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組成了由王立堂任營長,翟白元任政治教導員,韓俊章任副營長,劉玉明任副教導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營。
0下屬四個連隊,每個連隊編製為178人,每人一支蘇式長約165厘米的762步槍。
自此,由陸海空軍種組成的代表“三軍的形象,國家的尊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首都北京正式誕生了。
一開始,這支軍營裏的特殊隊伍叫外事警衛營,擔負儀仗和警衛兩大任務。儀仗任務,即迎接外賓及國內一些重大場合的慶典活動;警衛任務包括武裝警衛和便衣警衛,主要負責中央領導人的安全。
由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正式組建。
儀仗營的第一代儀仗隊員都是從各野戰軍中挑選來的,每個單位幾十個,來到後還要經過反複篩選,不合格的退回原單位。
經過篩選後,剩下的隊員大多是從延安來的,是經過戰鬥洗禮的紅軍骨幹,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十七八歲,有的已經30多了。有些是幹部,有些是戰士,但到了儀仗營,一律降職使用。
因為聽說是專門保衛毛澤東的,官兵們誰也不在乎降職不降職,直接保衛毛主席,本身就意味著政治上升格了。翟白元擔任儀仗教導員
1954年,越南總理範文同來華訪問,毛澤東、周恩來以及聶榮臻、彭真等到前門火車站迎接。
儀仗隊教導員翟白元和營長王立堂帶隊來到迎賓場。當時,由於翟白元個頭不高,沒有編入儀仗隊,等候在預備隊裏。
毛澤東在火車還沒有到來之前走出了休息室,他一眼就看到了翟白元。毛澤東高興地說:“嗬,你小鬼怎麼又來了?”
翟白元說:“你老頭都來了,我‘小鬼’也得來。”
毛澤東和周恩來都笑了,彭真說:“主席跟警衛戰士這麼熟悉,到現在還開玩笑。”
聶榮臻則笑著說:“他們關係可不一般哪,甚至比咱們還好。”
翟白元18歲那年,就站到了毛澤東延安的窯洞前,從此,他一直跟隨了毛澤東10多年。
1939年初春,毛澤東在延安那間窯洞裏寫作,翟白元是毛澤東的警衛班班長。
因為天氣太冷,翟白元就和戰士們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下放了一個炭火盆。
但沒有想到,毛澤東寫作太專注了,他無意中將腳放在了火盆架上,鞋子竟然被燒了一個大窟窿。
毛澤東就去找翟白元說:“小翟,我的鞋被你的火盆燒了一個洞,你手藝好,看能不能補一補?”
翟白元接過鞋看了一眼就說:“布鞋都這麼舊了,整個底都燒沒了,還補什麼補。”翟白元說完就順手把鞋扔到了窗外。
毛澤東生氣地說:“你扔我的鞋子,讓我光著腳幹革命啊!不行,你要賠。”
翟白元就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推給了毛澤東,毛澤東看了一眼,不屑地說:“不行,我要你賠新的。”
翟白元找到班裏的戰士牛紀元,他們分工一個做幫一個做底。
但是,當時實在找不到鞋麵布,翟白元突然想出一個主意,他從倉庫裏拿到一個子彈袋,剪成了鞋麵,兩個人幹了一個通宵,一雙嶄新的鞋就做成了。
翟白元來到毛澤東的房間,把鞋遞給了他。
毛澤東接過鞋,他仔細地觀察了一陣子說:“唔,還不錯,手藝確實名不虛傳嘛。”
在最困難的時候,毛澤東的夥食也很差,排長李文德在排委會上和大家一商量,打算請毛澤東吃頓好飯。於是派翟白元帶一個戰士出去打獵。
翟白元回來的時候,麅子、野雞、兔子掛滿了一身。
李文德對翟白元說:“你跟主席要好,這廚師我來當,你出麵去請主席。”
翟白元想,就這樣直接去請,毛澤東肯定不會來,還不如去做炊事員老周的工作。
開飯的時間到了,老周來到毛澤東的房間。
毛澤東看著老周兩手空空的,他疑惑地問:“怎麼,今天沒飯吃了?”
老周說:“警衛排要請你吃飯呢,我就沒有做。”
毛澤東說:“這怎麼行?警衛排那點糧食,就他們那些大肚漢也吃不飽,我怎麼能去吃他們的。”
翟白元在旁邊說:“既然請您去,就肯定不會讓您餓著,而且,這些肯定都是您愛吃的。”
毛澤東笑了,他對翟白元說:“小鬼,你說說,都有什麼好吃的?”
翟白元作了個鬼臉說:“這個保密。哦,還有其他首長呢。”
毛澤東問:“還有誰?”
