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院試之經史(二)(2 / 2)

院監蒼老幽沉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禍水東引之人,終生禁考,永不錄用。”

那位被人“舉報”的書生一臉的困惑,不過還是得意洋洋地望了一眼院監,又瞟了瞟眼前這即將完成的第六張,心中難掩激動。

院監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嘴角旁邊的胡子細微的抖動了一下,眼神依舊十分清冷,沒有半絲情緒。

大殿中的考生先是一個激靈,而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向院監投以感動欣慰的目光,以表他們的感激之情。於這般害群之馬呆在一個考場,是他們的恥辱,故而除了莫離和幾位在角落中的筆走龍蛇的考生,其他的全部一臉正氣的望向院監,一臉的浩然正氣。

“繼續。還有莫約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若不抓緊,你們再無機會踏進逐鹿書院的院門。”

語畢,眾人低頭開始奮筆疾書,除了落筆的摩挲聲在沒有其他聲音,一派和諧的景象。

莫離自答題時起就用靈力封住了了自己的聽覺,以免分心亂意。下筆從容鏗鏘,倒是頗有幾分風骨。

勝景在此閉上了他那渾濁的雙眼,不過,他的靈識悄然飄到莫離的身邊,看著莫離所寫的文字,渾濁的眼眸中出現了一絲神采。

不錯不錯,此屆考生倒是還有幾個能看的。

莫離絲毫沒有察覺,畢竟修為上的鴻溝仿若天譴,每一級都相差甚遠。

莫離的字跡清秀卻不失鏗鏘,筆鋒圓潤,卻不失鋒利,雖為最為工整的簪花小楷,卻又不失風骨,倒是頗具一番佛性。

“所謂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 ,指事造形,非其長也。故不可不道,不可不名也。

吾不知其名,強曰道,可謂盲也。

賢者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更有人曰:一陰一陽謂之道。故而,易有兩級,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學生拙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渺;常有,欲以觀其徼。

……

大學之道,聖賢早有定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在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德之意,既有格物致知之博學,又懷誠心正意之修養。旬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精簡卻又不乏深意,最後一字寫完,莫離便翻過側麵,去看那所謂壓軸的下一題題也是最後一題。

“依汝之見,爾的道是何道?”

————————————————————————

不好意思,這一章寫的時間比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