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68歲卒葬福陵)
一
授官咽仇銜恨返,十三遺甲雪恥怨。
建州女真分而治,誌意深沉穩稱汗。
二
征戰馳騁數十年,建州統一萬民歡。
誓師伐明七大恨,聞風喪膽明軍殘。
三
明廷禁市兩年關,十萬腐參堆如山。
太祖研製蒸曬術,不再仰明穩賺錢1。
四
對天焚香默詛咒,但願生父歸陰走。
嗣子歹毒太祖廢,汗位繼承難順口2。
五
嗣子禇英性乖張,對天焚香咒父亡。
太祖廢黜又賜死,汗位繼承歎局僵。
六
貪於美色納富察,搖唇鼓舌說瞎話。
棄舊憐新錯聽信,元妃失寵遭妒殺3。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52歲卒葬昭陵)
一
三足鼎立虎視強,太祖力戰決勝方。
三征察哈得玉璽,後金改稱大清王4。
二
屢敗盟誓暗助明,弱不抵強城下盟。
高麗稱臣清軍撤,太祖東征建奇功。
三
欲用人才百般求,親探羈囚洪承疇。
盲人尚覓一向導,大清遇才豈能丟。
四
皇後下嫁保兒皇,解鈴係鈴唯孝莊。
皇叔攝政多爾袞,接受調停免稱王5。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年24歲卒葬孝陵)
一
六歲福臨正貪玩,豈知皇權大於天。
皇父中風死無語,皇叔攝政心坦然。
二
皇冠爭奪起激戰,朝臣坐臥左右觀。
皇叔鼎力欲奪位,孝莊秘史巧勾連。
三
叔嫂再婚合巹歡,各有所好皆弄權。
皇叔攝政功蓋世,福臨悄然戴皇冠。
四
哭臨大典依國喪,南方士子斥貪贓。
臣僚假哭求官帽,聖歎賦詩淚沾裳6。
五
親政論罪多爾袞,福臨下詔殺重臣。
弘曆出言反誣告,阿父昭雪慰死人。
六
達賴五世入京來,不拘禮節親迎拜。
金銀珍品多饋贈,靈犀一點心安泰7。
七
董鄂妃子撒人寰,情深意篤居無安。
五台山巒靜寂處,心清灑掃七佛壇8。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69歲卒葬景陵)
一
鰲拜輔政頗猖狂,跋扈傲視玄燁皇。
布庫少年做侍衛,童子之謀囚霸強9。
二
國力不振政德禍,擾民謀利花樣多。
文人學士語狂悖,文字獄中會閻羅。
三
三藩割據國事亂,聖祖飭令平三藩。
力排眾議調兵將,八年平叛穩江山。
四
外患沙俄屢侵犯,雅克薩城一再占。
聖祖神武摧強敵,收城劃界弭邊患。
五
有恃無恐噶爾丹,憑借沙俄屢進犯。
玄燁排阻禦親征,俄酋風聞急逃竄。
六
三藩之亂被削平,江南山藍水更清。
康熙六巡觀政治,浪跡山水豔慕情。
七
風聲鶴唳多虛驚,朱三太子假冒行。
清廷捕獲張念一,淩遲處死三太翁10。
八
康熙教子行正道,胤礽受嗣居心傲。
為所欲為濫用權,後遭廢嗣息招搖11。
九
立嫡立長禮建儲,眾多皇子各有術。
胤禛玲瓏悅玄燁,空儲之爭十年息。
十
祈求永年千叟宴,老者賀喜萬壽添。
官紳為感恩澤意,賦詩奉和帝欣然。
十一
明君戒滿不恃驕,堅辭阿諛上尊號。
朝臣藩屬屢奏請,聖祖婉絕去浮躁12。
十二
同堂師友南書房,勤學孜孜日見長。
玄燁請教拜直臣,長足之進永不忘。
十三
編定群書集大成,經史子集博覽通。
編輯書卷數十種,皇帝親臨亙古功。
十四
紅宮落成典禮中,禦送錦幔絕倫功。
民族友誼真情見,雪域高原昌佛經。
十五
塞外風光好乘涼,承德建造避暑莊。
山水林泉自然景,消暑度夏理朝綱。
十六
山環水繞虎皮牆,樓台亭榭千湖映。
四季風光七十二,移步換景避暑莊。
十七
五台靈鷲菩薩頂,營造擴建仿皇宮。
院前亭內康乾碑,勾欄環繞拜佛景。
十八
康熙南遊上廬山,秀峰寺匾起筆端。
風泉雲壑景奇異,佳詩妙語似湧泉。
十九
滔滔黃水天上來,域中百姓頻遭災。
康熙任命靳輔治,十年除患百年排。
二十
造艦練兵備實戰,力排眾議攻台灣。
收複國土派施琅,中華一統慰祖先。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58歲卒葬泰陵)
一
明修棧道感人情,暗度陳倉計謀生。
大度包容空儲事,十年功磨自然成。
二
