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9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黨委舉行首次擴大會議,部署下一步工作,為兵團事業的發展開頭。
會議確定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要任務是:加速國營農場建設,擴大耕地麵積,提高單位麵積產量,積極發揮國營農場的先進示範作用,促進新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各族農民的生產迅速得到發展,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
11月27日,中共新疆分局第七十二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生產建設兵團1953~1957年計劃指標意見》,其中提出了新疆軍區生產部隊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基本任務。
“意見”的內容如下:
第一,適應國家在新疆地區進行經濟建設的需要,首先抓好糧食、棉花及其他工業原料的生產。
第二,促進新疆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任務的實現。
1954年11月份,大家對新的建設任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軍區黨委,此時又聯合發布了《關於駐新農業生產部隊加強援助各族農民開展以互助合做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的決定》。
這個“決定”要求駐新疆人民解放軍農業部隊,除努力搞好部隊生產、爭取實現建設正規劃國營農場外,還應擔負起大力援助各族農民以開展互助合做為中心的農業增產的任務,協助地方黨委和政府辦好互助合作組織,改進生產技術。
12月4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自動化榨油廠竣工投產。
12月5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在烏魯木齊市隆重舉行成立大會。
在這次大會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書記、新疆軍區代政委王恩茂,用莊嚴的聲音宣讀了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命令,並頒發了中央軍委授予生產建設兵團的印鑒。
建設兵團的全稱如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12月15日,中共新疆軍區首屆黨代表大會召開。大會討論並批準張仲瀚所作的《關於新疆軍區生產建設部隊五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報告內容如下:
第一個五年計劃以發展農業為中心,以水利建設為先行,以北疆地區為重點,從而加速國營農場建設。
五年計劃要求:
結合水利建設速度,逐漸擴大耕地麵積,至1957年達到230萬畝,力爭300萬畝;擴大棉花播種麵積,1957年達到50萬畝,總產籽棉8500萬公斤;糧食9250萬公斤。
大力發展機耕,1957年機耕麵積達到60%左右。要繼續整頓畜牧業,逐漸改良品種,提高牲畜質量,保留有條件的山區牧場,逐步擴大農場畜牧業。
加工副業應貫徹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方針,以解決農牧產品加工和供應部隊需要為主。同時,要相應地發展工程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和商業。
1954年12月,兵團司令部增設師級加工副業處。在這個月裏,生產建設兵團抽調一批黨政幹部和後勤人員,同西北荒地勘測設計隊、新疆部分勘測設計人員,合編為“新疆荒地勘測設計局”,調農九師副政治委員袁新任該局副局長。
“新疆荒地勘測設計局”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兵團進行農場勘測規劃,並摸清新疆的荒地資源。該局成立後,從1955年到1957年,在兵團範圍內積極進行老場補測規劃和新場勘測的規劃。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兵團建設發展時期就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