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元朝(3 / 3)

8 忽必烈在位期間,提倡程朱理學,推行漢化政策,多用漢人秉政,使元朝的威望大大提高。

9 窩闊台建都和林,為蒙古國家的政治中心,後忽必烈營建開平,成為稱汗建國的基礎。至元元年(1264)八月,忽必烈下詔改燕京為中都,又改中都為大都,直至明清兩代,均以此為都城。

10 海都為窩闊台之孫,盤踞西北,不斷攻元。世祖派軍平叛,收複西北,延續20多年的海都之亂才被平息。

11 成吉思汗曾把蒙古領域分封給四個兒子,隨著汗位繼承變動及領域拓展,至忽必烈時,大西北已形成與元分庭抗禮的三個汗國,即欽察汗國、察哈汗國、伊裏汗國。至元元年(1260)三月,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後,接受漢人建議,頒布即位詔,稱皇帝,並宣布建元“中統”年號。

12 一次,忽必烈出遊打獵,途中甚渴,便驅馬走進一座帳篷,見一女子正在搓理駝絨,即上前討喝馬奶。不料,女子卻正言道:“馬奶雖有,但我父母兄弟皆不在,我一女孩卻不便招待。”忽必烈聽此言,心中以為有理,躊躇一下,即欲引馬他往。女子見狀,又道:“我一人在家,客人自來自去,於理不宜。請客人稍等,我父母即刻就會回來的。”果然父母即刻返回,並熱情用馬奶請忽必烈喝飲。忽必烈在歸途中歎息道:“誰家能得此女為媳,真為福氣。”後來,忽必烈終於將闊闊真選為自己的兒媳婦。

13 忽必烈十分重用人才,吐蕃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人八思巴。7歲時誦經數十萬言,被國人稱為神童。15歲時與世祖交流,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國師”。意大利威尼斯人馬可波羅來中國受到忽必烈接見,被留到宮廷。從此,馬可波羅僑居中國達17年之久。對於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馬可波羅遊記》出版後,吸引了西方人對中國富庶的向往,在意大利影響很大。

14 宋景炎三年(1278)正月,文天祥被俘,元軍統領勸降失敗後,奏請忽必烈處置。忽必烈為博得“盛德之主”美名並企圖假文天祥之名為號召鞏固其在江南的統治,因而施盡所有手段誘降文天祥,結果屢遭拒絕。最後,押文天祥赴刑場的途中,忽必烈仍生奢望,又派人對文天祥說:“丞相今有何言,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說:“死則死耳,尚何言。”且行且歌,從容就義。

15 元成宗為忽必烈的皇太孫,先學皇祖置業。晚年多病,委政於佞臣,朝政日趨腐敗。

16 元建國後,在漢人史天澤等人建議下實行科舉取士,由於蒙古大臣反對,均未實現。元仁宗即位後,力行漢法。詔行科舉,規定“舉人宜以德行為首,試藝則以經術為限,詞章次之。”並規定均從《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中出題,並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準繩批卷。為此,仁宗對侍臣說:“朕所願者,安百姓以圖至治,然非用儒士,何以至此。設科取士,庶幾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興也。”科舉之實行,影響甚大。

17 元仁宗死後,太後答吉命鐵木迭兒複為中書右丞相。當年三月,碩德八剌即皇帝位。鐵木迭兒複相後,排除異己,濫殺無辜,獨攬朝政大權。後鐵木迭兒死,英宗起用拜住。拜住處死貪贓枉法的鐵木迭兒後世,沒收財產。鐵木迭兒餘黨恐懼,密謀反抗。至治三年(1323)八月初,英宗由上都南返,右丞相拜住隨行,五月,行至南坡店駐營。鐵失(鐵木迭兒義子)等發動政變,攻殺拜住,並親手殺死英宗。晉王也孫鐵木兒在克魯倫河即位為帝,平息叛亂,史稱“南坡之變”。

18 臣僚在上都擁立9歲的皇太子阿速吉八即帝位,改元天順。後大兵壓境,小皇帝不知所終。

19 伯顏大權在握後,天下百姓不知有順帝,唯知有伯顏。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顏領兵出獵,駐紮柳林,脫脫不滿伯顏,遂與世傑班、阿魯等人合謀,令兵前往柳林,降元順帝詔貶伯顏。

20 至元二年(1336),元順帝遣使前往歐洲,麵見羅馬教皇,要求幫助購買良馬、珍珠等。四年,元使抵達法國見教皇,教皇遣馬黎諾裏為特使,出使元朝。至正三年(1343),馬黎諾裏等人到達上都,並獻給元順帝一匹良馬,順帝大喜,令宮廷文人賦詩作畫,稱為“天馬”。馬黎諾裏等受到歡迎,古稱為“天馬之使”。

21 昭宗稱帝,沿用大元國號。曆史上稱此後的蒙古政權為“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