三十五子都爭位,胤禛向善作仁人。
國舅密謀改遺詔,公然宣讀定朝規13。
三
煮豆燃萁火勢旺,同胞相煎觀勝強。
諸多兄弟爭帝位,八麵玲瓏做上皇。
四
指斥其奸囚年隆,植黨攬權安罪名。
感激涕零曾嘉獎,知情太多須翦清14。
五
雍正親寫朋黨論,肅清吏製反貪賄。
盤根錯節關係網,該誅該滅務斬盡。
六
不拘格式自由寫,上達天聽用密折。
繁文縟節不納采,君臣互動寡有缺15。
七
曾斥胤禛十罪狀,曾靜受審供留良。
曾呂複明反清案,文字獄中一掃光16。
八
驚心動魄舞幹戈,爭位奪權是非多。
胤禛實行密儲製,金口玉言免風波。
九
人憑衣裳馬憑鞍,欲俊還得巧裝扮。
西洋假發配西服,雍正畫像玩新鮮。
十
上下通達好理事,旨諭官話推廣製。
閩粵士人改鄉音,生童舉監八年期17。
十一
身無官位少賺錢,顛沛流離受可憐。
雍正資助窮書生,富貴得誌坐高官18。
十二
抄家皇帝死無因,撲朔迷離難確認。
丹藥滋補問道士,多方殺戮尋案追。
十三
有職無官血滴子,暗處藏身默探密。
奪儲有功尚可續,三教九流粘杆級。
十四
祈盼祥瑞說假冒,臣僚縱情屢虛報。
嘉禾瑞穀圖畫出,自欺欺人卻逍遙。
十五
八品頂戴頗重農,首行藉田官親耕。
嚴處鄉裏樂親民,勤於耕作享年豐19。
十六
嘉言美語多假話,麵諛皇上弄浮誇。
任用忠誠耿直輩,八麵玲瓏口碑差20。
十七
先父立儲犯大難,明爭暗鬥朝無安。
秘密建儲匣中藏,正大光明屆時頒21。
十八
弘皙之妻歸紫禁,誰料侄媳做皇妃。
廷玉兒媳天仙配,雍正賜愛送假歸22。
十九
江湖女俠呂四娘,圓明園中潛身藏。
一刃飛劍找雍正,報仇雪恨除禍殃23。
二十
雍正絨兒野合歸,皇宮亂倫縱男人。
伊甸園裏降真龍,乾隆生母遭殺身。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89歲卒葬裕陵)
一
好大喜功愛炫耀,十全老人武功高。
自詡十全揚大武,滿漢蒙回碑刻抄。
二
傲慢英王派使團,馬嘎爾尼親覲見。
英使獅子大張口,天子拒絕語斷然24。
三
散財童子能量大,亂花民財興自家。
博得龍顏賜一笑,國貧民窮樂哈哈25。
四
祈天在位六十年,乾隆禪位拿子權。
行政大端仍躬親,傀儡嘉慶虛名傳26。
五
纖夫馬桶千千萬,龍舟過後即毀完。
乾隆八次幸江南,國庫告罄底朝天。
六
館臣經年編四庫,經史子集各入戶。
篇章乾隆須禦覽,欽定全書亙古無。
七
文化浩劫書毀焚,收書局中行皇規。
四庫張揚清政治,傳聞野史盡紛紜。
八
誰說官書無假偽,斷定野史翻是非。
中國曆來權做主,未必句句能吐真。
九
乾隆身世說紛紜,據傳閣老生父身。
傳言越傳越荒誕,又說民女是娘親。
十
五台山上黛螺頂,乾隆登攀題詩名。
古柏參天風景秀,禦製碑記說佛經。
十一
木蘭圍場古長城,望眼欲穿說遺蹤。
查訪遺跡以文會,滿漢蒙藏碑刻生。
十二
澹泊敬誠楠木殿,濃香撲鼻貴可觀。
乾隆好說幹未行,帝幸山莊活神仙。
十三
群藩叩視六旬祖,萬壽無疆興滿洲。
普陀宗乘乾隆建,親見王公與貴族27。
十四
鬆柏蔭繄閣入雲,清幽恬靜菩薩身。
清帝聽經登大乘,和諧共處普寧歸28。
十五
乾隆花園江南景,意境諧適山石情。
樹木融會亭台趣,頤養休憩太上寧。
十六
班禪六世來朝賀,肖其所居講經課。
須彌福壽奇特景,群殿塔亭會活佛29。
十七
鹽商通靈迎帝幸,金碧輝煌建五亭。
蓮花橋下十五洞,水色天光洞洞通30。
十八
泗水泉林聲丁冬,星羅棋布遍地湧。
名人遊觀多題詠,乾隆南巡做行宮31。
十九
微服私訪無聲張,美醜假惡心中藏。
當官不為民做主,白吃俸祿行肮髒。
二十
刻薄縱馳做事偏,寬猛相濟成方圓。
治道貴乎得中庸,矯枉不可過正端。
二十一
日理萬機國事忙,附庸風雅詞飛揚。
天地人生皆諧趣,留作後世觀詩章32。
二十二
親情孝養皇太後,大把花銀行自由。
陪娘南巡觀勝景,修宮建廟無盡頭。
二十三
乾隆寵愛屢加官,軍機大臣二十年。
和珅贓銀十億兩,擅權暴富大奸貪。
二十四
皇女下嫁衍聖公,尊孔崇儒到頂峰。
滿漢姻緣破舊規,個中奇巧乾隆明。
二十五
孝賢皇後梓宮留,百日禁官勿剃頭。
號哭奔喪示哀痛,戰戰兢兢怕斬首33。