“還有朱總。”
毛澤東說:“好,那就去。”
自從接受了警衛排的那次盛情款待後,毛澤東就有了請警衛排吃飯的念頭。
有一次,毛澤東找翟白元和其他兩名戰士給他的窯洞再開一個門。大家正修著門時,老周神秘地對翟白元說:“有好事,主席要請你們吃飯。
過了一會,毛澤東果然來叫他們:“小鬼,今天呢,就算我毛澤東回請你們了。”說完,幫助老周從裏麵端出幾盤青菜,其中一盤是黃瓜,還有兩盆米飯,一籠小包子。
1949年,翟白元等警衛戰士隨著毛澤東來到北京。
1950年5月,毛澤東點名叫翟白了陪他去盧溝橋。毛澤東看了盧溝橋以後,忽然又要到橋西邊看一看,西邊的橋早已經老化了,走起來很危險。
但當時中央警衛局副局長卻不好意思說,因為他知道毛澤東一旦決定了就很難改變。於是他找到翟白元說:“請你給主席做做工作吧。”
這時毛澤東已經開始邁步向那邊走了。翟白元急中生智,他對毛澤東說:“主席,橋那邊就是老百姓的村莊,咱們過去了圍的人很多,影響老百姓的交通和生活。”
毛澤東聽到這話,他立即停下了腳步。
……
解放後,毛澤東對翟白元說:“小鬼,下部隊鍛煉鍛煉吧。”
後來,翟白元就做了儀仗營的第一任政治教導員。
毛澤東走到了儀仗隊麵前,他向儀仗隊揮了揮手。按照慣例,翟白元該向毛澤東報告的,但因為他與毛澤東一直並肩而行,兩個人的距離太近了,所以就沒有這麼做。
毛澤東轉過身,他握住翟白元的手說:“小翟,儀仗隊交給你來帶,我很放心。”按照高標準挑選儀仗兵
從60年代初,國防部對儀仗營實行特殊政策: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可以自由挑選儀仗兵。
這樣,儀仗兵的條件也就變得很高了。當時,最基本的標準是:
身高:180以上;
體重:80公斤左右;
身體:健康,無疾病史,無傳染病,無終身瘡疤,無羅圈腿……
五官:端正,脖子粗細長短均勻,額頭大小寬容均勻,顴骨高低均勻……
眼睛:目光有神,以雙眼皮為主,大而亮,無任何眼疾……
舉止:端莊……
這些條件遠遠超過了挑選飛行員、潛水員、文藝兵、禮儀小姐、服裝模特的標準。
有人說:“曆朝曆代的皇帝選美,都把目標盯在江南而尤其是蘇杭,那裏的美景確實養育了美人,但大都是指女性。儀仗營是一片雄性的天空,雄性的美首先和健康、高大、剽悍連在一起。”
因此,由於這些特征原因,儀仗隊將視線對準了東北、華北黑土地和黃土地上生長的大漢。
將這一切完美地融合在一個人身上,便是眾人眼中的男子美了。
而以上這些條件,隻是對儀仗兵身高、體型等方麵要求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儀仗兵的前提是:政治可靠、作風正派。
三中隊中隊長劉永傑多年擔任帶新兵的任務,他說:“有一對又胞胎,哥倆長得一樣精幹,身體條件和政治素質都非常過硬。但儀仗隊在這個縣隻有一個名額,我便將兩個小夥子叫到一塊反複對比。根據以往經驗,這種情況選擇一個雙眼皮即可。可是麵前的這兩位小夥子都是雙眼皮。最終,我將眼睛稍大的弟弟帶入了儀仗隊。”
據“儀仗兵的故鄉”山東省煙台地區某縣征兵辦公室介紹:因為這裏的水土較好,儀仗兵每隔三五年都要挑選一次。盡管如此,每次選擇的數額也隻有兩三名,因此,送上一個儀仗兵,比送上名牌大學生還要難上幾十倍。
在第七屆全國運動會排練現場工人體育館裏,儀仗隊140名隊員分別擔負會旗方隊、升旗等任務。在現場排練的另一隊來自北京禮儀學校,表演開幕式的舞蹈節目。
兩個表演隊,一邊是展現華夏雄風的儀仗小夥,一邊是顯示東方女性神韻的小姐。陽剛與溫柔,豪壯與俊雅,在這裏巧妙地彙合。
大概是因為美的撞擊,兩個隊伍隻要拉進體育館,訓練勁頭大增,根本無需督促。
開始的時候,禮儀小姐們三五成群在儀仗隊邊上轉,以會旗方隊為背景照相。
後來熟悉了,休息10分鍾的哨音剛吹響,禮儀小姐們便一擁而上,每人拉上一位儀仗兵要單獨合影留念。140人的隊伍,轉眼間就隻剩下大隊長程誌強一個人。
再看升旗這邊,分隊長薑成林帶4名隊員一停下訓練,早被9個姑娘盯上。
姑娘們和儀仗隊員剛擺開照相的架式,大隊長程誌強就吹響了訓練的哨音。
姑娘們便喊:“稍等一下!”
哨音就是命令,儀仗戰士立即跑進集合的隊伍。等姑娘們按下快門再看身後,儀仗兵早沒了蹤影。
在外賓眼中,一切都無可挑剔。坐如鍾,站如鬆,疾如電,快如風;橫成列,縱成行。每個動作都像是從同一個模子裏托出一般。
沈陽某體校,這裏是東北大漢雲集的場所,在校學生都在180米以上,而且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是挑選儀仗兵的好地方。儀仗隊到這裏來招兵,在招待所剛住下,就有300多名學生來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