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轉身回到了原來的散兵坑。
正巧,毛和帶著手雷回來了。
不一會兒,排長也從陣地上下來,隔著老遠便大聲嚷;“譚秉雲,毛和說你掛彩了,你快下去,我派別人來換你。”
“不礙事的,我能堅持。排長,我已經打出竅門來了,手雷往屁股上砸,沒一個瞎的。”
“不行,譚秉雲,我看你傷得不輕,還是快下去。”
排長見譚秉雲頭上的繃帶血糊糊的,很替他擔心。
譚秉雲對毛和發脾氣:“你這小家夥,我叫你去領手雷,怎麼告我的狀?”
毛和也勸他:“班長,你下去吧,打坦克包在我們身上好了。”
“你們這是咋搞起的嘛?我不就擦破了一點皮,有啥子關係?”譚秉雲使勁搖晃了一下腦袋,表示他傷得真地不重。
排長見譚秉雲執意不下火線,隻好勉強地點點頭,叮囑他幾句,往陣地上去了。
排長一走,譚秉雲對毛和說:“我到前邊去埋伏,你留在這裏警戒北邊。”
毛和往北一看,叫道:“班長,怎麼又多了輛汽車?”
譚秉雲說:“你叫啥子,那是輛死東西。”
沒有掩體,沒有塹壕,沒有一門火炮支援,譚秉雲趴在野葡萄叢裏,雙眼注視著公路前方。
他一個人,一支槍,3顆手雷,將要對付的是美軍的重坦克群!這絕對讓人難以置信,而又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譚秉雲的心裏很實在,他估計對方不容易發現他,即使被發現了,這裏也是一個死角,炮彈、子彈打不著他,想用履帶壓他也不可能,坦克隻要一離開公路,稍不小心,就會順著陡坡滾下河去。
他感到很困很餓,便擰開水壺,從挎包裏掏出一塊壓縮餅幹吃了起來。
此時,偌大的戰場上出現了暫時的平靜,硝煙早已散去,太陽斜掛在空中,天空藍得耀眼。睡意陣陣襲來,擾得他上下眼皮直打架,要能閉上眼睡它一覺就好了。
他以頑強的毅力同傷痛、疲乏進行著鬥爭,使自己的意識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醒。對方的坦克卻遲遲沒有動靜。
太陽升高了,天氣異常悶熱。譚秉雲解開風紀扣,摘下一片野葡萄葉扇著臉。忽然,路麵開始了顫抖。他激動起來,對方終於來了!他丟下葡萄葉,將一顆手雷攥在手中。
不一會兒,一串坦克拉開10來米的距離,“嘎嘎啦啦”地碾了過來。炮聲轟鳴,炮筒像伸出殼外的烏龜脖子,左右轉動,噴射出一團團火光。
譚秉雲扒開葡萄藤,爬到前麵的公路邊上,拔出手雷上的插銷,將手雷向已經從他麵前馳過的第一輛坦克的尾部擲去。
當手雷還在空中打滾的時候,譚秉雲已經飛快地回到了葡萄叢中。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緊跟著山穀裏驟然發出一長串鞭炮般的聲響。
譚秉雲探頭望去,隻見對方的坦克渾身冒火,炮彈、子彈在肚子裏“啪啪”地爆炸開了。公路上一片混亂,所有的坦克都拚命地倒車,大炮、機槍無目標地一陣亂射。
美軍裝甲部隊北進的道路被譚秉雲成功地堵住了,他那滿是鮮血與灰塵的臉上浮現出驕傲地微笑。
一個月後,在誌願軍英模大會上,二十七軍軍長緊握著他的手說:“譚秉雲呀譚秉雲,你這位孤膽英雄,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薩呀!你把美二騎兵師堵住了8個鍾頭,我們的部隊才得以安全地撤過北漢江啊!”
譚秉雲的英雄故事,上了《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還被繪製成以誌願軍英雄人物為主人翁的係列連環畫,《反坦克英雄譚秉雲》一書,在兒童中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