏、寧遠、孟山到陽德的公路,準備一旦對方從側後登陸,誌願軍的西線交通被切斷時作為主要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